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常用谚语(可编辑)

上传人:柏** 文档编号:298239939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常用谚语(可编辑)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生常用谚语(可编辑)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生常用谚语(可编辑)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学生常用谚语(可编辑)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学生常用谚语(可编辑)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常用谚语(可编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常用谚语(可编辑)(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常用谚语小学生常用谚语1 1、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2、邻居好,赛金宝。 3、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抵对门。 4、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5、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6、交人交心,浇花浇根。 7、岁寒知松柏,患难见交情。 8、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9、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10、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11、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 12、宁喝朋友的白水,不吃敌人的蜂蜜。 13、 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 14、朋友千个少,敌人一个多。 16、弱敌不可轻,强敌不可畏。 小学生常用谚语2 1、大人不记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 2、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

2、六月寒。 3、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4、喊人不蚀本,舌头打个滚。 5、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6、学文化,从字母开始;讲文明,从小事做起。 7、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他非。 8、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9、上梁不正下梁歪。 10、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 小学生常用谚语3 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 2、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多练) 3、好学深思,心知其义。(多思) 4、学问学问,边学边问。(多问) 5、三人行,必有我师。(多问) 6、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记) 7、书本不常翻,犹如一块砖。(多读)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 9、常说嘴里顺,常写手不笨。(多写) 小学生常用

3、谚语4 1、精益求精,艺无止境。 2、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3、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5、水不流会发臭,人不学会落后。 6、活到老,学到老,一生一世学不了。 7、不怕学不成,只怕心不诚。 8、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9、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10、钟不敲不鸣,人不学不灵。 11、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小学生常用谚语5 生活哲理 1.人心齐,泰山移。 2.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3.人在人前闯,刀在石上荡。 4.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 5.离家十里路,各处各乡风。 6.办酒容易请客难。 7.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8.山中无老虎,

4、猴子称大王。 9.树挪死,人挪活。 10.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11.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12.人无横财不发,马无夜草不肥。 13.心慌吃不成热粥,骑马看不好三国。 惜时谚语: 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失落寸金容易找,失落光阴无处寻。 3.光阴似箭,一去不返。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6.走远路的人爱起早, 7.勤学习的人惜分秒。 8.笨鸟先飞早入林, 9.人勤苦学早入门。 10.光阴荏苒,日月不等人。 11.光阴如同东流水,只能流去不能回。 12.河水泉源千年在,青春一去不再来。 13.时间就是知识,时间就是力量,时间就是

5、生命。 14.世间最宝贵的就是今天,最容易丧失的也是今天。 15.冬去春又来,年华似水流。 16.一日无二晨,时间不重临。 17.有钱难买少年时。 18.懒人嘴里明天多。 19.清晨不起早,误一天的事;幼年不勤学,误一生的事。 20.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小学生常用谚语6 1、时间就是知识,时间就是力量,时间就是生命。 2、世间最宝贵的就是今天,最容易丧失的也是今天。 3、冬去春又来,年华似水流。 4、一日无二晨,时间不重临。 5、有钱难买少年时。 6、懒人嘴里明天多。 7、清晨不起早,误一天的事;幼年不勤学,误一生的事。 8、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9、一寸光阴一寸金,

6、寸金难买寸光阴 10、失落寸金容易找,失落光阴无处寻。 11、光阴似箭,一去不返。 1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3、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14、走远路的人爱起早, 15、勤学习的人惜分秒。 16、笨鸟先飞早入林。 17、人勤苦学早入门。 18、光阴荏苒,日月不等人。 19、光阴如同东流水,只能流去不能回。 20、河水泉源千年在,青春一去不再来。 小学生常用谚语7 1、人要靠五谷养,田靠粪土长。 2、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3、马好不在叫,人美不在貌。 4、近邻不可断,远友不可疏。 5、常用的铁不锈,常练的人不病。 6、全是生姜不辣,全是花椒不麻。 7、井越掏,水越清

7、;事越摆,理越明。 8、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 9、父望子成龙,子望父升天。 10、先胖不会胖,后胖压塌床。 11、会嫁嫁对头,不会嫁嫁门楼。 12、柴经不起百斧,人经不起百语。 13、出门靠朋友,在家靠父母。 14、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15、笑一笑,少一少;恼一恼,老一老。 16、有山必有路,有水必有渡。 17、一顿吃伤,十顿吃汤。 18、不怕人不请,就怕艺不精。 19、有志不在年高,有理不在会说。 20、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 21、关西出将,关东出相。 22、实干能成事,虚心能添智。 23、没有不上钩的鱼,没有不上竿的猴。 24、人强人欺病,人弱病欺人。 25、人越嬉越懒,嘴越

8、吃越馋。 26、一家养女百家求,一马不行百马忧。 27、久住坡,不嫌陡。 28、有理不在言高,有话说在面前。 29、天无边,智无限。 30、学在苦中求,艺在勤中练。 31、秦岭山脉一条线,南吃大米北吃面。 32、水滴集多成大海,读书集多成学问。 33、会交的交三辈,不会交的交一辈。 34、三分靠教,七分靠学。 35、人老了丑,树老了朽,为人难得十八九。 36、天大的官司,地大的银子。 37、一青一黄是一年,一黑一白是一天。 38、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39、一年富,拾粪土;十年富,多种树。 40、水大不能漫船,职大不能欺亲。 41、老要常讲,少要常问。 42、吃人的嘴软,论人的理短。

9、43、人勤病就懒,人懒病就勤。 44、人有人情,戏有戏味。 45、好汉不吃闷头亏,好鸟不钻刺笆林。 46、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47、敬老得老,敬禾得宝。 48、广交不如择友,投师不如访友。 49、冬不蒙首,春不露脊。 50、十年老不了一个人,一天误掉了一个春。 51、三里不同乡,五里不同俗。 52、一个巴掌拍不响,一人难唱独板腔。 53、人怕理,马怕鞭。 54、双手是活宝,一世用不了。 55、饥梳头,饱洗澡。 56、盐多了咸,话多了烦。 57、老怕伤风,少怕痢疾。 58、吃药不忌嘴,跑断大夫腿。 59、弟兄不和邻里欺,将相不和邻国欺。 60、食在广州,住在苏州。 61、前留三步好走,后留

10、三步好退。 62、看佛警僧,看父警子。 63、牛无力拖横耙,人无理说横话。 64、宁叫钱吃亏,不叫人吃亏。 65、师傅领进门,巧妙在各人。 66、四川太阳云南风,贵州落雨如过冬。 67、食多伤胃,言多语失。 68、宁死不背理,宁贫不堕志。 69、眼睛害病从手起,肚子害病从嘴起。 70、病好不谢医,下次无人医。 71、六月不热,五谷不结。 72、热药冷吃,冷药热吃。 73、百艺不如一艺精。 74、生瓜梨枣,多吃不好。 75、针无两头锋利,人无两副身心。 76、人爱富的,狗咬穷的。 77、有上不去的天,没过不去的关。 78、紧行无好步,慢尝得滋味。 79、舌头是肉长的,事实是铁打的。 80、一脉不

11、和,周身不适。 81、早起动动腰,一天少疲劳。 82、白露身子不露,免得着凉泻肚。 83、看人挑担不吃力,自己挑担步步歇。 84、粗饭养人,粗活益身。 85、光阴似箭,一去不返。 86、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87、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88、会吃千顿香,不会吃一顿伤 89、水不平要流,理不平要说。 90、走路不怕上高山,撑船不怕过险滩。 91、牛要满饱,马要夜草。 92、驴骑后,马骑前,骡子骑在腰中间。 93、病后求医,不如病前预防。 94、凉九暖三,注意衣衫。 95、人各有心,物各有主。 96、天干三年吃饱饭,虫害一时饿死人。 97、树大招风,气大遭凶。 98、井

12、掏三遍好吃水,人从三师武艺高。 99、人不在大小,马不在高低。 100、边学边问,才有学问。 101、树靠人修,学靠自修。 102、寒从足下起,火从头上生。 103、人生病,不舒服;秧生病,不长谷。 104、冬去春又来,年华似水流。 105、天无二日,人无二理。 106、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107、一乡一俗,一弯一曲。 108、小燕来,好种田;大雁来,好过年。 109、吃不言,睡不语。 110、有情饮水饱,无情吃饭饥。 111、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112、好汉做事干到底,好马登程跑到头。 113、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114、对人要宽,对己要严。 115、人多智谋广,柴多火焰高。 116、没有大粪臭,哪来五谷香。 117、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行如风。 118、生口的要吃,长根的要肥。 119、七十二行,庄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