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概论(林肇信)》总结复习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298848162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保护概论(林肇信)》总结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环境保护概论(林肇信)》总结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环境保护概论(林肇信)》总结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环境保护概论(林肇信)》总结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环境保护概论(林肇信)》总结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保护概论(林肇信)》总结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保护概论(林肇信)》总结复习(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环境保护概论(林肇信)总结复习 环境养护概论 第一章 绪论 环境问题的定义: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边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 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的统一,人类改造环境,环境也反作用于人类;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调理人类社会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但要真正实现这种易傲杰务必具备以下条件: 在通晓环境变化过程的根基上,预料人类社会活动引起的环境影响,掌管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 要以环境制约生产,运用规律改造环境;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有筹划地安置社会生产力,使进展生产与养护环境的关系协调起来; 要提高人类对环

2、境价值的熟悉,使千百万人协调动作,为实现这种调理举行系统的自觉的努力 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一是全球性、广域性的环境污染;二是大面积的生态破坏;三是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情。 可持续进展 定义:可持续进展就是既得志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得志起需求的才能的进展。 内涵:第一,强调公允性原那么,包括本代人的公允、代际间的公允以及公允调配有限资源;其次,强调持续性原那么,其核心是指人类的经济和社会进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才能;第三,强调共同性原那么,即可持续进展作为全球进展的总目标,其所表达的公允性和持续性原那么是共同的,实现这一目标,也务必是全球人民的共同行动。 应具备的特征:1、可持

3、续进展激励经济增长,提倡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逐步向可持续进展模式过渡;2、可持续进展要以养护自然为根基,与资源和环境承载才能相协调;3、可持续进展应以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第五章 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排入大气、水、土壤中,并引起环境污染或导致环境破坏的物质,叫做环境污染物。 环境污染物的及其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性污染物 2生活性污染物 3放射性污染物 污染物的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三类: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及生物性因素。 环境污染的特征: 1、影响范围大 2、作用时间长 3、污染处境繁杂(由于环境污染具有相加作用、独立作用、拮抗作用和协同作

4、用) 4、污染治理难 第六章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大气污染的涵义: 自然界中局部的质能转换和人类所从事总类繁多的生活、生产活动,向大气排放出各种污染物,当污染物超过环境所能允许的极限(环境容量)时,大气质量发生变化,对人们的生活、生产、健康、精神状态、设备财产以及生态环境遭到恶劣影响和破坏,此类现象称为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及主要污染物的发活力制 人为因素造成大气污染的污染源,可按如下几种方法分类: (一) 污染物发生的类型 1生活污染源 2工业污染源 3交通污染源 4农业污染源 (二) 污染源位置的分布 1点源 2线源 3面源 主要大气污染物及其发活力制 在我国大气环境中,具有普遍影响的污染物,

5、最主要的来源是燃料燃烧。影响较大的污染物有总悬浮微粒、飘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总氧化剂六种。 (一) 颗粒污染物: 1粉尘 2烟 3飞灰 4黑烟 5雾 6煤烟尘 7总悬浮颗粒 (二) 气态污染物 1硫氧化物(主要是指SO2和SO3) 2氮氧化物(NO、N2O、NO2、N2O3、N2O4、N2O5等的总称) 3一氧化碳(人为污染源排放的CO主要是由于燃料燃烧不完全所产生的) 4碳氢化合物(HC):通常是指C1C8可挥发的全体碳氢化合物,属于有机烃类。 5硫酸烟雾(英国伦敦烟雾事情) 6光化学烟雾(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情) 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 一、气象动力因子 1、 风(风向和风速)

6、 2、 大气湍流:大气的湍流是指大气以不同的尺度作无规矩运动的流体状态。风速有大 有小,具有挥发性,并在主导风向上也还展现上下左右无规矩的阵发性搅动,这种无规矩阵发性搅动的气流称为大气湍流。大气污染物的分散,主要是靠大气湍流的作用。 二、气象热力因子 1温度层结与逆温 温度层结是指在地球外观上方大气的温度随高度变化的处境,或者说是在垂直地球外观方向上的气温分布。气温的垂直分布抉择着大气的稳定度,而大气的稳定程度又影响着湍流的强度,因而温度层结语大气有特别紧密的关系。 当气温垂直递减率小于零时,大气层的温度分布与标准大气处境下气温分布相反时称为温度逆增,简称逆温。展现逆温的大气层叫逆温层,逆温层

7、至地面的距离下限称为逆温高度,上下限的高度称为逆温强度。 根据逆温层展现的高度不同,可分为接地逆温层与上层逆温层:根据逆温层发生的理由可分为辐射性逆温、湍流性逆温、沉降性逆温、锋面逆温柔地形逆温5种。 2、 气温的干绝热递减率 3、 大气稳定度 大气污染的防治 一、烟尘处理技术 (一)、除尘装置的主要性能 (1)除尘装置的处理量 (2)除尘装置的效率:a除尘装置的总效率;b 除塵裝置的分级效率;c多级除尘效率 (3)除尘装置的阻力降 (二)除尘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由燃料及其他物质燃烧或以电能为热源加热等过程产生的烟尘,以及对固体燃料破碎、筛分和输送等机械过程所产生的粉尘,都是以固态或液态的粒

8、子存在于气体中,从气体中除去或收集这些固态或液态粒子的设备,称为除尘(集尘)装置,有时也叫除尘(集尘)器。 根据在除尘过程中是否采用润湿剂,除尘装置的类型可分为湿式除尘装置和干式除尘装置。 根据除尘过程中的例子分开原理,除尘装置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重力除尘装置( 是使含尘气体中的尘粒借助重力作用使之沉降,并将其分开捕集的装置);2惯性力除尘装置(使含尘气体冲击挡板或使气流急剧地变更滚动方向,然后借助粒子的惯性力将尘粒从气流中分开的装置); 3离心力除尘装置(是含尘气体进入装置后,由于离心力作用将尘粒分开出来); 4洗涤式除尘装置( 是用液体所形成的液滴、液膜、雾沫等洗涤含尘烟气,二将尘粒

9、举行分开的装置); 5过滤式除尘装置(是使含尘气体通过滤料,将尘粒分开捕集的装置); 6电除尘装置(是用特高压直流电源产生的不平匀电场,利用电场中的电晕放电使尘粒荷电,然后在电场库仑力的作用下把荷电的尘粒集向集尘极,当形成确定厚度集尘层时,振动电极使凝结成较大的尘粒集合体从电极上沉落于集尘器中,从而达成除尘目的); 7声波除尘装置。 第七章 水污染及其防治 水质、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水质:即水的品质,是指水与其中所含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特性。 水中所含的杂质,按其在水中的存在状态可分为三类:悬浮物质、溶解物质和胶体物质。 水质指标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物理性水质指标,

10、包括: 1感官物理性状指标。如,温度、色度、嗅和味,浑浊度、通明度等 2其它物理性状指标。如,总固体、悬浮固体、溶解固体、可沉固体电导率等。 其次类,化学性水质指标,包括: 1一般的化学性水质指标。如pH、碱度、硬度、各种阳离子、总含盐量、一般有机物质等。 2有毒的化学性水质指标。如重金属、氯化物、多环芳烃、各种农药等 3有关氧平衡的水质指标。如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总需氧量(TOC)等 第三类,生物学水质指标。包括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数、各种 病原细菌、病毒等。 在水污染防治中,一般采用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这两个综合性的间接的指标来

11、衡量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的量。 (1) 生化需氧量(BOD):表示在有氧条件下,当温度为22度时,由于微生物(主要是 细菌)的活动,使可降解的有机物氧化达成稳定状态时所需的氧量。 (2) 化学需氧量是指在确定条件下。水中各种有机物与外加的强氧化剂作用时所消耗的 氧化计量,以氧量(mg/L)计 水质标准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一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养护区。 二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养护区、贵重鱼类养护区、鱼虾产卵场等。 三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二级养护区、一般鱼类养护区及游泳区。 四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远了用水区。 五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

12、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同一水域兼有多类功能的,依最高功能划分类别。有季节性功能的,可分季节划分类别。 水体污染及污染源 水体因采纳过多的杂质而导致其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的变更和水质的恶化,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的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水污染。 根据污染物质及其形成污染的物质,可以将水污染分成化学性污染(酸碱污染、重金属污染、需氧性有机物污染、养分物质污染和有机毒物污染)、物理性污染(悬浮物污染、热污染和放射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主要指致病菌及病毒的污染)三类。 水体的自净作用和水环境容量 水体具有消纳确定量的污染物质,使自身的质量保持清白的才能,称之为水体的自净。水体的自净过程特

13、别繁杂,它包括了物理过程,如稀释、分散、挥发、沉淀等;化学和物理化学过程,如氧化、恢复、吸附、凝结、中和等回响;以及生物和生物化学过程,如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代谢,不同生物群体的相互作用等。这几种过程彼此交织在一起,可以促进入水体的污染物质迁移、转化,使水体水质得到改善。 废水在水体中的稀释:稀释作用的实质是污染物质在水体中因分散而降低了浓度,稀释并不能变更,也不能去除污染物质 水体的生化自净:有机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分解为无机物的过程,可以使有机污染物的浓度大大裁减。 水体中细菌的衰亡也是一种重要的自净作用。 水环境容量:确定水体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正确熟悉和利用水环境容

14、量对水污染操纵有重要的意义。 水体本身的特性,如河宽、河深、流量、流速以及其自然水质、水温特征等,对水环境容量的影响很大。污染物的特性,包括分散性降解性等,也都影响水环境容量。 水污染防治的原那么 举行水污染防治,根本的原那么是将“防”、“治”、“管”三者结合起来。 “防”是指对污染源的操纵,通过有效操纵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裁减到最少量。 “治”是水污染防治中不成缺少的一环。 “管”是对污染源、水体及处理设施的管理。 废水处理技术 废水处理技术可归纳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大类。 一、物理法:根本原理是利用物理作用使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质与废水分开,在处理过程中无 人物质的性质不发生变化。 1、

15、截留:通常以格栅或筛网作为污水处理厂的第一个处理工序,其主要作用是去除废水中 粗大的悬浮物质,以养护处理设备,并防止管道堵塞。 2、 沉淀:工作原理是重力沉降,在污水处理厂中通常根据需要设置两个不同的沉淀设备。 一种为沉沙池(有三种形式:平流式、竖流式和曝气式),另一种为沉淀池(根据池内水流方向,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 (1)沉沙池:功能是去除水中沙粒、煤渣等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物,一般设在沉淀池之前,可以使沉淀池的污泥具有较好的滚动性,且不致磨损污泥处置设备。 (2)沉淀池:沉淀池的作用是依靠重力使悬浮杂质与水分开。 3过滤:利用粒状介质层截留水中细小悬浮物的方法。 4气浮:利用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作为载体去粘附水中的悬浮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