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三班家长课程备课

上传人:xian****812 文档编号:297507465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三班家长课程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三年级三班家长课程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三年级三班家长课程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三年级三班家长课程备课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三年级三班家长课程备课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三班家长课程备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三班家长课程备课(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留吕小学三年级三班_第一次家长课程备课 尊敬的各位家长: 你们好! 感谢你们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今天的家长课程,这是你们对孩子的爱,也是对我们老师工作的支持和帮助。由于升入三年级的特殊性,所以我非常期待着这一次家长课程的到来,希望能够借此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针对三年级出现的新问题我们共商对策,召开这次家长会的目的:一是推选出我们班5名家长委员会成员,二是为了互相交流学习牵手两代前四讲的内容,三是为了更好地加强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相互交流一下学生在校及在家的情况,以便我们能够及时调整教育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促使家长也能够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来。总之一句话,“一切为了孩子,

2、为了孩子的一切!”这是我们教育的一个根本出发点。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坏取决于家庭、学校、孩子三方面,老师的循循善诱,孩子的刻苦努力固然十分重要,家长的及时督促、适时提醒、定时检查更是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所以,我们衷心希望通过今天面对面的学习和交流能够为我们的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提供更科学的帮助。 一、 推选家长委员会成员 各位家长,为进一步密切家庭和学校的沟通协作,体现家长充分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努力构建和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有机结合的教育体系,所以我们学校特设立学校家长委员会。 咱们的家长委员会是由本班学生家长代表组成,代表全体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支持和监督学校做好

3、教育工作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学校联系广大学生家长的桥梁和纽带。 家长委员会宗旨是:坚持家校沟通与合作,让家长充分参与学校管理,有效体现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知情权、评议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明确了家长委员会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等相关事宜,相信大家也看到了家长委员会成立后的益处。下面咱们就来选出我们班的家长委员会成员。近几天,我和咱们班任课老师进行了认真的商讨,还征求了部分家长的意见,根据学生在校表现及平时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心、对学校工作的支持等方面综合考虑,推选出一下五位家长作为咱们班家长委员会的

4、候选人。 家长举手表决,成立本班家长委员会。 据家长委员章程,从这五名委员中我们将再推选出委员会主任一名,秘书长一名。家长推选,颁发聘书。 主任、秘书长发言。 二、学习牵手两代前四讲的内容。 随着年级的升高,孩子们在学习上的差距似乎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到了三年级以后,这种差距明显的拉大了,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为数不少的孩子逐渐失去了学习的热情,一开始是不愿意写作业,写作业的时候能拖就拖,再后来,你会发现孩子隔三差五地不完成作业,在学习上表现得越来越没有兴趣,有的孩子甚至还出现了厌学的苗头。于是,家长开始纳闷了,开始着急上火了:一二年级学习挺好的孩子怎么到了三年级就不行了呢?那么家长该怎

5、样教育孩子,才能使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呢?(出示: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学习牵手两代 第一讲: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首先,各位家长思考,你的孩子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 1 您的孩子抱怨过作业多吗? 2 您的孩子一般写作业的时间是多少? 3 孩子写作业时间长,是作业多还是效率低的缘故? 4 您的孩子遇到过学习和玩的矛盾吗?请问您是怎么处理的? 家长发言,如何处理上面的情况。 根据我对孩子的观察和了解,总结出这么几点孩子不愿意做作业或者感觉到学习困难的原因; 1 对学习缺乏兴趣;2学习方法不正确;3有不良的情绪体验;4厌学心理;5学习动机不良 孩子抱怨作业多,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作业的确多,班里绝大部

6、分孩子都感觉多。二是作业并不多,只是有的孩子感觉多。第一种情况,家长首先在感情上要顺应孩子的情绪,给予孩子必要的安慰和同情。其次,在理智上,家长必须和老师站在同一立场上,支持老师的工作,避免孩子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第二种情况应引导家长足够的重视,分析孩子感觉作业多的原因。大体来说,有这样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孩子有厌学情绪。有些孩子对学习缺乏兴趣,心思用在别的方面,比如追星、听流行歌曲、迷恋网络游戏、迷恋漫画书等。对这些缺乏学习兴趣的孩子来说,再少的作业都是心烦的,都嫌多; 二是孩子的效率太低。有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边写边玩,磨磨蹭蹭,别人半小时就可以完成的作业,他却需要两倍甚至更多的

7、时间,造成作业很多的假象。 三是孩子学习上很吃力。有些孩子看上去学习也比较认真,但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所学内容没有很好地领悟。一二年级时,作业很简单,可以轻松应对,到了三四年级,作业内容有所加深,有了一定的难度,孩子完成起来就感到吃力多了。每写一个字、每算一个数,都需要不断地翻书查看或苦思冥想,作业时间拉得很长,孩子自然感觉作业很多。 当孩子抱怨作业多,产生厌写情绪时,家长要耐心倾听孩子的抱怨,让孩子委屈烦躁的负性情绪有一个宣泄的途径。对孩子来说,家长的理解是最好的安慰和鼓励。当孩子把负性情绪宣泄出来后,心情自然会平静许多。当孩子平静下来后,家长再耐心细致的想孩子讲述家庭作业的重要性,让

8、孩子明白做作业是掌握所学知识最好的途径。从而帮助孩子从抱怨作业太多的负性情绪中走出来,转到寻找既快又好地完成作业的方法上。 家长最忌讳的做法是:立刻用职责和大道理把孩子的抱怨堵回去。如果面对孩子的抱怨,家长职责“你就是缺乏学习的热情,如果你很爱学习时,就不会感觉作业多”时,孩子便会产生抵触心理,更加厌倦写作业了。 做任何一件事,掌握正确的方法都会提高效率并感觉轻松,做作业也是如此。分阶段定时定量完成作业就是一种好方法。家长根据作业内容,指导孩子把作业分几部分,指定完成计划。 如果孩子选写比较难的作业,势必会消耗许多的精力和时间,在完成的过程中,孩子还会因解不出习题、写不出作文而心情沮丧烦躁,加

9、上长时间做作业导致的疲惫不堪,在面对其他很多项未完成的作业时,孩子会更加烦躁焦虑,对老师产生抵触怨恨的情绪。相反,如果先把大部分简单的作业完成,只剩下较难的一两项时,孩子心理就不会那么焦虑和烦躁了。这时,家长可以指导一下孩子,帮助孩子把较难的作业完成。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家长可比较清楚地发现孩子的薄弱环节。 三四年级的孩子可以集中精力在20分钟左右,所以每20分钟后应让孩子起来活动一下,休息片刻,以缓解孩子的疲惫,为下一个20分钟养好精神。在每20分钟,指定出要完成的作业量。每完成一项作业后让孩子看一下完成需要的时间,下一次则努力把时间再缩短一点。比如,这次抄写10个生字用了10分钟,那么下

10、次争取用9分钟就抄完,目的是帮助孩子提高效率,逐渐缩短完成作业的时间。每一时段的作业量,应循序渐进地增加,让孩子明确看到自己的进步,并及时给孩子以表扬和鼓励,从而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提高做作业的积极性。 同时,家长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1 在家里要有一个固定的学习地点,比如有一张专门写作业的桌子。 2 书桌上不放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字典、参考书、文具等井然有序地放在书桌固定的地方,触手可及,既避免浪费时间寻找,又保证心情不被干扰。 3 不要边玩边学,更不要边吃边学。 4 把作业当作考试,抓紧每一分钟。 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孩子要有指导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会学习、成绩好的孩子,都拥有一

11、套行之有效、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学习困难成绩总是不理想的孩子,往往都是死读书、读死书的孩子,缺乏完整高效可行的学习方法。有教育专家说:出色的人生源于出色的学习,出色的学习源于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源于父母从小对孩子的精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正确的学习方法,除了个别孩子可以无师自通外,大部分孩子都需要在家长和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逐渐习得。所以,家长要有从小就培养孩子正确学习方法的意识,不要只看成绩,有时候,高分并不代表优秀。也不要一看孩子成绩不好就批评孩子,批评是消极的做法,于事无补,积极的做法是寻找解决方法,在发现孩子成绩下降后,要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成绩下降的主要原因。不要一味的指

12、责孩子,也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 第二讲:强化孩子的自我管理 我们接下来看两个案例:我的零花钱不够用和网上游戏真过瘾。(出示内容) 也许在座的各位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那么面对孩子的这些行为时,我们该怎么办呢?(出示:强化孩子的自我管理) 1、关于零花钱的问题: 给孩子零花钱的时间;规划合理的零花钱的数量;规划零花钱的适用范围;不随便增加或减少零花钱;教会孩子储蓄;教会孩子把零花钱捐助慈善事业;建立家庭银行卡;孩子的小账本。 2、游戏的规则 我发现现在很多孩子都非常喜欢上网,但由于孩子年龄小,对网络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的孩子只知道网络可以聊天,看电影,打游戏等,其实网络也可以帮助孩子的学习,这需

13、要家长正确的引导。不强行禁止;消除孩子对网络的神秘感和好奇心。培养孩子网络游戏或电视以外的兴趣;创造孩子和小伙伴交往的机会;精神奖励为主,惩罚为辅;家长做孩子行为的榜样;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游戏,在玩的过程中正确引导孩子;逐渐减少玩游戏或看电视的时间。 通过以上这两个案例,我们会发现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是多么重要,下面我想通过几个教育故事提几点建议: 一、教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 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猎人,打猎时捡了几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狮子,就把它们带回家中精心喂养。这几只小狮子慢慢长大了,它们生活无忧无虑,有吃有喝,自在幸福。当然,它们都关在笼子里,猎人给他们设计的笼子也是温暖而舒适的

14、。没想到,一不小心,一只小狮子从笼子里跑了出去,猎人到处寻找也没有找到。而其他几只呢?还在受着保护。一天,那个猎人外出打猎后再也没有回来,习惯了被喂养和保护的小狮子们最后被活活饿死了。而那只当年跑出去的小狮子呢?它已经变成了一只野狮子。它独自在野外时,饿了自己找食吃;渴了自己找水喝;受了伤,它学会了用舌头舔伤口;遇到敌人,它知道怎样保护自己。正是这种独立的、不依靠别人的习惯,使它在大自然的环境里顺利地活了下来。 由此可见,能不能在生活中管好自己,这是自我管理能力中最重要的。如果孩子无法管理自己的生活起居,我们很难想像他能够管好其他事情。 在这一点上,国外的一些父母做得相当好。 比如,韩国人比较

15、喜欢周末全家出游。不管孩子多大,哪怕只有两三岁,父母都会带上他。而且,父母都会让孩子自己走,自己去照顾自己。有时,小孩子爬累了,走不动了,家长们也很少抱起他们,而只是在一边等他们休息一会儿再接着走。韩国父母认为,应该从小就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这样孩子才会学会自我管理。而我们中国的很多父母,往往对孩子照顾有加,使孩子常处于“中心地位”:东西乱扔了,大人来收拾;衣服穿脏了,大人立即洗。这样的孩子一旦离开父母就无法生活了。因此,做父母的应该放手让孩子去实践,在实践中学会积累经验,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平时要注意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意识,例如,让孩子把玩完的玩具放进柜里,作业做完后收拾书包等,久而久之,他会学会约束、控制自己,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的习惯。 二、教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 许多父母都会抱怨:孩子不会整理书包,书包里乱得像“纸篓”,家长只好每天帮他整理。事实上,孩子形成这种毛病主要原因就是家长包办一切,未能培养起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所以,在上学前的这段时间里,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