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汉字教学问题探究(1)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96979770 上传时间:2022-05-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低年级语文汉字教学问题探究(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低年级语文汉字教学问题探究(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低年级语文汉字教学问题探究(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低年级语文汉字教学问题探究(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低年级语文汉字教学问题探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低年级语文汉字教学问题探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低年级语文汉字教学问题探究(1) 李世菊Summary:汉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汉字学习效果越好,越能为日后语文学习乃至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但在以往的汉字教学中,我发现,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的识字教学思路较为死板,局限于上课领读、下课抄写的模式上,导致学生认为识字非常枯燥、乏味,使得学生逐渐丧失识字学习兴趣。Key:小学语文;汉字教学;问题探究引言汉字是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低年级学生进入小学阶段所面临的第一项有难度的学习任务。因此,学好汉字,对于学生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细化教学要求,完善教材内容为了夯实学生的汉字基础,最新修

2、订的一年级语文教材中不仅整理总结了汉字的笔画和偏旁,还对生字的笔顺进行了详细地标注。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识记汉字的笔顺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使得学生无法整体地记忆与理解汉字的笔画笔顺,从而导致学生只能够对单个汉字的笔画、笔顺进行记忆,却无法将汉字笔画的知识进行系统地内化,进而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在教材的编写中应当将笔画、笔顺规则方面的内容设置为专门的版块,让学生能够更加系统性地进行学习;同时还要将笔画、笔顺的教学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增加这部分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比重,让学生更加全面地学习与了解相关的知识,从而为学生汉字的学习以及语文素养的发展提供支持。通过对学生书写的长期观察

3、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汉字书写过程中出现错误基本上是由于没有完全掌握和理解汉字的书写结构造成,因此而出现了学生在汉字书写时经常会按个人的喜好随意起笔,将写字变成了“画”字。比如有的学生在写“口”这个汉字时,经常会从第一笔的下方下笔,顺时针画个圈,就形成了一个不方不圆、奇形怪状的“口”字。这种书写习惯给汉字的教学造成了很大的困扰,非常不利于学习汉字,一旦养成习惯便很难再纠正过来。所以在语文教學实践中,笔者在讲解汉字时,首先会结合教材所给的笔画附录以及汉字笔顺的规律,让学生通过笔顺口诀“先横后竖,先撇后捺”这一规则了解汉字的书写技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再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二、注重学生识字

4、、写字习惯的培养,端正书写态度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要注重习惯和方法的培养。汉字教学包括两方面,一是正确识字,二是规范写字。识字方法要多样。如用眼看字,通过多次观察汉字,强化记忆。对“坐”“打”“走”等动作字,可以辅以动作演示,促进学生领会其义。对于“美”字,可以剖析其字源,“羊大为美”,以图解说。可以巧用多媒体,辅助学生趣学生字。如教学“解”字时,可在课件上出示一片树叶,一把刀,一头牛,让学生从树叶的纹理,联想牛的骨架,再用“刀”解牛。还可以引入字谜游戏,增强识字趣味性。如“日”字多一横为“目”,“大”字多一横为“天”,“十”字多一横为“干”,“白”字多一横为“自”等。还可以引入儿歌、顺口溜。

5、如“立早章”“口天吴”“江边一只鸟,大的不得了是鸿”,“三面是墙右边空,一条毛巾在当中匝”。教师要融合视频、图像、游戏、声音等多种媒介,以抓住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如对于“国”字,解释为“放着宝玉的地方”;引入字谜“一字五部件,亡口月贝凡,败者猜不着,胜者可占先”,谜底为“赢”字,通过字谜,让学生认识“赢”是由“亡口月贝凡”五个部首组成。此外,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字习惯,从坐姿、执笔姿势等方面抓起,让学生正确把握汉字书写姿势。在训练时,教师要给予提醒,纠正学生不良的书写习惯。如右手握笔腰挺直,眼睛与书本保持距离。学生想要把字写好,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长期的训练。小学低年级学生

6、,练字要从田字格开始,把握笔画、笔顺、字形结构的特点和布局。教师要做好示范引导,让学生从习字中养成良好品质。三、解析象形汉字,提高学生汉字识别与理解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事物的理解还处在基础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习惯运用具象思维认识新事物,这便意味着汉字教学应以让学生认识字形为切入点,以促使他们凭借自身形象化认知能力不断增强汉字识读能力。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汉字教学便是从象形字开始的,教师充分发挥这类汉字直观形象的特性来激活学生的视觉体验,可以使他们感受到古人先进的造字智慧,进而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产生赞叹与敬佩之情。为此,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应以解析象形汉字为起始,提高学生汉字识别与理解能力,并激发他

7、们追根溯源的汉字学习习惯。例如:在教学“口耳目”这课时,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这本课中生字的构成依据与变化过程,从多媒体课件中可以发现,这些汉字是由其对应的图像变化而来的,这时他们便会认识到古人在创造这些汉字时,是根据这些事物的外形创造的,后人经过不断地调整与完善,最终创造出字形优美且形象鲜明的中华文字。基于象形字符合低年级小学生认识能力的特性,教师以“形”教学可以提高他们对汉字的识别与理解能力,从而使之逐渐掌握记忆与书写汉字的技巧。结束语总之,在汉字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真正爱上学汉字,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ference1吴新平.小学语文汉字书写教学策略探讨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1.2那托亚.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探讨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3管璐.小学语文低年级汉字教学分析J.科普童话,2018(32):53.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