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韩德军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96979801 上传时间:2022-05-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0.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韩德军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析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韩德军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析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韩德军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析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韩德军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韩德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韩德军(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析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韩德军 Summary: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建筑技术的逐渐成熟,各大城市建筑的规模不断扩大,建筑工程也逐年增多,因此现代化的施工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以混凝土施工技术最为关键,除了要求混凝土的强度、完整性、耐久性以外,施工中还必须对混凝土的温度、裂缝、原料进行选择和控制,以此来保障建筑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Keys: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前言: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施工企业必须认真对待这项技术,尽量建立技术保障部,确定技术保障部门的工作内容及岗位职责,保障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从监督、指导方面出发,努力使建筑的浇筑技术朝着科

2、学性、实用性的方向发展。这对于建筑施工浇筑混凝土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1混凝土浇筑施工所用材料的质量管理作为建筑混凝土浇筑技术的重要内容,混凝土材料配合比、材料质量控制等工作是保障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关键,因此,水、水泥、骨料、掺合料等材料的质量以及相互之间的配合比,都需要进行质量监督与控制。对于水来说,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可以用于生活的干净的水,其它水源如工业废水、污水、海水等都不可使用;对于水泥来说,要按建筑工程方案严格选择水泥的品牌和标号,不同阶段、不同结构进行浇筑时,需要按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水灰比的调配。水泥遇水失效,因此,在保存水泥时一定要做好防水防潮措施;施工中掺和的骨料应优先选择优质江砂或

3、者河砂,混凝土工程项目应选择中粗砂,而泵送的混凝土应选择中砂,同时将砂率保持在3943%;掺合料在应用时,应注意其用量,对于其它改变混凝土混合物特性的掺合料,但其比例需要严格按照工程要求控制。2做好浇筑前的准备工作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提高混凝土的结构质量,必须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从而为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过程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1)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要确定施工地面是干净的,对地面进行妥善处理,保证建筑浇筑的地面能够达到验收的合格水平,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过程。(2)在浇筑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浇筑技术所需的原材料如砂子、钢筋等的用量,保证这些原材料的用量

4、完全符合有关规定所制定的规格要求。(3)在浇筑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式上一般要采用具有科学依据的台阶式或者平铺式。当然,除了这两种方式之外,在采用其他方式时,也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上科学的制定出来的要求进行,不能将几种浇筑方式混用,也不能随意的将一种浇筑方式换为另一种浇筑方式。(4)在混凝土的制作阶段,要按照相关资料所规定的顺序和剂量标准严格的进行拌制,并保证混凝土的搅拌能够均匀。如果在原材料的基础上要添加其他的外加剂,应严格的控制外加剂的用量,避免导致分配材料的不均匀现象,从而对整个施工效果带来不利影响。(5)在运输所需材料时,要保证材料运送的快速及时,工作人员不能因为运送过程麻烦就相互推

5、脱,最终导致施工进程被延迟,进而对整个施工项目产生消极影响,要始终保证工程实施过程的正常运行,不能因缺料而影响工程的运作。3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3.1混凝土浇筑基本要求首先要注意对混凝土从吊斗口自由倾落高度的控制,原则上应小于3米,如无法控制在3米范围内,则需要用串筒、导管或溜槽等在侧面开洞。混凝土浇筑是应注意采用分段分层浇筑的方法,以建筑结构及钢筋配置的疏密度为依据确定混凝土浇筑的层高,通常浇筑层高设置为插入式振捣器长度的1.25倍,且最大值限制在500毫米的范围内。分层浇筑的过程中要注意在每一层浇筑后及时进行振捣,振捣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振捣的均匀性,每次振捣时间应保持在半分钟左右,并根据实

6、际情况合理调整时间,充分振捣后应确保混凝土建筑表面无气泡、且不出现明显下沉或翻浆。此外,还要注意在进行上一层混凝土的振捣操作时应将振捣器适当插入到下一层的混凝土中,这样能够有效的减少层间缝隙的出现。3.2混凝土停止浇筑的情况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如出现一下情况则需要停止浇筑,包括:(1)混凝土浇筑出现超温,且不能在1小时内恢复至规定温度范围时,需要停止浇筑。(2)施工中遇到大雨、暴雨等恶劣天气时需要停止浇筑。(3)混凝土初凝时浇筑超过允许的施工面积的情况下需要停止浇筑。3.3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控制好水的使用量能够有效的减少混凝土水化热现象的出现,可以在不影响坍落度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水的

7、使用量。合理选择骨料,结合施工的实际需求,进行混凝土原料配合比的科学设计,可通过反复试验确定最适合建筑工程施工的混凝土原料配合比,以保障的混凝土性能与质量。做好振捣是保障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的关键,应确保振捣的充分、均匀,操作规范。可通过对浇筑完成并将要初凝的混凝土进行反复的抹压或滚压来排除泌水或水平钢筋下部空隙所出现的水分,出现硬结情况时可进行二次振捣,充分保障混凝土的粘结能力与抗拉强度,保障混凝土的良好的抗裂性,从而确保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最后,要严格验收环节,做好质量的检查,避免施工质量问题被忽视而埋下安全隐患。3.4做好混凝土浇筑的养护工作首先要根据施工条件与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混凝土养护的时

8、间,一般情况下普通塑性混凝土的养护按规定应该在浇筑完成后的12小时内进行,养护方法主要是洒水养护。但对于低塑性混凝土的养护时间要求则更为严格,按规定需要在浇筑完成后即进行喷雾养护,此后还应尽早进行洒水养护。一般规定混凝土的养护应至少连续进行两周,期间以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为标准。其次在浇筑过程中要按照相关的要求做好养护工作,如浇筑早期应安排专人负责养护工作,确保混凝土表面湿润度,保证混凝土能够达到预期强度要求。而浇筑完成后的养护工作要根据外界温度及气候条件变化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夏季高温时应增加养护时间,并随时观察混凝土表面变化情况,避免混凝土水分过度蒸发或内外温差过大所导致的裂缝出现。冬季应注

9、意做好保温措施,避免冻裂或温差过大所造成的裂缝出现。3.5混凝土的测温控制方法。混凝土施工时,混凝土内部热量较难散发,外部表面热量散发较快(在夜间及下雨天气时更甚),内部和外部热胀冷缩过程相应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温差大到一定程度,混凝土表面拉应力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有害裂缝,有时甚至形成贯穿裂缝。另外,混凝土硬化后随温度降低也会产生收缩,由于受到地基约束,会产生很大外约束力,当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也会产生裂缝。为了解基础混凝土内部由于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升降规律,掌握基础混凝土中心与表面、表面与大气温度间的温度变化情况,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对于工程混

10、凝土的测温,施工者应制定严格的温控方案加以控制,即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在25以内,根据混凝土的浇捣方向和底板厚度来考虑测温点的布置。自混凝土入模至浇捣完毕的前3h期间内每1h测温1次;第46小时,每2h测温1次;以后每4h测温1次。一般1014h后可停止测温,或温度梯度20时,可停止测温。每测温一次,应记录、计算每个测温点的升降值及温差值。当混凝土中心温度差超过22时,必须向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报警。当超过25时,现场施工方必须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当温度梯度小于20通知施工现场可消除混凝土表面保温材料。采用国内先进的智能温度巡检系统XX16型多点测温仪,WZC010铜热电阻作为测温探头进行测温,配以导

11、线。铜热电阻与导线必须焊接可靠,然后用环氧树脂封闭,并进行防老化处理,确保不渗水。4结论综上所述,随着我国近年来建筑工程建设的持续发展以及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尽管对于建筑工程混凝土的开裂原因以及温度裂缝宽度的计算理论还存在着一些不同派系,然而对于具体的混凝土开裂施工应对策略来说,目前基本上还是有了较为一致的看法,并且在过去大量的工程实践中也能证明,这些施工应对策略还是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结果。总之,在建筑工程混凝土的具体施工中,对于施工管理人员来说,就应当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和比较,对于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意外也要认真细致地进行分析和总结,以发展的眼光来贯彻执行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从而尽量避免

1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病害的出现对工程所导致的一系列不利影响。Reference:1余钰.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2011(14).2冯宇.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3).3汪惠军,骆勇忠,王铁林.试论建筑工程施工中现场混凝土的控制技术J.经营管理者,2011(8).4徐文君.清水混凝土建筑施工出现的技术问题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4).5牛加顺.浅析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2011,10.6程宝良浅析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05(22):167170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