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五单元自我评估分析

上传人:xian****812 文档编号:297507552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五单元自我评估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二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五单元自我评估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五单元自我评估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五单元自我评估分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自我评估分析第五单元的练习跟前几个单元相比比较简单,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第四题选词填空,题目没有明确要求写词还是写序号,大部分孩子写了序号,但仍旧有个别孩子写了词语,要引导孩子能“明目张胆”“偷懒”的题目就要学会“偷懒”,写词语不但容易出现错误,也容易浪费做练习的时间。第五题的错误集中在“一支笔”,很多孩子把“支”写成了“只”和“枝”。在把句子补充完整一部分,错误集中在“的,地,得”,虽然反复强调,还是很多孩子没有分清。“的”后面加名词(什么东西),比如“洁白的云朵”;“地”后面一般加动词,用法是“(怎样)地(干什么)”,比如:“认真地做作业,专心地听”;“得”的前面一般加动词,用法是

2、“(动词)得(怎么样)”,比如“看得很认真,走得太快了”,后面的“很认真,太快了”都是补充说明前面的动词“看,走”,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十有八九用“得”。还有一种特殊情况是课文纸船与风筝一课中出现“他高兴得哭了”,这里的“哭了”虽然是动词,但是它是补充说明高兴得怎么样了,所以也是用“得”。第六题没有人错,分析时反问一句:“若不是连线题型而是填空题形式出现,你还会对吗?”因此,布置读背第六题作业,积累反义词。很多“良”的孩子失足在第七题“按照课文内容填空”,错误集中在加字漏字错字,比如“不由得”,还有个别孩子没有分清谚语和成语的区别,把第三小题的谚语写成了成语,成语一般是约定俗成的四字或者八字结构,而谚语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最后错的比较多的是第九题“我是小作家”,此次小作文不是看图写话,有些形似于“话题作文”,通过前面的快乐阅读打开孩子的想象,通过题干的关键字来引导孩子写话。全班有两个孩子没有审清题意,写了其他小动物玩泡泡的场景,虽然仿写文笔优美又有创意,但是一分未得,还有个别孩子没有抓住题干中“怎么玩的”这个关键词,仅用“我们吹了很多泡泡,或者爸爸带我去公园吹泡泡”匆匆带过。大部分孩子失分在标点,错别字和语句通顺上。补充发现:孩子示字旁和衣字旁经常写错,衣字旁和衣服有关,有“被,袄,裤,补,衬”等,示字旁和祭祀,礼仪有关,有“礼、祖、祝、福”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