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古代地理-(2)课件

夏日****8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9.98MB
约72页
文档ID:297311353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古代地理-(2)课件_第1页
1/72

1 1、地理学之祖、地理学之祖禹贡禹贡2 2、山海经山海经山海经是汉朝形成的,是由山经、海经和大荒经组成,海经和大荒经是后人增补的山经可能成书在战国前后,又称五藏山经,山经是山海经一书中写作时间最早和地理价值最大的部分,有2.1 万多字,承袭了自古以来所积累的地理知识它记述了400 多座山,先按南、北、东、中四区,南、北、东、中、西五个走向,每区分若干山系,每个山系又连接许多山岳记述以山岳为纲,综合记述了水、动植物、矿产、特产、神话传说等 海经和大荒经记载大都不准确,包含了很多神话传闻3 3、郦道元与、郦道元与水经注水经注郦道元,生活于南北朝北魏时期,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世袭郦道元,生活于南北朝北魏时期,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世袭永宁侯少年时代就喜爱游览后来他做了官,就到各地游历,每永宁侯少年时代就喜爱游览后来他做了官,就到各地游历,每到一地除参观名胜古迹外,还用心勘察水流地势,了解沿岸地理、到一地除参观名胜古迹外,还用心勘察水流地势,了解沿岸地理、地貌、土壤、气候,人民的生产生活,地域的变迁等他发现古代地貌、土壤、气候,人民的生产生活,地域的变迁等他发现古代的地理书的地理书水经水经,虽然对大小河流的来龙去脉准确记载,但,虽然对大小河流的来龙去脉准确记载,但由于时代更替,城邑兴衰,有些河流改道,名称也变了,但书上却由于时代更替,城邑兴衰,有些河流改道,名称也变了,但书上却未加以补充和说明。

郦道元于是亲自给未加以补充和说明郦道元于是亲自给水经水经作注 为了写为了写水经注水经注,他阅读有关书籍达,他阅读有关书籍达400多种,查阅了所有多种,查阅了所有地图,研究了大量文物资料,还亲自到实地考察,核实书上的记载地图,研究了大量文物资料,还亲自到实地考察,核实书上的记载水经水经原来记载的大小河流有原来记载的大小河流有137条,条,1万多字,经过郦道元注释万多字,经过郦道元注释以后,大小河流增加到以后,大小河流增加到1252条,共条,共30多万字,比原著增加多万字,比原著增加20倍 水经注水经注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合性地理著作 ,它全面而系统的介绍了水道所流经地区的自然地,它全面而系统的介绍了水道所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等诸方面内容,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理和经济地理等诸方面内容,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全书三十多万字,详细介绍了我国境内一千多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全书三十多万字,详细介绍了我国境内一千多条河流以及与这些河流相关的郡县、城市、物产、风俗、传说、历条河流以及与这些河流相关的郡县、城市、物产、风俗、传说、历史等。

史等4 4、佛国记佛国记与与大唐西域记大唐西域记 唐代名僧玄奘(公元602664 年)于公元627 年西行求法,用了18 年的时间,经历了110 多个国家,行程5 万余里回国后按其口述编成大唐西域记,全面介绍了所经诸邦和国家的面积、都城、气候、地形、水利、物产、交通以及风俗习惯等,是研究西域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在世界地理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公元399-412年,东晋法显(姓龚,名字不详,法显是法号,约公元337-422年)曾到印度、斯里兰卡等许多地方,西行12 年之久,归国后于公元416年写成佛国记,记述了西域、印度和南洋诸国的自然、社会经济情况,是研究中亚和印度等的古代地理的重要文献5 5、徐霞客游记徐霞客游记徐霞客名弘祖徐霞客名弘祖徐霞客名弘祖徐霞客名弘祖( (或作宏祖或作宏祖或作宏祖或作宏祖) ),字振之,霞客是他的别,字振之,霞客是他的别,字振之,霞客是他的别,字振之,霞客是他的别号,明朝人徐霞客出身什宦世家、书香门第,号,明朝人徐霞客出身什宦世家、书香门第,号,明朝人徐霞客出身什宦世家、书香门第,号,明朝人徐霞客出身什宦世家、书香门第, 他他他他2222岁就开始外出旅游,历经岁就开始外出旅游,历经岁就开始外出旅游,历经岁就开始外出旅游,历经3434年,直到生命结年,直到生命结年,直到生命结年,直到生命结束为止。

束为止他沿途的游记死后由他人整理成他沿途的游记死后由他人整理成他沿途的游记死后由他人整理成他沿途的游记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徐徐徐霞客游记霞客游记霞客游记霞客游记对地理、水文、地质、对地理、水文、地质、对地理、水文、地质、对地理、水文、地质、动植物等现象,均作详细记录,在地动植物等现象,均作详细记录,在地动植物等现象,均作详细记录,在地动植物等现象,均作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卓有成就它为我国历理学和文学上卓有成就它为我国历理学和文学上卓有成就它为我国历理学和文学上卓有成就它为我国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的研究都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的研究都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的研究都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的研究都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开创了我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开创了我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开创了我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开创了我国地理学上实地考察自然、系统描述国地理学上实地考察自然、系统描述国地理学上实地考察自然、系统描述国地理学上实地考察自然、系统描述自然的先河自然的先河自然的先河自然的先河马王堆三号西汉墓出土的公元前马王堆三号西汉墓出土的公元前马王堆三号西汉墓出土的公元前马王堆三号西汉墓出土的公元前168168年左右的三年左右的三年左右的三年左右的三幅地图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地图。

幅地图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地图幅地图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地图幅地图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地图聪明的中国人发明了经纬网制图法聪明的中国人发明了经纬网制图法聪明的中国人发明了经纬网制图法聪明的中国人发明了经纬网制图法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许多领域在世界上曾经长期处于领先的地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许多领域在世界上曾经长期处于领先的地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许多领域在世界上曾经长期处于领先的地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许多领域在世界上曾经长期处于领先的地位,但是进入明代中叶之后却逐渐落后了位,但是进入明代中叶之后却逐渐落后了位,但是进入明代中叶之后却逐渐落后了位,但是进入明代中叶之后却逐渐落后了 明代中叶以后,西明代中叶以后,西明代中叶以后,西明代中叶以后,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开始传入我国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西方方自然科学知识开始传入我国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西方方自然科学知识开始传入我国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西方方自然科学知识开始传入我国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西方的地图法传入我国的地图法传入我国的地图法传入我国的地图法传入我国明末传教士利玛窦编绘了多部地图,介绍了西方的地明末传教士利玛窦编绘了多部地图,介绍了西方的地明末传教士利玛窦编绘了多部地图,介绍了西方的地明末传教士利玛窦编绘了多部地图,介绍了西方的地圆说,其中最重要的是圆说,其中最重要的是圆说,其中最重要的是圆说,其中最重要的是坤舆万国全图坤舆万国全图坤舆万国全图坤舆万国全图。

公元公元公元公元1708-17181708-1718年,清初在全国进行了空前规模的大地测量,年,清初在全国进行了空前规模的大地测量,年,清初在全国进行了空前规模的大地测量,年,清初在全国进行了空前规模的大地测量,测定了六百三十个经纬点,绘制了著名的测定了六百三十个经纬点,绘制了著名的测定了六百三十个经纬点,绘制了著名的测定了六百三十个经纬点,绘制了著名的皇舆全览图皇舆全览图皇舆全览图皇舆全览图在实际上第一次用测量方法证明了地球为扁椭球形,对解决当时实际上第一次用测量方法证明了地球为扁椭球形,对解决当时实际上第一次用测量方法证明了地球为扁椭球形,对解决当时实际上第一次用测量方法证明了地球为扁椭球形,对解决当时世界上关于地球形状的争论产生重大影响世界上关于地球形状的争论产生重大影响世界上关于地球形状的争论产生重大影响世界上关于地球形状的争论产生重大影响皇舆全览图皇舆全览图皇舆全览图皇舆全览图还还还还第一次记载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第一次记载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第一次记载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第一次记载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1、州、州 相传尧时禹平洪水,分天下为九州,相传尧时禹平洪水,分天下为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荆州、豫州、梁州、雍州2郡郡郡是行政区域郡是行政区域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其中著名的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其中著名的有陇西、颍川、南阳、邯郸、钜鹿、有陇西、颍川、南阳、邯郸、钜鹿、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河东、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河东、上党、太原、代郡、雁门、云中、上党、太原、代郡、雁门、云中、 琅琊、汉中、巴郡、蜀郡、长沙、琅琊、汉中、巴郡、蜀郡、长沙、黔中后来又增加桂林、象郡、南海、闽后来又增加桂林、象郡、南海、闽中,共为四十郡中,共为四十郡此后历代都有郡,但是区域变小了此后历代都有郡,但是区域变小了直到隋代才取消了郡直到隋代才取消了郡唐代州郡迭改,都是行政区域唐代州郡迭改,都是行政区域 过秦论过秦论:“北收要害之郡北收要害之郡琵琶行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江郡司马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已据有六郡,兵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 3国国国是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国是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国的区域略等于郡,所以国的区域略等于郡,所以“郡国郡国”连称4道道唐代的道是监察区,略相当于汉代唐代的道是监察区,略相当于汉代的州历代行政区划 唐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及南海5路路宋代的路最初是为征收赋税转运漕宋代的路最初是为征收赋税转运漕粮而分的区域,后来逐渐带有行政粮而分的区域,后来逐渐带有行政区划和军区的性质。

区划和军区的性质最初分全国为十五路,后来分为十最初分全国为十五路,后来分为十八路、二十三路,和今天的省区大八路、二十三路,和今天的省区大致相似6省省本来是官署的名称元代以中书省本来是官署的名称元代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又在路之上分设行中为中央政府,又在路之上分设行中书省(略等于中书省办事处或中书书省(略等于中书省办事处或中书省行署),简称行省省行署),简称行省后来行省成为正式的行政区域名称,后来行省成为正式的行政区域名称,简称为省简称为省历代行政区划 元元朝的疆域空前广阔,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7府府依唐代制度,大州称为府,因为这依唐代制度,大州称为府,因为这些州都置有都督府或都护府些州都置有都督府或都护府唐代府隶属于道,宋代府隶属于路,唐代府隶属于道,宋代府隶属于路,元代的府,有的隶属于路,有的直元代的府,有的隶属于路,有的直辖于中央辖于中央明清改州为府明清改州为府 历代行政区划 明历代行政区划 清西北达巴尔喀什湖西跨葱岭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包南海诸岛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9县县县是地方基层行政区域。

县是地方基层行政区域春秋时期称邦畿千里之地为县,设春秋时期称邦畿千里之地为县,设置在边地,带有国防作用置在边地,带有国防作用春秋初期,秦、晋、楚等大国往往春秋初期,秦、晋、楚等大国往往以新兼并得的土地置县以新兼并得的土地置县10、乡、乡行政区域单位行政区域单位所辖范围,历代有异:所辖范围,历代有异:周制以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周制以万二千五百家为乡春秋齐制,郊内以五家为轨,十轨春秋齐制,郊内以五家为轨,十轨为里,四里为连,十连为乡;郊外为里,四里为连,十连为乡;郊外以五家以五家 为轨,六轨为邑,十邑为为轨,六轨为邑,十邑为率,十率为乡率,十率为乡11里里古时民户聚居的地方,是按一定数古时民户聚居的地方,是按一定数量居户而聚的住。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