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新课标卷雨雪曲课件

上传人:des****85 文档编号:297512396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PPT 页数:6 大小:4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新课标卷雨雪曲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语文新课标卷雨雪曲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语文新课标卷雨雪曲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语文新课标卷雨雪曲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语文新课标卷雨雪曲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新课标卷雨雪曲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新课标卷雨雪曲课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雨雪曲雨雪曲2010年年高高考考语语文文新新课课标标卷卷江江总总雨雨雪雪曲曲解解析析雨雪曲雨雪曲雨雪隔榆溪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从军度陇西。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苍苍别路迷。【试题试题】(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2)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赏析赏析:江总今存征戍诗五首:江总今存征戍诗五首:陇头水二首陇头水二首、关山月关山月、骢马驱骢马驱、雨雪曲雨雪曲,皆为乐府横

2、吹曲辞,多描写边塞之荒僻与皆为乐府横吹曲辞,多描写边塞之荒僻与离人之忧愁,尤值一提是离人之忧愁,尤值一提是雨雪曲雨雪曲。起。起句句“雨雪雨雪”点题,点题,“榆溪榆溪”乃边关之溪,乃边关之溪,“陇西陇西”乃边关要塞,可见戍地之寒远。乃边关要塞,可见戍地之寒远。“天寒旗彩坏天寒旗彩坏”虽未如虽未如“风擎红旗冻不翻风擎红旗冻不翻”形象,却异曲同工。诗末回首遥望来时形象,却异曲同工。诗末回首遥望来时路,无限思乡之愁起。路,无限思乡之愁起。乐府诗鉴赏辞典乐府诗鉴赏辞典称此诗称此诗“苍凉劲直,颇有气骨苍凉劲直,颇有气骨”。【作者介绍作者介绍】江总江总(519594),字总持,济阳考城,字总持,济阳考城(今

3、河南兰考东今河南兰考东)人,南朝陈大臣。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人,南朝陈大臣。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遂擢为侍郎,后更官至太子中舍人。张缵、王帝赏识,遂擢为侍郎,后更官至太子中舍人。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江总雅相推重,与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江总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侯景反,台城陷,辗转避难,流寓岭南。之为忘年友。侯景反,台城陷,辗转避难,流寓岭南。陈文帝天嘉四年陈文帝天嘉四年(563年年)还为中书侍郎。后主即位,历还为中书侍郎。后主即位,历任

4、尚书仆射、尚书令,世称任尚书仆射、尚书令,世称“江令江令”。江总虽身为宰相,。江总虽身为宰相,但不理政务,终日与陈暄、孔范等陪侍陈后主,游宴后但不理政务,终日与陈暄、孔范等陪侍陈后主,游宴后宫,吟作艳诗,荒唐无度,当时谓之狎客。入隋,为秦宫,吟作艳诗,荒唐无度,当时谓之狎客。入隋,为秦王文学,卒于江都。王文学,卒于江都。有集三十卷,已亡佚,明人辑有有集三十卷,已亡佚,明人辑有江令君集江令君集。江总是。江总是宫体诗重要作家,今存诗近百首,宫体诗重要作家,今存诗近百首,浮艳靡丽,内容贫弱浮艳靡丽,内容贫弱,多是一些为统治者多是一些为统治者享乐助兴享乐助兴之作。之作。【注释注释】雨雪:此处雨雪:此处

5、“雨雨”应读为应读为“y”,动,动词,意思是词,意思是“下下”。雨雪:下雪,飞雪。隔:阻。雨雪:下雪,飞雪。隔:阻隔,隔断。榆溪:榆林塞。此处代指边塞。隔,隔断。榆溪:榆林塞。此处代指边塞。从军:参加军队。此处既是诗人自指,也指从军:参加军队。此处既是诗人自指,也指所有戍卒。陇西:在今甘肃东部。所有戍卒。陇西:在今甘肃东部。漫漫:广远无际。愁云:云气阴霾暗淡。漫漫:广远无际。愁云:云气阴霾暗淡。苍苍:空阔辽远。别路:离别家乡之路。迷:苍苍:空阔辽远。别路:离别家乡之路。迷:迷失。迷失。【译文译文】大雪纷飞隔断了边塞,出征的戍卒越过了陇西。大雪纷飞隔断了边塞,出征的戍卒越过了陇西。围绕着军阵可以

6、看见狐狸的踪迹,依傍在山脚下围绕着军阵可以看见狐狸的踪迹,依傍在山脚下可以看见马匹留下的蹄痕。天气寒冷得军队旗帜可以看见马匹留下的蹄痕。天气寒冷得军队旗帜上的色彩似乎也变得不好了,阴暗的大地上军鼓上的色彩似乎也变得不好了,阴暗的大地上军鼓的声音也显得低沉了许多。无边无际的暗淡的云的声音也显得低沉了许多。无边无际的暗淡的云气升了起来,(使得)空阔辽远的离别家乡之路气升了起来,(使得)空阔辽远的离别家乡之路迷失远方迷失远方(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别路路”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2)诗人把)诗人把“旗彩坏旗彩坏”、“鼓声低鼓声低”分别接在分别

7、接在“天寒天寒”、“地暗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加、荒凉苦寒的环境。“别路别路”的意思是的意思是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2)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点明了边塞边塞“天寒天寒”“地暗地暗”的的环境环境,也真实生动地,也真实生动地透透露出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彩坏旗彩坏”“鼓声低鼓声低”的的心理感受心理感受。这首诗表现了。这首诗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思乡之情。(新课标全国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