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的心理学实验(小白版)

上传人:折*** 文档编号:298849111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要的心理学实验(小白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主要的心理学实验(小白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主要的心理学实验(小白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主要的心理学实验(小白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主要的心理学实验(小白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要的心理学实验(小白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要的心理学实验(小白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主要的心理学实验(小白版) 五、主要的心理学测验 (一)听觉测验 1.听觉现象的测定 (1)声音的心理特性 音调:又叫音高,是对声音频率属性反映的心理量 在低频,随音强增加音调变低;而在高频,随音强增加音调变高 音高的单位被命名为美(Mel),响度级40方,频率1000Hz的纯音音高被定为1000美。 响度:由声波强度(振幅)所抉择的心理量,反映了刺激的猛烈程度 响度的单位是宋(Song),一个宋被定义为声级40分贝的1000Hz纯音的响度。 等响曲线:把响度水平一致的各频率的纯音的声压级(单位Phon,方)连成的曲线。在该曲线圈上,横坐标为各纯音的频率,纵

2、坐标为达成各响度水平所需的声压级(分贝),每一条曲线代表一个响度水平。下方虚线是听觉的十足阈限,最上方的响度曲线为情感阈限,即再加强声压会造成疼痛以致被试无法采纳。 等响曲线反映出响度听觉有如下一些特点: 响度级受声强的制约,声强越高,响度级也相应增加; 频率也是影响响度的一个因素; 不同频率的声音有不同的响度增长率; (2)声音的掩蔽 听觉掩蔽:一个声音的存在使另一个声音的强度阈限提高的显现 频率掩蔽:纯音对纯音的掩蔽,两个声音完全同时呈现效果往往不好,频率掩蔽的概括特点为: a.频率对比接近的纯音比频率相差较大的纯音有更大的掩蔽效果 b. 高频对低频掩蔽的效果大于低频对高频的掩蔽 c.掩蔽

3、声音的强度越大,掩蔽效应越好 噪音对纯音的掩蔽:对纯音信号的掩蔽是由于噪声中在频率上接近该信号的成分造成的 非同时性掩蔽:掩蔽声与被掩蔽声不同时作用的条件下发生的掩蔽现象 掩蔽声作用在前,被掩蔽声在后叫前掩蔽;反之叫后掩蔽。 中枢掩蔽:不同频率声音分别作用于两耳而产生的彼此掩蔽效应 (3)听觉疲乏与适应 听疲乏:达成确定强度的声波,连续作用听觉器官后,引起对另外频率的声波感受性降低的现象 通常把阈限提高的量作为疲乏指标,称为暂时阈移,其核声音强度,刺激时间都有关。 听适应:声音的响度在刺激作用最初几分钟内有所下降,随后对比稳定在一个水平 适应与疲乏最大的识别在于适应是一个平衡过程,能够达成一个

4、稳定的水平 听适应的研究方法是响度平衡法 2.声音的空间定位测验 (1)声音方向定位线索 水平面上的声源定位主要用双耳间的时间差、强度差和周相差 在垂直平面定位的主要线索是耳郭引起的频谱线索 强度混响频谱线索判断距离 人对声源方位判断的切实性与声源位置和频率有关 视觉对定位有影响 (2)听觉空间方向定位的测验方法 测验5 音笼测验 Pierce & Young,1928 让被试戴上眼罩坐在隔音房间的音笼内,音笼内各点到被试头部保持同样距离,随即在各个方位呈现声音让被试报告声源方位,主试来记录报告是否正确。 结果:在被试头部中切面上声音最轻易混淆 结论:双耳听觉差在听觉定向中起主要作用 自变量:

5、声源与被试的相对方位; 因变量:被试判别的正确率 听觉方向定位的规律:来自身体两侧的声音方位轻易辨识 来自头部中切面上声音轻易混淆 假设以两耳连线的中点为顶点做一个圆锥,在圆锥面上的点发出的声音轻易混淆 3.语音知觉测验 (1)语音及其声学特点 语音的成分:元音、辅音、特殊语音、声调(元音是最强的语音) 语音的组成要素:音调、音强、音色、音长 语图仪:是能将复合音或语音分析为组成成分频率,显示频率强度时间间的变化的 仪器,它能将听觉特征用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2)语音知觉的声学线索和语音知觉的范畴性 使用语图放音机等对语音知觉的声学线索举行研究说明: 发音部位不同的辅音,如p、t、k的语音知觉

6、是凭借它们发噪声的频率位置和后面元 音的F2(第 二共振峰)过度的频率这两个声学线索; 发音方式不同的辅音,如b、d、g等的语音知觉是凭借F1(第一共振峰)的特点这个声学线索 语音知觉的范畴性:当一个语音的声学参量沿着其整个范围变动时,不达成确定数值, 听者的回响就都在一个范畴内 回响由一个范畴到另一个范畴这一点称为音位界,类似心理物理学中的区别阈 (二)视觉测验 1.根本视觉现象的测定 (1)明适应和暗适应的研究 暗适应:对低亮度环境的感受性缓慢提高的过程 五分钟内根本完成,瞳孔放大,棒体细胞的适应过程要持续近60分钟,感受 性大幅提高。 明适应:在光量中视觉感受性降低的过程 一般在一分钟内

7、完成,瞳孔缩小,椎体细胞的感受性变化相对不大。 测验6 锥体暗适应测验 Hecht,1921 整个测验在黑暗环境举行。被试坐在暗适应仪前,先在明灯环境刺激5分钟,然后关灯,逐级降低暗适应的按钮等级,同时让被试不断报告窗口内是否展现了视标,从而测量其阈限。若用红色视标,由于根本不能被棒体细胞所感知,所以可单独测量锥体暗适应曲线。假设用紫色视标,那么可以测量棒体细胞的暗适应。 结果: 结论:两种视觉细胞的适应时间和速度有很大区别,锥体适应才能差,但速度快,棒体截然相反。 自变量:视标颜色; 因变量:被试口头报告出来的感受性 (2)视敏度的测定 视敏度:辨识空间两点或两线的才能 眼睛所能辨识出的两点

8、之间距离越小,也就是说视角越小,视敏度越好。 我国目前规定:视力为视角的倒数,其中视角为在五米远观看标准细节所称的角度V = 1/ 视敏度的测验研究方法 最小视点法:测定查看者所能觉察的最小点子 最小可分法:a.解象:对一个视觉外形组成片面之间距离的分辩才能 b.定位:判断两条竖线的位置是否连续 c.认知:包括解象和定位才能,要求被试读出所看到的字符 (3)闪光临界融合频率的测定 由于视觉的正后相,当刺激不是连续作用而是断续作用的时候,随着断续频率的增加,感觉到的不再是断续的刺激,而是连续的刺激。如我们看到一系列的闪光,当每分钟的次数增加到确定程度时,人眼就不再感到闪光,而感到是一种固定或连续

9、的光。这种现象称为 闪光融合现象。 闪光融合频率:时间上的视敏度,物理上闪烁的光在主观上引起的感觉介于闪烁与稳定 之间时的频率。 融合后产生的感觉连续光的亮度等于正相和负相的亮度诚意所占比例后相加。 影响闪光融合频率的因素:相的强度光线越强,融合越困难 相的差异相越接近,融合越轻易 刺激面积刺激面积小,轻易融合 网膜部位眼睛周缘部位比中心区域更轻易觉察闪烁 闪光融合频率的测量:可以在混色圆盘上开一个孔,圆盘后设一个不动的光源,变化圆 盘的转动频率,直到融合 也可以用已制成的闪光融合频率计测量。 2.颜色视觉 视觉感受一种颜色取决于三个特性,即亮度、色调和饱和度,任何一种颜色都是由三者总效果的结

10、果。 亮度:彩色和非彩色所共有的属性,它是指作用于物体的光线的反射系数,同光能的强度紧密有关 色调:由物体外观反射的光线中哪种波长占优势 饱和度:色调的表现程度,即物体所放射出来的光线中规定其色调的主要波长占多少优势 颜色混合涉及两大法那么,一是得志色光混合的加色法,二是符合颜色混合的减色法。 加色法:也称色光混合,新色为其组成颜色色光的并集,本质上是不同光波的混合 减色法:也称颜料混合,新色为其组成颜色色光的交集,本质上是反射材料的混合 视网膜中央凹能辨识出各种颜色,由中央凹向外周片面过度,对颜色的辨识才能减弱,人眼感觉到的颜色的饱和度逐步降低,直到色觉消散。 浦肯野现象:黄绿色的物体在白天

11、显得最亮,而在黄昏时,蓝绿色显得较亮,红色不明显。这种现象只有当光照射视网膜边缘片面时才会展现。 (1)视觉的颜色现象测验 颜色比较:两种不同的色光同时作用于视网膜的相邻区域,或者相继作用于视网膜的 同一区域时,颜色视觉所发生的变化 前者是同时比较现象,后者是继时比较现象。 颜色适应:在长时间或高强度颜色刺激作用下,造成对该颜色的感受性发生变化 受到刺激的神经末梢产生疲乏,而刺激颜色的补色就被主要的感知到了。 测验7 颜色适应测验 Helson,1948 在暗室中,照明是红色,几分钟适应后,测验者请被试分辩一套从黑到白的19件标本,并要求他根据熟谙的评定标准为这些标本的色调、明度和饱和度作登记排列。 结果:与墙壁背景反射率相近的样本被判断为红色,反射率越高饱和度越高;比墙颜色深的样本被认为是绿色或蓝绿色,即红色照明的后象补色。 自变量:标本的灰度; 因变量:被试感受的排列依次 结论:这并不是一个证明颜色适应存在的测验,只是其中片面研究 颜色混合定律 颜色混合在这里指光的混合,是加法混合,遵守以下相加混合三定律,其均可被混色轮颜色混合测验证明 补色律:每一种颜色都有另一种颜色能与它相混合而产生白色或灰色,这两种颜色称为互补色 牛顿色圈上直径相对的两色称之为补色。 居间律:混合色圈上两个非互补的颜色产生介于这两种颜色之间的中间色,其色调 取决于两者的比例。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