物流中级复习资料(第一章)

上传人:xian****812 文档编号:298854614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中级复习资料(第一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物流中级复习资料(第一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物流中级复习资料(第一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物流中级复习资料(第一章)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物流中级复习资料(第一章)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中级复习资料(第一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中级复习资料(第一章)(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流中级复习资料(第一章)第一章 物流系统规划 掌握 一. 物流系统的构成原则、组成要素和设计的影响因素 系统具有整体性、综合性、最优性 物流系统的构成原则:1、物流系统各组成要素间具有良好的协调性(各物流要素按一定比例合理组合、组织结构合理)。2、各要素之间的交换价值可以促进系统整体工作的绩效;3、要素并不要求个体上达到最佳或最优设计,而关键在于组成物流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综合关系。 物流系统的组成要素:1、人力资源、2、资金要素、3、功能要素、4、物流设施、5、物流设备、6、组织与管理、7、物流信息系统。 影响物流系统设计的因素:1、物流服务需求;2、行业竞争力;3、地区市场差异;4、物流技

2、术发展;5、流通渠道结构;6、经济发展 二. 物流系统规划的内容与过程 内容一般包括:1、客户服务目标(服务水平、功能定位);2、物流网络(物流节点的选址、物流节点的数量、功能、运输通道);3、物流节点的内部布局;4、仓储系统;5、运输管理;6、运营管理;7、管理组织。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层次:1、战略层面(长期,超过一年,设施的数量、规模、位置;运输方式的选择;制定采购政策;物流节点的功能定位;订单选择);2、策略层面;中期,短于一年,库存定位、物流节点内部布局;物流节点的功能;物流作业流程;设施设备选择;3、运作层面:短期、每天、每小时,发出订单时间;确定补货时间;确定发货程序。 节点的

3、基本概念 物流网络是物流活动的载体,其结构是由执行运动使命的各种线路(铁路、公路、航空、水路等)和执行停顿的节点两种基本元素所组成。线路与节点相互联系、相互配置,他们的结构、组成、联系方式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物流网络。 所有的物流活动都是在线路和节点上进行的,线路上进行的物流活动主要是运输,物流功能要素中的其他功能要素,都是在物流节点上完成的。物流节点是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效率的发挥依赖于物流节点的位置和功能配置。 节点的功能和作用 1、物流处理功能;2、衔接功能(衔接作用表现在:A、通过物流节点将不同运输方式或同一运输方式连接起来,通过多式联运,实现集疏运输与干线运输以及干线运输与干线

4、运输的衔接;B、通过物流节点将运输、仓储、加工、搬运、包装等物流功能联系起来,实现物流作业一体化);3、信息功能;4、管理功能 节点的分类 1、转运型物流节点;2、配送中心;3、物流中心;4、物流园区 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的区别 (表格) 比较项目 物流中心 配送中心 功能 较单一 单一或全面 规模 较大 可大可小 在供应链中的位置 配送中心下游 物流中心上游 物流特点 少品种、大批量、少供应商 多品种、小批量、多供应商 三. 物流系统要素集成的主要过程 物流要素集成的过程:1、调查和发掘物流服务需求商的物流服务需求;2、查定现有资源;3、确定需要配置的物流要素资源;4、根据需要设计和规划物流集

5、成方案。 物流要素集成的主要措施:1、利用基础设施(物流节点):物流活动的集成;2、配置物流资源:物流业务的集成;3、业务流程再造:物流环节集成;4、信息技术:综合集成,业务流程集成;5、管理制度:综合集成。 四.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目标 1、良好的服务性;2、良好的快速反应能力;3、强大的信息功能;4、实现物流服务规模化;5、充分利用物流资源。 五. 物流系统规划的基本模式 1、最小总成本策略(是寻求最低固定成本及变动成本的组合);2、最高顾客服务策略(决策的考虑依据是由成本面移转至变动成本的组合);3、最大利润策略(各物流子系统皆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4、最大竞争优势策略(一种防止主要客

6、户被竞争者夺走为目的的物流管理政策) 六. 物流系统规划的基础工作及策略目标 1、现行物流环境资料的搜集;2、未来规划需求资料的搜集;3、需求资料的分析 现行物流环境资料的搜集:1、基本营运资料;2、运输状况资料;3、仓库状况资料;4、货物特性资料;5、物流营销状况;6、供应商及用户资料;7、配送地点与分布。 未来规划需求资料的搜集:企业营运策略、商品未来需求预测资料、商品品类数量的变动趋势、物流作业实施限制与范围、增值功能的需求 需求资料的分析:需求因素可分确定性需求因素、政策性需求因素 物流系统定位与策略功能制定,物流系统规划主要的策略考虑因素包括:1、物流渠道架构策略;2、位置网络策略;

7、3、顾客服务水准策略;4、系统整合策略 计划执行目标:1、降低物流成本;2、降低库存水准;3、提高顾客服务水准;4、缩短物流作业周期;5、整合上下游渠道环境;6、支持零售渠道据点;7、降低物流系统作业错误率;8、提升物流服务竞争力;9、集货以产生规模经济效果;10、迅速掌握营销分配信息。 七.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 系统规划是一个递归式的分析逻辑。 1、基础规划资料的分析(定量化的分析、定性化的分析);2、物流系统规划条件设定;3、物流作业需求功能规划;4、设施需求规划与选用;5、信息系统规划 定量化分析:1、品类与数量分析;2、货物特性分析;3、需求变动预测分析;4、储运单位与数量分析; 定性化

8、分析:1、作业时序分析;2、人力需求分析;3、作业流程分析;4、作业功能需求分析;5、事务流程分析;6、运输线路分析 基础规划资料的分析,1、物流订单变动趋势分析;2、商品品类与数量分析;3、物品特性与储运单位分析;4、物流与信息流分析。 物流系统规划条件设定:1、基本储运单位的规划;2、基本运转能量的规划;3、自动化程度的规划。 物流作业区域设施:1、容器设施;2、储存设备;3、订单拣取设备;4、物料搬运设备;5、流通加工设备;6、物流外围配合设备。 物流作业需求功能规划:1、基本原则(合理化、简单化、机械化);2、物流中心作业区域的需求功能规划;3、仓储区域的储运量规划(周转率估计法、商品

9、送货频率估计法);4、拣货区的储运量规划;5、物流量平衡分析。 配送中心是指商品集中、出货、保管、包装、加工、分类、配货、配送、信息的场所或经营主体。 配送中心的工作,包括收验货、搬运、储存、装卸、分拣、配货、送货、信息处理以及与供应商、零售商的连接。 1、要普查物流的对象;2、对物流量的分析及预测;3、对物流信息处理情况的调查;4、对物流配送作业内容的调查;5、入出货条件;6、商品保管形态的研究; A类,托盘、叉车、库内直接堆放;B类,立体货架;C类,重力式货架 规划方法:1、保管库存规则(库存商品配置的规则、库存编号寻址系统);2、配送中心规模的确定;3、配送中心的设计程序;4、配送中心规

10、划的调研 库存商品的配置,可根据IQ曲线方便地进行规划 纵轴表示商品数量Q、横轴表示种类数I,以横轴A、B、C、D四组分类,依次可定义为:A组,品种最少,发货量最多的商品,装载在托盘上;B组,品种少,发货量多的商品,放入托盘式货架;C组,品种较多,发货量较少的商品,放入重力式货架;D组,品种多,发货量少的商品,放入存放以箱为单位的小型货架。 库存编号寻址系统对商品库存区域的所有位置,编上类似门牌号码的编号,根据这个编号给进出仓发指令。 配送中心规模的确定,1、考虑方法,决定配送中心规模大小的根本依据是:仓库投产后,每单位出库商品的库存维持费用(即保管费用),因此,必须设计规模适当的物流设施。2

11、、发运量预测值与库存方针的确定,发运量的预测应以配送中心备齐商品的品种作为前提,决定配送中心仓库要求的原则是:A类商品的备齐率为100%,B类为95%,C类为90%。3、保管效率与库存周转率,一般储存型仓库比流通型仓库保管效率高,储存效率与堆垛方式由很大关系,要把提高配送中心储存效率、减少单位商品的库存维持费、加快库存周转率、讲求经济效益的库存管理有机地统一起来。 配送中心设计程序:1、物流量的调研分析;2、物流量的预测(开设时、3年后、6年后);3、物流功能的调研、物流系统的调研、情报系统的调研、选址;4、系统设计概要方案;5、系统基本设计;6、系统扩大初步设计(含机械);7、系统详细设计、

12、建筑技术设计、信息处理程序设计、投资计算。 配送中心规划的调研:物流功能调查计划、选址条件调查计划、物流系统调查计划、信息系统调查计划 物流功能调查计划: A、商品 1、 经营商品:保管品种、经营品种2、 出货对象:位置(时间距离)?量?配送单位?配送方法3、 入货单位:位置(时间距离)?量?运输单位?方法?频率 4、 经营情况:特性分类分析(1)、搬运特点:大小?重量?形状等(2)、价值特点:IQ(品种?出货量)的周转率ABC分析超高速周转高速周转中速周转低周转5、 保管配货:以托盘为单位、以箱为单位、以件为单位 B、服务水平 1、 订货?配送频率:每日、每周2次2、 配送单位:箱、件3、

13、要货时间:当日、隔日、隔二日4、 配送对象:商店、其他物流据点5、 其他 C、有关法规 交通运输法、仓库业法等 总体规划设计是在物流系统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必须重点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1、总体规模的确定(A、预测物流量,包括历年业务经营的大量原始数据分析,及根据企业发展的规划和目标进行的预测;B、要根据规范服务和经验,确定单位面积的作业量定额,从而确定各项物流活动所需的作业场所面积。C、配送中心平面布置的相关性分析;D、确定配送中心的占地面积);2、选址原则:(配送中心一般都选址在环状公路与干线公路或铁路的交汇点附近)3、配送基地内的车流的布置(一般采用“单向行使、分门出入”的原则);4、作业

14、站台与停车场地(配送中心常采用与车厢抱垫板等高的站台,车位数的确定与商品的吞吐量适应) 配送中心消防设施常见的有:烟感报警系统、消火栓、灭火器材、自动喷淋系统、自动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熟悉 一. 物流系统的作用机制 1、结构和功能相统一; 结构具有量的规定性,主要表现在:系统是由一定数量的相关要素组成、系统要素在三维空间上具有各自存在的坐标、在一个稳定的系统中,要素之间的排列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结构具有质的规定性,主要表现在系统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上。 系统结构的规定性(数量、种类、空间分布)决定功能的全面性 系统结构质的规定性(要素间的联系)决定功能的深入性 2、竞争与协同(说明系统

15、内部的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既存在整体同一性。又存在个体差异性); 系统要素间的竞争表现在:目标、产权、运作 系统要素间的协同:调整要素间的目标、协调元素的产权关系、构建无缝的要素接口。 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的内在表现形式。功能是指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能力、功效,是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及时空形式的外在表现,系统功能是系统要素的时空排列、相互联系的外在表现。 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结构决定功能,功能是结构的外在表现,改变结构就能改变功能。 运输、配送、仓储、装卸搬运、加工、包装、信息

16、 影响物流节点选址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气象条件、地址条件、水文条件、地形条件);2、经营环境因素(经营环境、商品特征、物流费用、服务水平);3、基础设施状况(交通条件、公共设施状况);4、其他因素(国土资源利用、环境保护要求、周边状况) 物流节点选址的原则、步骤 (ABC) 选址原则:1、经济发展中心地区或城市;2、各种交通方式重叠和交汇地区;3、物流资源较优地区;4、土地开发资源较好地区;5、支持产业发展需要;6、符合区域物流特点;7、有利于整个物流网络的优化;8、有利于各类节点的合理分工、协调配合;9、地区管理和人才资源较好地区。 选址步骤:1、选址约束条件分析;2、收集整理资料;3、地址筛选;4、定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