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2022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章《光现象》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六节 复习和应用 ●教学目标 一、学识目标 1.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光速. 2.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3.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4.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 5.知道光的折射定律. 6.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特性及应用. 二、才能目标 培养学生综合的才能,用所学学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 三、德育目标 要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通过测验,探究所学学识的内在规律. ●教学重点 1.光在同种平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3.光的折射定律. ●教学难点 1.光学学识的实际应用. 2.运用光学学识完成光路图. ●教学方法 归纳法、问答法、讲练法. ●教学用具 投影片、投影仪. ●课时安置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一节课的课后作业是复习其次章,大家是否复习过?复习的效果如何呢?让我们检查一下. 二、新课教学 (一)光的直线传播、光速、颜色 [师]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什么呢? [生]光在同一种平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哪些现象说明光沿直线传播? [生]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激光准直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 8 [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3×10 m/s. [师]色光的三源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分别是什么? [生]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黄、青. [投影片出例如题] [例1]夜晚,当你与一盏路灯的距离由近到远时,你的影子的长度有什么变化?请作 1 图说明. 解析:由灯到头顶的连线与地的交点到人脚的区域光不能到达而形成人影,如下图. 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人站在D点时,如下图,CD段光不能到达为人影片面;人站在B点时,AB段光不能到达为人影片面;由于CD<AB,所以当人与一盏路灯的距离由近到远时,影子的长度由短变长. [例2]下图是月球的影区分布,当人随地球运动到____区时会看到日全食.运动到____区时会看到日偏食,运动到____区时会看到日环食. 解析: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月球又是不通明体,当月球运转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因月球拦住了太阳光,地球上的人就能查看到日食现象.从图中不难看出,地球运动到B区,太阳光全部被月球拦住,看到的是日全食. 运动到A区,太阳光片面被拦住,看到的是日偏食. 运动到C区,太阳中间被月球拦住,看到的是日环食. [例3]太阳光穿过茂密树叶间的缝隙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 A.是方形的,它是太阳的虚像 B.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虚像 C.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 D.是方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 解析:这是一个小孔成像的问题,由于光斑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是太阳的实像,是圆的.选C. (二)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球面镜 [师]光的反射定律是什么? [生]光的反射定律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师]能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为什么? [生]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由于先有入射,后有反射. [师]漫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吗? [生]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师]平面镜成像原理是什么? [生]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是虚像. [师]平面镜成像特点是什么? [生]平面镜成像特点可概括为八个字:虚像、等大、等距、垂直.即①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②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③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④像和物体的连线垂直 2 于镜面. [师]球面镜可分为哪两类? [生]球面镜可分为凹面镜和凸面镜. [师]凹面镜、凸面镜各有什么光学性质? [生甲]凹面镜能使平行光线会聚在焦点上,如把光源放在凹镜的焦点上,光源发出的光经凹镜将成为平行光. [生乙]凸面镜能使平行光线变得发散. [投影片出例如题] [例4]一条光线投射到和它垂直的平面镜上,如下图,要想使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成直角,镜面应旋转多少度角? 解析:此题中镜面可向任意方向旋转,所得结果都一样,因此可选取任意一种转动方式来解此题. ①由题意作出反射光线OB,使OB⊥OA. ②由反射定律知,∠AOB的角平分线ON即为法线. ③由于法线垂直于镜面,所以可作出平面镜位置,如下图. ④平面镜转动的角度: ∠BOM′=∠M′ON-∠BON=90°-45°=45° 可见,当入射光线不变,镜面绕入射点旋转一个角度时,反射光线偏转的角度等于两部的镜面旋转的角度. [例5]一平面镜竖直地挂在墙上,A、B、C三物体放在镜子前面,人眼的位置如下图固定不动,那么人通过平面镜可以看到 A.A和B的像 B.B和C的像 C.只望见B的像 D.A、B、C的像都能看到 解析:人眼能看到物体的像的条件是:从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经镜面反射后能到达人眼中.当镜子和人眼的相对位置确定后,人眼所能看到的反射光线就被限制在入射到镜子边缘后,反射光线能到达人眼的范围之内,如下图的光线Ⅰ和Ⅱ所夹片面的范围内人眼只能查看到物体A和B的像,不能查看到C的像.答案A正确. [例6]如图甲所示,从发光点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镜面MN反射后恰好过A点,画出这条光线. 甲 乙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首先根据对称法作出S点关于镜面MN的对称点S′,通过A点的反射光线反向延长必过S′,连接A、S′交镜于镜面于O点,OA即为反射光线,SO即为入射光线,如图乙所示. [例7]如右图所示,在平面镜前有一物体AB,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 3 的像. 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作法 方法1:用光的反射定律完成. 方法2:用平面镜成像规律,直接利用物像对于镜面对称的特点完成. 解法1:如图甲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从A、B两点各画一条与平面镜垂直的线AO1、BO2,然后延长AO1交A′,使O1A′=AO1,A′就是A点的虚像.同法找出B点的虚像B′,连接A′B′即为AB的像. 解法2:如图乙所示,根据反射定律,由A点发出两条光线AC、AD射到平面镜上,画法线,进而画出反射光线CE、OF,反向延长CE、DF在镜后有一个交点A′,A′即为A在平面中所成的像.同法可找出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B′.连接A′B′即为AB在镜子所成的像. (三)光的折射、看不见的光 [师]光的折射遵循什么规律? [生]光的折射遵循光的折射定律. [师]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生]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是: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其他通明介质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当光从水等其他通明介质中斜射到空气中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当光线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更. [师]在反射、折射时光路是否可逆? [生]在反射、折射时光路都是可逆的. [投影片出例如题] [例8]如下图,AO是由空气向水面斜射的一条光线,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30°,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并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 解析:由题意知,此题是已知入射光线和水面位置,作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这类作图题,关键在于通过入射点作垂直界面(水面)的法线,然后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从而得到反射光线,再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作出折射光线. 解答:过入射点O作法线NN′,那么入射角为∠AON=90°-30°=60°.在法线另一侧空气中,作∠NOB=60°,∠NOB为反射角,OB为反射光线,再在法线另一侧的水中,作∠N′OC.∠N′OC为折射角,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OC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如下图. 甲 乙 4 [例9]如下图,图中画出了四个穿过平行玻璃板的光路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解析: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从玻璃斜射入空气,光的传播方向都要变更,即发生折射现象.A图中光的方向始终没有变更,因此是错误的,B图光从空气进入玻璃的折射是对的,但从玻璃进入空气的折射是不对的,因此B图错,D图中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从玻璃进入空气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这恰恰与光的折射规律相反,所以D图错,只有C图符合光的折射定律. 三、学识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复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1.光的直线传播、光速、颜色. 2.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球面镜. 3.光的折射. 4.看不见的光. 四、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讲的内容. 2.复习本章学识打定考试. 3.预习第三章. 五、板书设计 5 6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