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最新《蜀道难》教学设计

上传人:柏** 文档编号:297338409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73.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XX最新《蜀道难》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20XX最新《蜀道难》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20XX最新《蜀道难》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20XX最新《蜀道难》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20XX最新《蜀道难》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XX最新《蜀道难》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XX最新《蜀道难》教学设计(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蜀道难教学设计蜀道难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整体感知全诗的感情基调,疏通大意,把握全诗的行文脉络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研读,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鉴赏本诗的艺术特色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本诗的宏大气势和奔放的感情,品味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本诗的宏大气势和奔放的感情,品味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难点: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蜀道艰难险阻,无论是通行还是战争,自古这里就充满着传奇色彩,历代文人墨客对此不乏感叹之辞,那么蜀道究竟有怎样的传奇和艰险呢?我们今天一起来看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代表作蜀道难

2、给你们做的介绍。(板书) (二)、布置、检查预习作业。 1.检查预习作业。 2.教师在检查的基础上归纳相关内容。 3.字词的检查,可采用让个别学生上黑板默写、上讲台讲解等形式,内容以课下解释为主。 4.蜀道难的写作背景及写作目的介绍。 (三)、整体感知。 这部分教学内容实际上还是以检查课前的预习为主。 教师: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本诗以惊人的艺术夸张,丰富的想像力量和雄伟磅礴的气势,描绘出蜀地山川奇险壮丽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大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对当时军阀割据局面的深刻忧虑。 教师:全文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或全文的行文脉络是什么?) 明确:全诗以“蜀道之难,

3、难于上青天”为主线贯穿始终,是全诗咏叹基调的重要体现。统观全诗,诗人的感叹思路是:先叹蜀道之高,再叹蜀道之险,最后感叹蜀地战祸之乱。这三叹分别渗透在诗人的具体描写和抒情直白的字里行间。 (四)、鉴赏、研讨重点语句。 1.布置讨论题,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合作交流,最后由代表总结发言,教师订正。 (1)开头用“噫吁 ,危乎高哉!”有什么作用? 明确:“噫吁 ”三个字都是感叹词,是蜀地方言。“噫吁 !危乎高哉!”这些感叹词的连接使用,是诗人在激情的冲动下随口吐出的,它包含着巨大充沛的感情力量,所以才能使人在这一声并没有多少具体描绘的惊呼中,感觉到蜀道的高峻、艰险,充分表现了诗人吐纳山川的宽广胸怀。 (

4、2)“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这句的用典有何用? 明确:这里诗人把我们引向了一个悠久迷茫的历史时间领域。一方面,从时间的悠远上加强了诗的感染力量;另一方面,经过这番渲染,激发起读者对蜀地情况的好奇心。有这样一个悠久遥远的历史岁月,而又长久与内地隔绝,从没有人去过的地方,那里究竟是一种什么景象呢?人们会从蜀地时间悠久的观念中,感觉到这是一个奇险幽深、神秘莫测的地方,并产生一种探求的欲望。 (3)“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这句诗该如何理解?是否有迷信色彩? 明确:秦蜀两地间本来只有鸟道而无人路,是古代的大力士用他们的双手搬倒了险恶的高山,杀死了凶猛的

5、大蛇,才给我们打开了一条通道,消除了秦蜀两地长久隔绝的局面。诗人对于壮士排山倒海的巨大力量及其壮烈牺牲的精神,表示了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歌颂。这个神话故事的运用丝毫没有迷信色彩,而是有力地、令人信服地歌颂了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的创造力量。 (4)诗的第二自然段以对那位“君”假定的友人劝阻“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开始,到对友人的质问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结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在第一自然段极言蜀道的高,而在第二自然段又极言蜀道的险。这些具体的描绘,形象、生动地画出了山川的形态。但仍觉得不够到位,又用“劝阻”、“质问”友人这种虚幻的笔法,从侧面烘托了自然景物的惊奇雄险。

6、 (5)本诗的主旨在于表现蜀道的惊险,但第二自然段写进“号古木”的“悲鸟”和“啼月夜”的“子规”有什么作用? 明确:第一自然段尽述蜀道的高不可攀,笔锋一转,劝朋友不要西游,因为这里不但路途难走,而且环境荒凉、凄清,“悲鸟号古木”、“子规啼月夜”充满了无限的哀怨与愁苦,使人闻而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6)“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政治远见? 明确:诗人从蜀道的艰险想到了它在军事上的重要位置,并由此又想到了“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的可能发生的祸患。诗人对当时潜伏着的军阀割据严重危机的担心,表现了他

7、敏锐的观察力和政治远见以及他对国家命运和人民安全的深刻的忧虑,从而给这个歌颂雄伟奇险山川的诗篇,增添了一种发人深思的严肃的思想内容。 (五)、分析本诗的艺术特色。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先让学生分组讨论,根据自己的认识谈这首诗有什么突出的艺术特色,由各小组负责同学归纳学生的发言分为几条,然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最后由教师总结,明确: 1.大胆的夸张。 2.奇特的想像。 3.强烈的感情。 4.语言形式的变化多端。 (六)、课堂小结 蜀道难饱蘸着诗人豪放浪漫的激情,突出地运用了丰富的想象、极度的夸张和奇异的神话传说刻画了蜀道的高峻险要,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种种令人望而生畏、惊心动魄的画面,形成雄放飘逸

8、的艺术风格,充满浪漫主义的色彩,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正可谓“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晚唐皮日休) (七)、布置作业 背诵蜀道难 四、板书设计 蜀道难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把握这首诗参差错落的语言特点,在吟咏中体会蜀道的雄奇壮丽、高峻险要,感受诗的声韵美。 2、品味蜀道之“难”的典型意象,体会诗人豪放飘逸的诗风,感受诗的意境美。 3、鉴赏诗人状“难”之法,体悟诗人赞叹、惊惧、忧虑之情,感受诗的情感美。 教学重点:立足于“读”,品味诗的意象、语言、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调动想象力及感悟力,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一、引入蜀道:激发诵读兴趣 李白初到长安,贺知章往访,看

9、到了李白写的蜀道难,他看完了之后,大叹一声:“李白不是人,你是仙人被贬谪到人世上了啊!”此后,李白就被后人尊称为“诗仙”。 二、倾听蜀道:初读感知质疑 (一)初读 蜀道难气象雄奇奔放,感情激越跌宕,兴寄遥深,“非高声朗诵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曾国藩语),让我们在诵读中感知诗情,参悟画意。 1、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其他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是否准确。 3、示范朗读。(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要求学生特别注意读准节奏、语气,可轻声跟读。 读前指导示例: (1)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噫吁嚱”是复合叹词,须一气读出,中间不得停顿。

10、“危乎高哉”亦当一气读,“乎”有延长音。“之”“于”皆当轻读。)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表示极短的停顿。“有”有余音。“之”轻读。) (3)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也”后声断气不断。“”表较长停顿。) (4)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轻读。) 4、齐读课文。 1、整体把握。 (1)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请用一个词或句子概括。 明确:“难”或者“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面对蜀道之难,李白如何感叹? 明确:“噫吁嚱”“长叹”“嗟”“长咨嗟”。 2、诵读指导。 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读出“长叹”“嗟”“长咨嗟”

11、之情? (1)朗读时应于抑扬顿挫中突显诗中词语的情韵意味,于舒缓疾徐中突显长短散整诗句自由奔放之气韵风神,于轻重缓急中突显情感语气的起伏跌宕。具体而言,即: 能突出蜀道之山高、山危、人险的动词(谓语)、形容词(定语)应重读。 反复出现的语句应重读。 突出蜀道高峻雄奇的诗句应略快,高昂些;突出蜀道荒凉惨烈的诗句节奏略慢,声音低沉些。 (2)本诗主旨句的诵读。 本诗的主旨句三次出现,有力表达出对“蜀道难”的感叹,诵读时要读出各自的韵味。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此句感叹蜀道的“高危”。在全诗的开头,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感情基调,也领起下面四句神话传说。所以要读得很有声势,特别是“

12、噫吁嚱”三个惊叹词重叠,更加重惊异之感,所以要读得高亢。)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此句感叹蜀道的“惊险”。“使人听此凋朱颜”,听了这些内容后,不禁使人红润的容颜都为之凋伤憔损,要读得慢而伤感,要低调。)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此句感叹蜀道的“凶险”。要读得缓慢、深沉,读出感叹来。) 3、尝试背诵。 蜀道难全诗294字,如何快速背诵,而又不易遗忘?这里介绍一种方法梳理思路记忆法。这种方法表现为:化整为零,边思考边诵读。 梳理思路,实际上就是找行文方向与写作层次,变诗人的诗为自己头脑中的框架与路线。 全诗三段。 第一段,按思路,将其划分为四个板块来记忆。第一

13、个板块总起,第二到四个板块写蜀道来历。 第一个板块应题,可读记如下诗句: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重点强化“危(高)”和“难”字。 第二个板块本应该正面描写蜀道难,但李白却化用历史传说,言秦、蜀不相往来。可读记如下诗句: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重点消化“何(多么)”“茫然(一无所知的样子)”“尔(那)”。 第三个板块,诗歌拉回现实,并融入“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天梯石栈相钩连”,写出了山势之高峻,蜀道之惊险,这种险途,谁敢通过? 第四个板块,可从观察角度与写法层面来引

14、导学生记忆: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这一板块,前两句是“面”,后两句是“点”,“六龙回日”和“扪参历井”句是想像,而“黄鹤”“猿猱”句是映衬。 第二段分为三个板块来记忆。 第一个板块,先设问作答,然后用鸟渲染愁情: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这一个板块强化两个词,一是“畏途”,一是“愁”。 第二个板块,是主旨句复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第三个板块,先进行视觉描写,再进行听觉描写,进一步写蜀道之难,并劝诫人们别来蜀地: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第三段,可分两个板块识记。 第一个板块是重笔描写剑阁险要: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这一个板块要注意记表现剑阁特点的词语,要注意“猛虎”“长蛇”的双关义。 第二个板块,主旨句第三次出现,诗人二度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