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

上传人:折*** 文档编号:298850437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九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 九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 吴艳华 (2022.12) 一、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 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地熟悉自己,从内心里真正能自己给自己打气,在初三开学的第一天,召开了第一个主题班会熟悉自己,相信自己。我对学生说:要赢别人,先得战胜自己。在你心目当中你自己是怎样一种形象,有哪些优点和长项,又有哪些缺点和缺乏,梦想同学们能够抓住这次班会对比客观地评价一下自己,将自己的优点表示给大家,提高自己的自信仰,让更多的同学熟悉你;同时,也梦想同学们有士气说说自己的缺乏,为今后确定一个努力方向。为了激励学生畅所欲言,我先给学生三分钟打定时间,各自写一个书面

2、提纲。同学们一一走上讲台,从学习态度,到为人处世;从性格爱好,到学习方法,长项、短处、努力方向、奋斗目标都有涉及。整个班会掌声不断,笑声不断,在这热心洋溢的气氛中,每个人都受到了感染和激励。趁热打铁,我接对大家恳切地说道: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不是单靠哪一个班主任独挑大梁就能干好的,关键要靠每个同学共同的努力。“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把这个集体当作自己的家,象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集体的荣誉,象对待自己家人一样对待集体中的每一个人,我们这个集体才会越来越好,我们的班风才能越来越正,有了良好的班风、浓郁的学风,我们还愁学习劳绩上不去?梦想学习好、有才能的同学,敢于冲破小我,身先士卒,率领

3、大家共同营造“百花齐放春满园”的良好集体。 二、经常使用鼓舞的语言赞美学生。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活。”心理学家威廉姆杰士也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赏识。”在与学生的交往中,适当的赞美学生,会巩固一种和谐、和暖和美好的感情,而且,以激励代替批评,以赞美来启迪学生潜在的动力,自觉的抑制缺点,弥补缺乏,这比你去责怪,比你去埋怨会有效得多的多。这样会使学生怀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创造出一种和谐的气氛。我认为赞美要应人而异、丰富多样,有时我们可以在班级中举行正式的赞美,让赞美变成一种荣耀;有时我们可以在操场或走道举行个别的赞

4、美,让赞美变成一种关爱与和暖;有时我们也可以举行非正式的小群体的赞美,让赞美变成相互促进和竞争。曾有这样一次体验让我记忆犹新。一次数学测验,班上有四位学生劳绩不梦想,但他们有人是由于一时疏忽造成的。看着试卷,我冥想苦思:如何让他们振作起来,重拾自信呢?其次天,我对全班同学说:“这次测验,你们是不是不合意?”有人点头,那几个同学的头垂得很低。我不动声色,接着说:“我也做过学生,也知道无意一次考不好的滋味,这样吧,这张卷子改完后可以不签字,但不签字的同学下次测验前确定要专心复习,争取取得好劳绩。”只见考得最不梦想的这几个同学用力点了点头。我渴望着这种特殊的鼓舞方式能收到良好效果。公然,在下一次测试

5、后,他们都能正常发挥,劳绩对比梦想。我问他们为什么进步这么大,他们说:“老师,上次没考好,特怕回家被家长批评,您这么理解我们,允许我们不签字,当时我们就下决心,确定要好好复习其次单元。”我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他们做了自己的仆人,利用自身的要强、聪明、自信战胜了自我,察觉了心中那个“强大的自我”。一个小小的“变相鼓舞”让一个学生重新恢复了自信,重新燃起了学习的梦想。可见,分外事情采用分外手段是很必要的。有时,“变相鼓舞”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赞美具有一种不成思议的推动气力,对别人的赞美就像荒漠中的甘泉一样让人心灵滋润,受到赞美的人能激发出一股自信与冲劲而引发出潜力。 三、宽容稳定自信的良药 在慌张的初三学习生活中,我尽量放下架子,与学生建立彼此崇敬,对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宽容学生,对学生的缺乏与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允许学生反复,允许学生犯错误。但宽容决不是纵容,当察觉学生犯了错误后,我会实时举行压服教导,当然要建立在人与人对等的根基上,使学生从教师对他的崇敬、理解、扶助、关切、保护、谅解中,学到崇敬、理解、扶助、关切、保护、谅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意欲,尽施于人,使学生在轻松高兴的气氛中面对初三。 经过半年的努力, 我与他们已然成为好挚友,好姐妹。有人说,信仰是奇迹愿我们每一个教导工,都能成为学生的“心理建筑工程师”,使每一个学生在各自的生命旅程中永远信仰百倍,不被挫败。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