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自然资源的分布及利用

上传人:金诺****简谱 文档编号:297571300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知识点:自然资源的分布及利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知识点:自然资源的分布及利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知识点:自然资源的分布及利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知识点:自然资源的分布及利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知识点:自然资源的分布及利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知识点:自然资源的分布及利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知识点:自然资源的分布及利用(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地理知识点:自然资源的分布及利用 自然资源的分布及利用的定义 世界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 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 分布大势:耕地分布在温带湿润平原地区;林地分布在热带和亚寒带地区;草原在热带、温带半干旱地区。 2、生物资源 (1)森林:(两大林带) 热带雨林、季雨林: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与几内亚湾沿岸及东南亚; 亚寒带针叶林:亚欧大陆北部、北美大陆北部。 (2)草原: 温带草原: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中部 热带草原:非洲、拉丁美洲、大洋州 高山草甸、河漫滩草甸 3、水资源(径流总量由大到小) 大洲: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大洋州 国家: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

2、印度尼西亚、中国 4、矿产资源 (1)分布 铁矿:俄罗斯、巴西、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美国 煤: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储量居世界前列的有中国、美国、俄罗斯等 石油:中东地区储量占一半,也是世界最大生产和输出地区,此外,俄、美、中、墨、英等国产量也较大。 (2)铁矿运输:矿产资源与钢铁工业分布的不平衡是铁矿运输的根本原因。出口集中于发展中国家,进口主要在发达国家。 我国的自然资源: 1、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 自然资源大国:土地面积、矿产世界第三、耕地世界第四、河流径流、森林面积世界第六 人均资源不足:人均土地、耕地占世界人均量的1/3、径流量占1/4、森林占1/5、矿产占3/5 2

3、、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水资源特点 总量丰富(年江河径流量世界第六) 水资源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的变率大) 水能资源特点 蕴藏量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地区分布不均。实际开发水能从多到少:西南、中南、西北、华东、东北、华北。 70%分布在西南三省一市和西藏自治区,其中长江水系最多,其次为雅鲁藏布江水系。目前,已开发的集中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 3、生物资源 (1)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特点: 宜林地区广,树种丰富 森林覆盖率低,林木蓄积量少 森林资源分布不均: 三大林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最大天然林区 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和喜马拉雅山南坡

4、、武夷山、台湾山脉、南岭等东南林区人工林和次生林为主,我国人工造林面积世界首位。 森林资源破坏严重:重采伐,轻抚育;滥伐森林、毁林开荒;森林火灾和虫害。 主要林业生态工程 “三北”防护林体系:”世界生态工程之最”: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降低旱涝灾害发生频率,改善生态环境,改变社会经济状况。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沿海防护林体系:缓解台风、海啸、暴雨的侵袭。 太行山绿化工程: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缓解华北水资源短缺。 平原绿化工程:保护农田。 (2)、草场资源 我国陆地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面积3亿公顷为耕地的3倍。 主要牧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

5、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宁夏牧区、南方草山草坡。 (3)动物资源 我国珍稀水生动物:白鳍豚、扬子鳄、文昌鱼等。 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化和各种生态系统。 13个加入全球人与生物圈计划:长白山、锡林郭勒、博格达峰、盐城、神农架、卧龙、九寨沟、天目山、武夷山、梵净山、茂兰、鼎湖山、西双版纳。 4、土地资源 (1)特点: 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 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印度耕地面积超过国土30%,我国10%多一点(0.08公顷/人),加拿大耕地1.69公顷/人。 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人均较少; 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 (2)

6、分布: 耕地: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北方以旱地南方以水田为主 草地:非季风区的高原和山地,南方的山坡。 林地: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西南山区(横断山、雅鲁藏布江谷地)及东南部山地。 5、矿产资源 分布广泛,相对集中。煤、铁、石油北方居多;有色金属矿、磷矿南方居多。有利于在资源集中地区大规模开采,但加重运输负担。 煤:华北、西北、东北、西南石油:东北、华北、西北 天然气:西南、西北铁矿:辽宁、河北、四川 磷矿: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云南 能源矿产,煤居首位,煤炭产量世界第一位,石油产量和发电量居世界第四位。 铁矿:钢铁工业的“粮食”钢铁工业又是衡量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我国铁矿物质

7、资源丰富,其中以河北、辽宁、四川三省最多。 l 亚寒带针叶林:亚欧大陆北部、北美大陆北部。 (2)草原: 温带草原: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中部 热带草原:非洲、拉丁美洲、大洋州 高山草甸、河漫滩草甸 3、水资源(径流总量由大到小) 大洲: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大洋州 国家: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中国 4、矿产资源 (1)分布 铁矿:俄罗斯、巴西、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美国 煤: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储量居世界前列的有中国、美国、俄罗斯等 石油:中东地区储量占一半,也是世界最大生产和输出地区,此外,俄、美、中、墨、英等国产量也较大。 (2)铁矿运输:矿产资源与钢

8、铁工业分布的不平衡是铁矿运输的根本原因。出口集中于发展中国家,进口主要在发达国家。 我国的自然资源 1、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 自然资源大国:土地面积、矿产世界第三、耕地世界第四、河流径流、森林面积世界第六 人均资源不足:人均土地、耕地占世界人均量的1/3、径流量占1/4、森林占1/5、矿产占3/5 2、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水资源特点 总量丰富(年江河径流量世界第六) 水资源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的变率大) 水能资源特点 蕴藏量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地区分布不均。实际开发水能从多到少:西南、中南、西北、华东、东北、华北。 70%分布在西南三省一

9、市和西藏自治区,其中长江水系最多,其次为雅鲁藏布江水系。目前,已开发的集中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 3、生物资源 森林资源特点: 宜林地区广,树种丰富 森林覆盖率低,林木蓄积量少 森林资源分布不均: 三大林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最大天然林区 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和喜马拉雅山南坡 武夷山、台湾山脉、南岭等东南林区人工林和次生林为主,我国人工造林面积世界首位。 森林资源破坏严重:重采伐,轻抚育;滥伐森林、毁林开荒;森林火灾和虫害。 主要林业生态工程 “三北”防护林体系“世界生态工程之最”: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降低旱涝灾害发生频率,改善生态环境,改变社会经济状况。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10、体系: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沿海防护林体系:缓解台风、海啸、暴雨的侵袭。 太行山绿化工程: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缓解华北水资源短缺。 平原绿化工程:保护农田。 草场资源我国陆地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面积3亿公顷为耕地的3倍。 主要牧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宁夏牧区、南方草山草坡。 我国珍稀水生动物:白鳍豚、扬子鳄、文昌鱼等。 自然保护区 目的:保护生物多样化和各种生态系统。 13个加入全球人与生物圈计划:长白山、锡林郭勒、博格达峰、盐城、神农架、卧龙、九寨沟、天目山、武夷山、梵净山、茂兰、鼎湖山、西双版纳。 4、土地资源 特点 土地资源丰富,类型

11、多样; 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印度耕地面积超过国土30%,我国10%多一点(0.08公顷/人),加拿大耕地1.69公顷/人。 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人均较少; 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 分布 耕地: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北方以旱地南方以水田为主 草地:非季风区的高原和山地,南方的山坡。 林地: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西南山区(横断山、雅鲁藏布江谷地)及东南部山地。 5、矿产资源 分布广泛,相对集中。煤、铁、石油北方居多;有色金属矿、磷矿南方居多。有利于在资源集中地区大规模开采,但加重运输负担。 煤:华北、西北、东北、

12、西南石油:东北、华北、西北 天然气:西南、西北铁矿:辽宁、河北、四川 磷矿: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云南 能源矿产,煤居首位,煤炭产量世界第一位,石油产量和发电量居世界第四位。 铁矿:钢铁工业的“粮食”钢铁工业又是衡量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我国铁矿物质资源丰富,其中以河北、辽宁、四川三省最多。 有色金属矿产基地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稀土工业基地内蒙古;磷矿基地湖北、云南、贵州。 重点解析能源资源的特点及其分布 能源资源: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动力的自然资源 常规能源:大规模广泛应用技术比较成熟的能源资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等) 新能源:未被广泛应用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核

13、能、风能、潮汐能等) 1、常规能源的特点及其在世界的分布 石油运输: 中东西欧、北美、日本;北非欧洲; 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西半球; 俄罗斯东欧和独联体一些国家; 东南亚日本 2、部分新能源的特点及分布: 自然资源的分布及利用的知识点拨 重点解析能源资源的特点及其分布: 能源资源: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动力的自然资源 常规能源:大规模广泛应用技术比较成熟的能源资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等) 新能源:未被广泛应用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核能、风能、潮汐能等) 1、常规能源的特点及其在世界的分布: 石油运输: 中东西欧、北美、日本;北非欧洲; 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西半球; 俄罗斯东欧和独联体一些国家; 东南亚日本 2、部分新能源的特点及分布: 自然资源的分布及利用的教学目标 1、能说出自然资源分布的特点。 2、知道自然资源分类及利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