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导论》复习资料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298845446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工作导论》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社会工作导论》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社会工作导论》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社会工作导论》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社会工作导论》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工作导论》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导论》复习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社会工作导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 什么是社会工作 1、 什么是社会工作?怎样理解它是一门科学、专业、艺术、制度化的社会事业? (1)、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学识为根基,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实践活动。社会工作的5个根本要素分别是:对象问题;目标福利;本质助人自助的服务活动;手段专业方法和技术;性质科学、事业。 (2)、科学的事业:社会工作是一门科学,一门以科学学识为根基的应用型社会科学,它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客观性、工作方法的科学性和创造性上。 专业:格林伍德专业的5方面特征:有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被社会认可、具有专业权威、职业群体内部的伦理守那么

2、、专业文化。在大学,有自己的独立教导体系,在社会上有特意的职业领域和服务机构,在职业领域内部有同业自律机构,包括从业和专业资格认证、专业水平评估和对违规者的惩罚。 艺术:社会工作通过供给助人服务来巩固个人和群体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的功能,它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而解决的问题又相当繁杂,工需要运用学识去面对不断展现的新问题,需要工有创造性地艺术地去解决这些问题,而不能归类;另外,在工作过程中也常遇到一些不同群体之间利益的冲突,这是怎样裁减冲突,实现工作目标也是一种艺术。 制度化:社会工作过程是制度化的,对社会工也有一系列的制度约束。 2、 社会工作对象包括哪些人群?划分根本对象与扩大对象的意义何在?简述

3、社会工作的范围。 工作对象:正常生活发生困难的人群,社会中的脆弱群体,社会布局中的弱势群体。 最困难的群体社区治疗与预防、补救与进展结合 意义:根本对象是社会上最困难的群体,处于社会边缘,从道义上讲最应得到扶助的人,划分根本对象,一方面有社会认同的根本道德抉择的,另一方面是由社会福利的支付才能抉择的。由于社会福利的相对短缺,运用社会福利扶助社会上有困难的人就应首先选择需要扶助的贫弱者,这有利于实现福利效益的最大化,最能表达社会正义。而扩大对象的划分那么对于扩展社会工作的工作领域促进社会成员的健康进展,预防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 社会工作的范围:公共救助、家庭服务、儿童服务

4、、老人服务、康复服务、学校社会工作、就业服务、矫治服务、心理健康服务、医疗社会工作、乡村社区进展、军队社会工作、社会保险服务。 3、 试述社会工作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4、 试述社会工作的功能。 对工作对象:供给物质扶助、赋予心理支持、促进才能进展、维护合法权益; 对社会的功能:促进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促进制度创办与社会进步、增加社会资本与促进社会和谐进展。 其次章 社会工作的进展历史 1、为什么把伊丽莎白时期的“济贫法案”看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历史进展源头? 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一方面推动了英国社会福利的制度化进程,另一方面直接推动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前身志愿助人活动的进展。 它对社工进展的意

5、义:政府担负起社会救助的责任;确立了助人自助的原那么和观念;有特意人员从事济贫救助活动,可视为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开端;供给了法律的保障;院外救济也是社会工作供给服务的一种根本形式。 2、英、美慈善组织会社和气邻组织运动对社会工作的进展有哪些付出? 慈善组织会社:对社工专业化进程发挥了很大作用。(友善访问员的实践,一方面为社会工作的进展积累了阅历,另一方面促进了社会工的特意化进程。)开展的个别调查成为个案工作的开端。慈善组织会社运用统一的理念协调组织慈善救济事业,为形成具有共同价值体系和统一概念范畴的社会工作专业体系创造了条件。 为个案工作的进展奠定了根基,并为社会工作专业教导的进展供给了动力。

6、睦邻组织运动:实际上是一场社区革新运动,为社区工作积累了阅历;使救助工作有简朴的物质救济扩展到对受助人精神的关切和对社区环境的改造;对全世界社会工作的进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为有关案主及其环境的学识增长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3、西方社会保障、安好制度阶段在社会工作进展中的意义? 4、专业社会工作产生的条件和标志? 条件:社会需要(家庭保障衰弱、无业游民产生、亲属支持体系遭破坏、个人压力大) 社会进展(服务事业和福利制度、专业社工、行业协会、专业培训教导) 标志:1917年美 玛丽里士满社会诊断 5、我国古代有哪些主要的社会福利思想和社会救助制度? 社会福利思想:儒家大同思想、孔子的仁者爱人、孟

7、子的仁政、荀子的惠民、墨子的兼爱论、道家的无为而无不为、法家的实利说。 社会救助制度:保息六政、九惠之教、社仓乡约。 第四章 社会工作理论 1、什么是理论?分析社会工作过程中理论的意义与作用。 理论:规律上相互联系的概念、判断组成的学识体系。 意义:扶助社会工澄清社会问题和受助者个人的窘境,在分析问题的根基上,进展出解决问题的相关技巧和策略,不仅可以扶助工正确分析和解释受助者及其系统的问题,也可以扶助工进展出有效地实务模式。 功能:以社会工作实践中概括、抽象出的概念、命题透露行为与社会过程的规律,确定社会工作面临的问题的性质与理由;根据对行为和社会问题的性质与成因的解释,设定工作目标;提出实现

8、目标的实务工作方法、技巧及模式;理论类型抉择社会工作对问题的界定和目标的设定以及方法。 2、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体验了怎样的进展阶段?如何分析其内容体系布局? 进展阶段:调查阶段精神分析学阶段精神分析学派与功能主义者学派并立获得阶段盘点阶段理论统一阶段理论归类阶段。 分析方法: 第一种:大卫豪的二分法 识别 内容 功能 地位 联系 联系 相互依存 相互蕴含 其次种:皮拉里斯等人的三分法 宏观理论 为社会工作的理论 中观理论 解释理论 介入模式 实践理论 社会工作理论 3、阐述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主要流派的观点。 精神分析论: 1)、意识构成:意识、潜意识、前意识三片面 为社会工作的理论 人与社会 解释

9、(背景) 前提 共有根基 理论前提 方法视角 社会工作理论 社会工作实践 变更 结论 独有领域 介入中介 假设概念 2)、人格布局: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最原始、生物属性、享乐原那么;自我:自己可以意识到、性格的核心片面、协调中介、现实原那么;超我:道德规定、梦想原那么、社会性的我。) 3)、性心理进展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蕾期、潜伏期、生殖器期 4)、焦虑、防卫机制与转移(焦虑:现实焦虑、神经焦虑、道德焦虑; 认知行为理论 1)、认知与心绪、行为的关系(ABC心绪理论框架) 2)、认知过程受“自动化斟酌机制”的影响 3)、时间概念及其在治疗中的地位 4)、借助3个要素、3项学习原那么来了

10、解和变更人们行为(要素:前臵事情、目标行为、结果;原那么:古典制约、操作制约、查看或模仿学习) 5)、修正行为的方法: 6)、认知变更原那么:问题解决、归因、认知治疗 心理暨社会理论 1)、了解和预料人的行为,整体互动 2)、生活环境是一个系统,连锁回响 3)、行为回响源自对环境的知觉、认知和内在的心理感受 4)、本能趋力、攻击力与环境作用 5)、环境认知:期望与事实的整合 6)、环境适应失败的3方面理由(早期需求未得志,深藏在潜意识中;目前所处环境压力大,诱发早年心绪和偏激回响;人格布局中自我和超我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7)、人格是开放系统,能和环境交流互动 社会支持理论 1)、概念界定:社会

11、支持是由社区、社会网络和亲近伙伴所供给的可感知的和实际的工具性和表达性的支持; 2)、影响社会支持程度的因素:进展因素、个人因素、环境因素 生态系统理论 1)、以整体观点对付人和社会,把人和生活环境看作是由功能上相互凭借的各种元素所组成的系统整体; 2)、协调或均衡是系统运行或维持的根本条件,也是个体生存进展所必需的; 3)、与“人在情境中”的观点一致,个人生活在系统中,个人能否与所生活的系统之间形成积极的互动关系,直接抉择了一个人的生活状态; 4)、服务对象的问题来自系统,来自环境支持的薄弱、社会调配不均、乃至社会环境与社会制度的限制等。 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理论 1)、人本主义:临床社会工吸

12、收卡尔罗杰斯的观点,提出治疗原那么(忠诚真诚、和暖崇敬和接纳、同理),后应用于社区工作、组织和政治进展,提出个人权利以实现社会工作目标; 2)、存在主义:核心是个人的存在,个人有选择的自由、选择和行动; 实践中强调个人的自由和责任 治疗过程的5个根本概念:觉醒、痛楚、选择的自由、对话、肯 定 增能理论 1)、个人在和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互动中获得对生活空间的掌控力和自信仰,以及兑换、资源、机遇的运用,并进一步巩固才能的过程。 4、试以“社会工作实施理论模型”分析某一社会工作理论的运用过程。 实施理论模型 5、试运用范式的方法对社工理论举行归类。 三种主要范式归类方法: 1)、李康特 哲学性背景假设

13、:抽象性、现实性、概念化、视点、模式 专业性背景假设:与实践、与研究 模范性取向理论:强调伦理原那么 阅历性取向理论:强调方法技术 2)、伦纳德 自然科学范式 强式 自然科学 客观性 弱式 好像性 不精确性 人文科学范式 主观 理解 价值涉入 客观 社会抉择 意识社会 3)、惠汀顿、霍兰德和大卫豪 第五章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1、 什么是价值、伦理、价值观?简述内容及在社会工作中的意义? 价值:一种主客体间的特殊关系,表达的是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得志,客体的存在、属性、作用、变化对主体的需要、进展的某种适合和一致。 伦理:人际关系的准那么,社会性、客观性;人与人之间关系及其相互约束; 价值观:对价值的理解和追求,以理论的梦想、社会模范、信仰的形式存在,表达在价值评价和选择上,是个别、根本的观点。是对事物的欲求和偏好,由个体或群体所持有的一套行为偏好准那么,包括对目的、手段、生活状况等产生的猛烈情感。 意义:对树立专业使命、模范专业行为、养护受助者利益发挥着重要作用,社工价值体系的意义在于它的规定性(对专业使命和目标的一般规定)和成果性(对专业概括行动的标准和执行步骤举行的规划)。概括说:规定专业的使命和核心关切;指引专业人员的职责和行为模范;对专业共同体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进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