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探讨热熔型标线施工质量控制的应对措施

杨***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2.22KB
约8页
文档ID:297922433
探讨热熔型标线施工质量控制的应对措施_第1页
1/8

    探讨热熔型标线施工质量控制的应对措施    黄祖根摘 要:结合粤西地区刮涂式热熔型道路标线现场检测情况,分析热熔型标线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探讨研究其对应的解决方法,为今后热熔型道路标线现场施工与管理提供可行的技术参考关键词:粤西地区;热熔型标线;质量控制;应对措施随着道路车流量的与日俱增,道路标线作为交通安全设施中的“生命线”显得尤为重要,既可以引导交通、缓解交通流量压力,又可以对驾驶员视觉产生警醒作用,特别是对夜间出行的驾驶员起到安全辅助作用道路标线如此重要,其施工质量则更需要严格把控然而,在实际施工中,道路标线却存在诸多质量缺陷问题,严重影响标线外观质量与实用性本文结合多个项目检测情况,对热熔型道路标线施工中存在的质量缺陷进行分析,探讨其相应的解决措施1 热熔型标线施工质量检测项目对热熔型标线的检测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各进场的原材料进行检测,包括热熔涂料的密度、软化点、粘附性、抗压性、耐磨性、耐水性、耐碱性、耐候性、流动性等,反光玻璃珠的含量、粒径分布、成圆率、折射率、硬度等;另一部分是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包括标线的逆反射亮度系数、厚度、宽度、横向偏差、纵向间距、抗滑值、外观等,其中逆反射亮度系数、厚度为关键项目[1]。

1.1 标线的逆反射亮度系数检测主要是通过STT-301型逆反射标线测量仪对新划标线(白色反光标线的逆反射亮度系数≥150 mcd·m-2·lx-1,黄色反光标线的逆反射亮度系数≥100 mcd·m-2·lx-1)或正常使用期间的标线(白色反光标线的逆反射亮度系数≥80 mcd·m-2·lx-1,黄色反光标线的逆反射亮度系数≥50 mcd·m-2·lx-1)进行检测,该仪器操作较为简单、方便、检测数据准确可靠[2]其基本原理是基于仪器内部光源发射光线,通过检测标线反射至仪器内部探测器,进而以测量值的形式显示整个光路过程是模拟夜间行驶时,驾驶员所观察的实际状态,其数值可真实反映该标线施工质量统计各项目标线逆反射亮度系数检测数据,发现白色合格率偏高,黄色合格率相对偏低可见,黄色标线施工质量控制比白色更难1.2 标线的几何尺寸检测主要是用游标卡尺(分度值不大于0.01 mm)、钢卷尺(分度值不大于0.5 mm)测量标线厚度、宽度、横向偏差、纵向间距等,其各类数据方差都很小,稳定性高对各项目几何尺寸检测数据分析,标线的几何尺寸几乎都符合规范标准,合格率接近100%,可见其施工质量控制难度不大1.3 标线的抗滑值检测对于防滑标线,采用摆式仪对标线表面(湿润状态)进行检测,测其抗滑值是否低于45 BPN[2]。

经统计,发现抗滑值合格率相对偏低,可见其施工质量控制难度较大1.4 标线外观检测主要是对所划标线整体外观进行评价,玻璃珠是否均匀撒布、标线是否有起泡、剥落、划痕的现象、标线边角是否平顺等2 热熔型标线施工中可能存在的质量缺陷标线存在的缺陷多种多样,大体上可分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与施工后产生的其中,相对可控的亦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缺陷,这些缺陷可通过现场的质量控制加以避免施工后产生的缺陷则只能通过日常的养护管理加以避免,这一部分受多重因素影响,控制难度较大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主要有:微孔、起泡、涂料颜色不均匀、标线起皮脱落、划痕、麻点、起皱、标线边缘欠平顺、标线几何尺寸不达标、逆反射亮度系数低、外观差等3 对存在的质量缺陷进行分析、探讨在施工现场,任何一个施工流程出现纰漏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整个施工质量综合多个项目现场检测情况,分析缺陷形成的可能性,探讨避免缺陷出现的有利方法3.1 起泡、微孔这类缺陷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液态物质遇到热熔标线汽化后顶起标线涂层所致,当气体量少时体现出起泡现象,当气体量多冲破涂层则体现为微孔当然,有些起泡可能是由于固体颗粒所致,其原理基本类似热熔标线底部的液态或固态物质有多个来源:(1)下涂剂,当下涂剂未干透就施工时,内部所含水分遇热熔标线亦可汽化;(2)路面水,当路面处于潮湿状态时也会出现这个问题;(3)涂料质量,质量差的涂料中含有大量杂质与空气;(4)路面固体颗粒,在施工前未能将路面清理干净。

可见,起泡、微孔可能是由于原材料质量不佳、路面清理不干净、液体物质未完全干透等因素导致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确保原材料質量过关,其次对路面清理要干净并保持干燥,下涂剂喷涂后应保持干燥后方可进行标线施工3.2 涂料颜色不均匀热熔涂料主要是由颜料、填料、树脂、添加剂、玻璃珠等组成,涂料颜色与其各成分受热裂解有关因此,导致涂料颜色不均匀的可能性有两种:(1)原料加热过程中的内在原因;(2)熔融釜容器的外在原因内在原因:(1)当加热温度过高时,熔融釜中会出现烧焦物质,该物质混入涂料可使颜色变化;(2)原料本身搅拌不均匀,使内部物质所受加热温度不均匀,亦可使颜色不均匀外在原因:(1)当熔融釜中残留其他颜色的涂料时,原涂料与其他颜色涂料发生混合,进而使涂料颜色不均匀因此,在对原材料进行加热熔融前,需要将熔融釜内残余涂料清理干净;在加热时需不断搅拌均匀,同时保持温度不要过高,一般处于180℃~220℃间,且不易长时间或重复加热3.3 标线起皮脱落标线脱落主要是标线与路面黏性不足,可能是接触面处存在滑动层,也有可能是标线本身粘结性差接触面处滑动层形成原因有多种,可以是灰层、石子、液态水等;而标线本身粘结性差则可能是加热温度不足所致[3],或者是外界环境温度间接导致施工标线温度不足。

可见,在标线施工时应对路面处理干净并保持干燥,对涂料进行加热时,根据现场环境适当调节加热温度,保持涂料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当外界温度过低时(10℃以下),宜停止施工作业3.4 标线表面的划痕、麻点、起皱、标线边缘欠平顺施工过程中,表面划痕的出现源于熔融涂料在流至路面时受到阻力,形成划痕可能是刮涂过程中斗底有石子卡住,也有可能是斗底出口处有过烧块,这些都可使标线表面出现划痕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清理干净路面,同时合理加热涂料,对熔融涂料可进行网筛过滤处理麻点则可能是涂料内部含有极少量的水分或增稠导致,也有可能是路面存在细小颗粒或凹孔等为避免该缺陷,對涂料需合理加热,路面应清理干净起皱是标线表面有类似皱纹层的现像,主要是由于熔融涂料流动性差异导致的可能存在的原因有:(1)涂料加热不均匀,部分稠度大的流动性差,涂于表面呈皱纹状;(2)由于外界风力影响,作用于熔融标线表面,使之起皱因此,对涂料加热应均匀,同时结合施工环境,合理选择施工时段标线边缘欠平顺,主要是底部路面坑坑洼洼,路面平整度差;施工人员对划线车控制不足等施工人员应根据路面平整度情况,合理把控划线速度,保证标线边缘平顺3.5 标线几何尺寸不达标标线几何尺寸主要取决于放样是否准确,斗底出料口宽度、高度是否控制合理,操作人员推扶速度是否合理,原路面施工质量等。

针对这些问题,划标线前需准确放样,对刮线车出料口应定期检查,同时选用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推扶人员3.6 逆反射亮度系数低作为夜间行车最重要的当属标线的反光能力,出现逆反射亮度系数偏低的原因可能是折射介质出现问题也可能是反光途径出现问题因此,当反光玻璃珠不达标时,逆反射亮度系数值定会偏低[4];当玻璃珠在热熔涂料中下沉过深或过浅时,逆反射亮度系数值亦会偏低;当玻璃珠在涂料中的分布不均匀,颗粒级配较差时,亦不能使逆反射亮度系数值达到设计值由此可知,确保玻璃珠质量(折射率、成圆率、粒径分布、杂质含量等)、标线施工温度以及玻璃珠散步均匀度是保障逆反射亮度系数达标的重要前提[5]4 施工质量控制的应对措施将所出现的缺陷与各施工流程相联系,提出各施工流程应当注意的事项与应对措施,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缺陷;(1)施工前,应加强对标线涂料、玻璃珠等原材料的质量检测工作,要求施工单位提供由相应资质试验室出具的原材料试验检测报告,确保进场原材料质量;(2)涂料刮涂前,将放样区路面清理干净,再根据设计图纸合理放样,放样后应检查总体的准确性,之后再喷涂下涂剂,确保下涂剂均匀;(3)在对涂料进行加热前,需清理熔融釜原有涂料残渣,之后加入涂料小火慢慢加热,待熔融后开动搅拌器,确保涂料搅拌均匀并结合施工环境温度控制最终加热温度处于180℃~220℃之间,涂料切忌长时间、重复加热;(4)熔融涂料加入划线车前,需对划线车进行清理、检查,确保筒内未遗留残渣、过滤网筛正常、出料口高度、宽度符合标线设计要求;(5)确保路面干净、干燥后方可进行刮涂。

刮涂时,施工人员应保持匀速推扶,同时应根据施工环境变化,合理施工5 结论通过对粤西地区道路标线的检测情况,分析标线施工存在的缺陷成因,探讨热熔型标线施工质量控制的应对措施,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刮涂式热熔型标线施工过程中主要存在微孔、起泡、涂料颜色不均匀、标线起皮脱落、划痕、麻点、起皱、标线边缘欠平顺、标线几何尺寸不达标、逆反射亮度系数低、外观差等缺陷;(2)施工中存在的各种缺陷,与施工流程中施工处理方式存在必然联系,结合施工条件、施工环境,正确、规范的进行每个流程施工可以避免一些缺陷的产生;(3)施工环境对标线质量存在一定的联系,不同地区是否应该选择不同的涂料,不同的涂料配合相应的玻璃珠级配是否可以进一步提高逆反射亮度系数,这些问题还需做进一步探讨Reference:[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 F80/1-201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7.[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6311-2009,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9.[3]包天鹏.高速公路热熔型标线的常见质量通病与控制措施[J].江西建材,2014(3):131.[4]张旭东,赵晓亮,刘振正,等.针对我国北方地区热熔型道路交通标线的相关问题探讨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9,15(6):193-196+217.[5]雒培刚.热熔型标线组成及病害成因分析[J].智能城市应用,2020(2):145.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