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教学设计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298853298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教学设计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位于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大一统的秦汉帝国”主题下。在第十三课中我们已经了解了秦朝兴亡的历史。本课那么重点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思想五个方面阐释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的措施,以及这一制度对当时和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在单元中处于中心位置。 二、学情分析 1、通过对秦帝国兴亡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秦朝相关的历史。在此根基上,进一步了解秦始皇建立和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措施,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全面的历史观。 2、七年级的学生认知以感性熟悉为主。对图片、

2、故事等形式的内容,兴趣大,采纳快。但规律思维尚处于上升阶段,对历史现象及理由的分析、理解才能较弱。 三、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特点,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如下: 1、学识与才能 知道秦建立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 通过对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概括措施的了解,培养初步熟悉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情和历史现象的才能。 通过斟酌“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对后世产生什么影响”,懂得综合分析问题,知道用进展的眼光看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组织学生查找相关史实并加以分析,获取历史信息,并共同归纳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探究这些措施的影响。 2、指导学生结合秦始皇的有关史实,评价历史人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 通过本课和第十三课的学习,学生能懂得,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雄才大致的封建帝王,他所采取的一系列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是历史进展的必然产物,并对以后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废分封,立郡县”即“中央集权制”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 1、由于七年级学生规律思维才能较低,对“中央集权制”概念理解有很大的难度。因此确立为本课的难点之一。 2、“车同轨,书同文”与建立中央集权和稳定统一的关系,属于教材的隐形学识,初一学生一般不易看出并理解,所以定为本课的难点之二。 五、教法与学法 1、模拟历史情境、探究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参与教学,感

4、悟历史。 2、运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自主体验,合作议论,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才能。 六、教学过程 导入: 识读图片:出示秦始皇灭六国示意图,提问:最终灭掉六国的人是谁?他在中国历史上主要的功绩是什么? 学生斟酌后回复。 出示:秦朝疆域图,教师指图介绍:秦始皇他的历史功绩是统一六国,终止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面对着广阔的疆域,本该意气风发的秦始皇,这时却是烦扰不断。这是为什么呢?秦始皇又是如何消释这些烦扰的呢?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设计意图:在第13课的根基之上,利用人物和疆域图来开课,有利

5、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讲授新课: (在授课环节,设计了 “秦始皇的四个烦扰”,梦想通过秦始皇的眼光看当时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不仅会让学生产生崭新感,从而激发其探究的欲望,还能重新整合相关学识,使教学内容更加明显、流畅) 一:废分封、立郡县 秦始皇的烦扰之一:我如何做才能集大权与一身呢? 1、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度: 情景嬉戏:秦始皇答记者问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嬉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了解与皇帝制度相关的隐性学识。 过渡句:现在国家的一切事务都由寡人说了算。但是国家很大,要费神的事情可真多呀,朕每天要批阅100多斤奏章,一个人怎么也忙不过来,怎么办呢? 2、中央机构三公九卿: 出示:秦朝行

6、政系统简表 提问:三公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呢? 三公里面谁的位置最高? 情景分析:据史记载:始皇曾外出巡游,见到丞相车骑多,认为不是好事。宫中有人将此事报告丞相,丞相随即裁减车骑。始皇大怒,遂将当时在场之人全部杀掉。 问题1:秦始皇为何如此在意丞相出行车骑的多少? 2、你认为谁最有可能向始皇告密? 3:你认为三公九卿是否共享把持了国家的最高权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读图,分析情景、从而使学生熟悉到:三公各司其职,互不统属,他们地位是平行的,都对皇帝负责,都由皇帝任免,彼此监视,最终使权力集中在了皇帝手中。 过渡句:秦朝的疆域很大,在地方上又怎样举行管理呢? 3、废分封、立郡县 材料表示:出示2种观

7、法,提问:假设你是秦朝的一位大臣,你会建议秦始皇采取哪种方式治理地方? (这个问题较难回复,在回复这个问题之前,可以引导学生制表分析分封制或郡县制的不同点。从而扶助学生得出结论。) 4、出示:秦朝中央集权制示意图 讲解什么是中央集权制,引导学生分析秦朝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和影响。 设计意图:出示组织布局,意在使学生加深对中央集权的理解熟悉,同时把握秦朝社会机构。 设计意图:废分封,立郡县是本课的重点与难点内容,我从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度三方面入手举行分析,通过情景嬉戏、情景分析、材料表示,再现了 历史场景,将困难的概念简朴化,直观生动地表达中央集权制的概念及其内容,让学生能够

8、体会秦皇的烦扰,理解秦皇的创新。由此告成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过渡:大权在握的秦始皇一改往日的烦扰,抉择巡查自己的大好河山。可他一路上遇到了不少麻烦,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请看同学们赏识课本剧秦始皇微服私访记。 引出秦始皇的其次个烦扰。 二:车同轨、书同文 1、情景设计:学生表演课本剧:秦始皇微服私访记 2、求知举行时:“我帮秦始皇解烦扰” :请学生通过观看课本剧找出秦始皇一路上遇到的烦心事,并结合教材,自主学习,找出解决对策。 3、引导提问:关于统一货币,提问:秦统一后用什么作货币?和以前的货币相比秦朝的圆形方孔钱有哪些好处?统一货币有什么重大意义?为什么中国多铸造圆形方孔钱?从而引导学生了解

9、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关于统一文字:设计情景嬉戏: 方言你说我猜:请同学们和老师都说说自己的方言。感受语言不通带来的交流障碍,熟悉到统一文字的重要性。结果补充中国文字的进展简史。 4、课外延迟:年月日,欧洲正式起用统一的货币欧元。哪位同学能分析一下欧洲为什么要使用统一货币? 5、小组议论:“车同轨、书同文”的历史意义。教师提示从统一角度回复。 设计意图:“车同轨、书同文” 与建立中央集权和稳定统一的关系是本课的难点之一,通过小组学习,学生普遍能够理解文字、货币、度量衡的统一不仅消释了六国遗留的陈迹,而且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但对于其更重要的作用是有利于秦始皇稳定统一,加强统治,可能

10、会理解不到。所以在小组合作中,教师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到各组中,实时了解学情,有打定的对相关的史实加以阐述,适机引导学生突破难点的学习。 三、焚书坑儒 秦始皇的烦扰之三:秦朝刚刚完成统一,政府相继公布一系列的法令,人们众说纷纭,朕该如何加强思想操纵? 1、材料表示:李斯建议焚书坑儒的约莫內容 提问:李斯建议焚毁什么书籍?哪些书籍可以留存?从李斯的建议来看,焚书有何目的? 教师追问“焚书坑儒”的利与弊。 2、以史为鉴:请你给秦始皇一个建议:统治者对于不同的见解应当怎样地处理更加妥当? 师生互动,总结归纳: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思想操纵,稳定统一,但手段残暴,同时也禁锢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11、是他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表达。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议论和教师指导,学生能够掌管辨证看问题的方法,正确的对付和评价历史事情和历史人物,达成以史为鉴、古为今用。 过渡句:秦始皇为稳定统一可谓费尽心机,但统一的秦王朝也并非高枕无忧,引出秦始皇的烦扰之四。 四、修筑长城 秦始皇的烦扰之四:北方的匈奴虎视眈眈,不时南下侵扰,怎样才能稳定来之不易的统一? 1、出示地图,提问:从地图所见,匈奴对秦的要挟有多大?统治者该如何处理此要挟呢?使学生能够了解秦长城修筑的理由。 2、结合幻灯片识记秦长城的根本概况,探讨筑长城的历史意义,了解这是秦始皇为了稳定统一,加强统治在军事上采取的措施。 3、各抒己见:请你说出

12、与长城有关的诗句故事吗?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出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教师实时引导学生理解秦始皇的暴政,扶助学生全面的了解秦始皇这个人物。 4,情感教导:今天的长城还有什么价值? 设计意图:长城,虽然不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但巧夺天工的长城,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高傲,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现在已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有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五)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分类总结归纳秦始皇建立和稳定中央集权的措施。 教师出示:归纳板书 探究学习:1、秦始皇的政策措施中,有哪些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2、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六)创新作业: 学写历史小论文:“我看秦始皇” 教师小结:秦朝终止了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今天,我们重温历史,再一次会意了这位“千古一帝”的分外人生,再一次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