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莫当束缚孩子的“监视器”(可编辑)

上传人:柏** 文档编号:298853299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长莫当束缚孩子的“监视器”(可编辑)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家长莫当束缚孩子的“监视器”(可编辑)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家长莫当束缚孩子的“监视器”(可编辑)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家长莫当束缚孩子的“监视器”(可编辑)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家长莫当束缚孩子的“监视器”(可编辑)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长莫当束缚孩子的“监视器”(可编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长莫当束缚孩子的“监视器”(可编辑)(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长莫当束缚孩子的“监视器”第一篇:家长莫当束缚孩子的“监视器” 家长莫当束缚孩子的“监视器” 晒课网了解,有陪读妈妈经常“偷拍”学生在校活动的场景,并在家长群里进行“直播”。对此家长兴奋不已,可学生却有“不能承受之重”。 家长“爱之太恩,忧之太勤”的种种做法,情有可原,理则难通。这些过度的“关心”,“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其结果必然是“病且怠”,岂能顺天致性?毕竟孩子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孩子是独立的生命个体。虽然经济上尚不能独立,但我们也要在人格、思想、精神上尊重他们。 柳宗元借郭橐驼之口说,种树要“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育人与种树道理相通。反观当下,该“莳”的时候,

2、不讲教育规律和方法;该“置”的时候,却又不放心,不撒手。孩子在幼儿童年时,家长应记取、遵循“以鸟养鸟”之理,细心抚育,为其奠定成长基础;等孩子独立的时候,就该让其独立,像雄鹰一样翱翔蓝天。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学校,“勿动勿虑,去而不顾”,要慎戒“善治伯乐”之训。 让我们永远记住,教育就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己之所欲,施之于人”,此路不通! 第二篇:孩子迎高考家长莫焦虑 考时评 孩子迎高考 父母莫焦虑 发布时间:2022-05-24 09:53 距高考还有半个多月的时间,多数考生承担着较大的心理压力,然而有些家长比考生本人还紧张,严重的甚至出现经常性烦躁和焦虑不安。据一家中央级媒体调查显

3、示,超八成的高三家长感到压力较大或很大,而感到压力较大的考生有68%。家长焦虑表现在对孩子身体和学习状况过分担忧,总无意识地提醒孩子不要有压力,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与孩子高考有关的事情上,有时会无缘由地对其他家庭成员发火。 为什么孩子参加高考,而家长比孩子还要着急或焦虑呢?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较高,担心孩子成绩不稳定,担心高考时不能正常发挥而造成的。有的父母过去没念过大学,或者没有考进理想大学,非常希望通过孩子的努力学习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也有的父母喜欢拿自家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攀比,总担心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孩子。然而更多的父母担心的是,孩子稍不努力,成绩就会落下;如果考

4、不进理想学校,孩子一生的幸福就会面临巨大挑战。 然而焦虑会“传染”,如果家长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焦虑很可能影响到孩子,给他们增加更大的心理负担。而这种心理压力一旦超出孩子所能承受的限度,考生的情绪就会失控,就会感到失望和无助,这对孩子备考和临场发挥都是非常不利的。家有高考生的家长,一方面要保持平常心态,努力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营造轻松的家庭气氛,与孩子交流时,不要过多谈论与高考有关的话题,这样对缓解孩子心理压力会有较大帮助,一旦孩子情绪低落,要想方设法帮助其宣泄、减压;另一方面,家长要对孩子有信心,相信孩子的抗压能力,相信孩子的学习能力,既不要怀疑孩子的学习自觉性,也不要限制孩子的活动自由。孩

5、子高考,家长紧张属正常现象,关键是要学会自我调节,可适当做点运动,散散步、跳跳舞,保持舒畅愉悦的心情,免得自己紧张不安的情绪影响到孩子。 高考日益临近,家长莫焦虑。高考是大事,又何尝不是喜事。孩子“十年寒窗苦读”,如今终于要“结果”了,这难道不是丰收的喜悦? 第三篇:孩子的思考父母不能束缚 孩子的思考父母不能束缚 记得以前的一个再平常不过的一个早晨,女儿乐乐醒来后,坐在床上望着窗外待了半晌。然后,她转向我和她妈妈,很自然但是认真地告诉我们:“乐乐在想一个问题。”这时,乐乐还不到2岁半。我觉得很惊讶,当然还有欢喜。思考,是一种可贵的人生习惯。她这么小,竟然也开始懂得用小脑袋瓜“思考”了。 但是,

6、很多人认为会思考的孩子就是指那些能说会道的小大人儿,甚至担心孩子们的童真过早丧失。那我们的乐乐在思考些什么呢?问乐乐,她只是向我们甜甜一笑,于是,我们也就不再追问。她现在思考的问题可能很可笑。也许是今天要吃什么早餐,或者爸妈会不会带我出去玩儿。 这些只能算是思考的初级训练。毕竟那些生活中沉重的大道理和她还没有关联。虽然以后必然要面对,而且无法回避。这是一个喜欢思考的人不得不接受的结果。 但我相信,即使是现在,孩子的心里也装着一个好大的世界。他们没有预设地观看外界,得出自己最初的观点。望着乐乐的眼神,有时,我觉得自己一定是低估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与思考什么相比,怎样思考可能更为重要。我总在告诫自

7、己,要让乐乐没有束缚地按自己的方式思索问题。这也是一种习惯的培养。 我们长大后才发现,在繁杂的成人世界里,在外界的体制与标准比个人强大得多的情况下,记住自己想要什么其实最为困难,也是最大的能力。因为我们已经树立了另一种习惯,总把别人的愿望当成了自己的,而忘记了人生的初衷。我会尽我的能力保护好乐乐心灵的自由。 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孩子会思考,孩子才更会学习。 第四篇:童年时光沈阳夏令营提醒家长:莫把孩子当“工具” 长童年时光春夏令营提醒家长莫把孩子当“工具” 孩子从降临人世的那一天起,就被家人寄予无限希望,但同时也成为了很多人的“工具”. 在中国,独生子女的父母以

8、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组成一个亲情团队,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同时这种爱也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特别是上了学,在社会和升学压力下,一些家长对孩子的爱常常处在两个极端,一方面做孩子们吃喝拉撒睡的奴仆,另一方面做孩子学习的强权。孩子成了家长自由支配的工具,一切按照家长的意愿发展。一切影响分数的兴趣与才干,哪怕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都可能被父母视为缺点。一旦孩子分数与家长的期望有落差,他们就感到失望和沮丧,甚至是责骂。还有些家长虽在孩子学习上没强加压力,但抱着“为孩子好”的动机,不管适合与否,总将自己理想的框框套在孩子身上。他们很少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即使移居国外,中国父

9、母对孩子的爱依然偏向于居高临下的强权。我们不能否认每个家庭都有独特的教育理解和支配权力,也不能简单评判其教育方式的优劣,但这种爱里难道没少点什么? 长春童年时光夏令营:其实,不管是生身父母还是监护人,都要尊重孩子与生俱来的生存权、健康权、快乐权等,但是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中国家长将孩子当做自己的私家“工具”来使用。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有休息权,幼小的孩子虽然也在进行脑力劳动,休息权却常常被无情侵占。每天放学,当老师们劳动一天回家了,家长劳动一天回家了,而孩子的回家作业才刚刚开始。没有加班费,因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为了老大不伤悲,孩子只能从小就伤悲,这就是中国家长的理念。 长春童年时光夏令营

10、:商业极其发达的美国社会对青少年教育有两点值得借鉴,其一是绝大多数的公司都不把儿童作为商业开发的对象,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等都是对孩子免费开放,教科书是循环使用的,不要孩子去买,只有特殊技能学习才需要付费;其二是孩子的负担与年龄相称,不超前教育、不过度教育。这并不是说美国教育只是让孩子快乐而不重质量,美国的孩子的负担和劳动量是随着年龄加码的,而我们却相反。中国家长认为幼儿园不提早进行汉语拼音和数学运算的学习,可能就上不了好的小学,小学不勤奋,可能就上不了好初中,初中不勤奋就上不了好高中,以此类推,然后家长就会说,“孩子,等你考了好大学,你就可以尽情地玩了,我再也不管你了。”20岁,正是身强力

11、壮、风华正茂的时候,“老大不伤悲”了,因为他从6岁就开始伤悲,12年的伤悲换来的是4年的放松。有人曾经这样来对比中国和美国的教育:中国孩子小学累、中学苦、高中拼、大学混,玩耍的年龄被逼学习,学习的年龄只想玩耍;美国孩子是小学玩、中学混、高中学、大学拼。玩耍的年龄就玩耍,学习的年龄就发奋学习。小学、中学阶段中国学生一般都优于美国学生,进入大学阶段,美国学生不但能迅速超越中国学生,而且在创造性和执着精神等领域可能长期领先。 爱孩子,首先遵从孩子身心发育的规律,尊重孩子的心灵。孩子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不是学校的竞争武器,也不应该成为商家的创富金矿和必争之地。孩子是家庭的未来,也是民族的希望,对孩子要

12、爱,也要尊重-长春童年时光夏令营。 第五篇:家长教育孩子不当悔过书 初中家长检讨书 1、家长检讨书 接到孩子本学期迟到三次的通知,让我很吃惊。“*迟到三次,共迟到6分钟”简单的一句话,说明了很多问题。首先,说明班级的管理很严格,迟到已经是很严重的过错。第二,说明了班级管理严谨细致,三次六分钟的记录足以说明问题。第三,迟到通知这种方式将会让老师学生家长三者之间得到充分的沟通,对错误和过错有一致的认识。 说到这里,作为学生家长既脸红又高兴。脸红的是,在我们成人的世界里,在我们的工作单位,管理方面也达不到如此严格,如此细致。高兴的是,我们的孩子处在一个管理严格有效的团队里。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

13、勿以恶小而为之。试想,一个五十人的团队,一个人耽误6分钟,每个人都拖拖拉拉,五十人将浪费300分钟,这样的团队将是怎样的一个团队? 鉴于此,作为家长我们要积极支持班级管理,不讲任何理由,不找任何借口。在未来的日子里和老师们一起杜绝迟到,杜绝一切不利于我们共同目标的坏毛病,把孩子培养成学习好、严谨、自律、具有团队精神的未来人才。 2、家长检讨书 尊敬的校领导、老师: 您好,我是xxx的家长。接到孩子违纪的通知让我很惊恐。我原先一直觉得孩子很听话,能够严格的遵守校规校级,没想到孩子会犯这样大的错误。这是我作文一名家长的失职,对于女儿在校行为表现关心不够。但同时我也很感动,对于我的孩子早恋的的问题,

14、学校和老师是如此的重视,说明本溪市高中时一所名副其实的学校,是一所管理严格的学校,老师是为学生认真负责的老师,是让家长放心信任的老师。我为我的孩子能进入这样的学校,能有这样的老师感到骄傲。作为一名母亲我即脸红又高兴。脸红的是,作为家长对待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没有如此细致与严格。高兴的是,我的孩子进入了一所实至名归、优秀的学校,遇上了认真负责,爱生如子的好老师。 女儿犯这样的错误,作为一位母亲,是我职责所失。我过分的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孩子在成长中会出现的其他问题。这些天我看了很多关于孩子早恋为题的文章,了解了很多学生早恋的危害。“学生恋爱常把握不住自己的情感,起伏波动大。易产

15、生些莫名的烦恼,导致精神不佳,心悸、头痛、失眠等,从而影响身体健康发育。如果有越轨行为,会直接伤害身体,正如在成长的果子上划了一刀,会留下创痕”。“他们恋爱时或乐不可支,或痛不欲生。一遇风吹草动就心事重重,愁眉难展,食不甘味, 夜不成眠。有的处于欲罢不能,欲罢不忍的境地,结果越陷越深。对彼此造成更大的伤害。甚至出现人格障碍”。“学生恋爱会给学习造成干扰,因为恋爱会使之精力分散,注意力不集中,兴趣转移,情绪不稳定。而且也因学校明文规定不允许谈恋爱,因此,早恋的同学时常处于担心因违纪被学校处罚和感情的发展不能自控的矛盾冲突中,行为也总是偷偷摸摸,躲躲闪闪,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怎还有心思学习,常人

16、在教室,心在天外。有的同学一旦陷入早恋之中,常因见到对方而兴奋,见不到而失落。尤其是女生,情感细腻敏感,不要说感情出现危机,就是正常发展都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中。有的单相思者整天想入非非,甚至出现“白日梦”,其危害之大,自不待言。还有的学生在恋爱中有强烈的幸福感,常去幻想、去规划、希望一次成功,因此非常投入,不惜以牺牲学业,违反校规为代价,结果顾此失彼,最后导致两头成空”。看到这样的文字,在想到自己女儿的问题,让我心悸。我再一次感激学校对于这个问题的重视,感到自己的无知。 我一定会帮助孩子(也是帮助我自己)解决好早恋问题。我和xxx一起学习了解了早恋的危害,认识到了这样做的坏处。也学习了解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