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苏州中考第一次语文调研试题

上传人:大江****尽 文档编号:296973689 上传时间:2022-05-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50.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江苏苏州中考第一次语文调研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江苏苏州中考第一次语文调研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2年江苏苏州中考第一次语文调研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2年江苏苏州中考第一次语文调研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江苏苏州中考第一次语文调研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江苏苏州中考第一次语文调研试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语文线上中考模拟训练 第一部分(2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6 分) “呀诺达”热带雨林景区是海南五大热带雨林精品的浓缩,是一个丰富多彩、 的“绿色王国”。它位于海南省保亭自治县,海榆中线三亚至保亭方向 18 公里处,距三亚市区仅 35 公里,距凤凰机场 52 公里,是的三亚后花园。景区北与五指山、七仙岭比肩相连;东 tio( )南海万倾波涛,美丽的海棠湾近在 zh( )尺;与南中国第一温泉南田温泉仅一水之隔。经石峡峡谷两岸山体高耸,峭壁悬崖,巨岩林立,林深静m(),树木 cng()茏,是典型的峡谷景观区。“呀诺达”雨林谷遮天蔽日,流泉叠瀑,倾泻而下,年平均温度 24 度。朋

2、友,欢迎你来到“呀诺达”景区:“ 呀诺达”景区空气 清新,是您自由呼吸的大氧吧!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 东 tio( ) zh( )尺 静m( ) cng( )茏 2.文中两处,一词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人声鼎沸 名过其实 B.人声鼎沸 名副其实C.人迹罕至 名副其实 D.人迹罕至 名过其实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 分) 下见小潭, 。 (柳宗元小石潭记) 万籁此都寂,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中 军 置 酒 饮 归 客 , 。( 岑 参 )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乞人不屑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人生自

3、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不 应 有 恨 , ?( 苏 轼 水 调 歌 头 )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与李白的行路难“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是 : , ? 学校组织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7 分)【活动一:发表读书感言】小林:人类发展的历史证明,读书能够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读书不仅使我增长了知识,而且让我变得更加睿智、更加豁达。小东:读书可以净化心灵。我们可以凭借书本跨越时空,在人类的精神殿堂内寻找到财富,用最美好的东西培养我们的情操。小华:高尔基有句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改变是我变得更加快乐了,

4、我不再心浮气躁,能渐渐地在阅读中体味到至纯的快乐。4、读书周活动中,同学们纷纷发表感言。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 分)A.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时可将“提升”改为“提高”。B.加粗词语“睿智”“净化”“改变”的词性各不相同。C. “跨越时空”“精神殿堂”“心浮气躁”三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D. 画框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修辞,但小华在发表感言时引用这一名言不恰当。【活动二:分享读书收获】闲斋老人在儒林外史序中将儒林外史中的人物分成了四类:“A.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B.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C.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D.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

5、。”5. 赏读课上,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上面一段话,引发了同学们的讨论。请结合对儒林外史的了解,补全下面对话。(3 分)小恒:我觉得 绝对是 A 类人物的代表。他先是为了结交权贵盗用牛布衣的名号,后来为巴结牛玉圃,甘愿与牛玉圃以祖孙相称,可谓媚态毕现。小晗:说起 B 类人物,我想到了 。他刚到南昌府时,不肯就任,直到蘧太守和蘧公子将一些银子和物资送与他,他才愿意接任;上任后,他钉了一把头号的库戥,问明余利,让大家把钱财归 公,为自己赢得名声。小雅:景兰江之流属于C 类人物。他们自命风雅,但正如杜慎卿所言,他们的风雅“雅的这样俗”。小筱:王冕是 D 类人物的代表。由 一事可以看出。【活动三:整理读书

6、对联】46. 珍珍同学有搜集对联并归类的好习惯。下面是她整理的有关读书的对联,但是其中有一副不属于此类, 请你帮她找出来。()(2 分)A.挑灯春秋明大义,常饮翰墨儒胸襟。B.开卷神交天下士,著书学立一家言。C.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D.传家有道唯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7、下列对漫画跳绳寓意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换一个角度看问题,长处或许正是短处。 B.要正确认识自己,根据自身条件发展自己。C.学会扬长避短,才能减少失败的可能性。 D.找到合适的竞争对手,才能砥砺自己成长。 第二部分(44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6 分) 送人游吴 杜荀鹤

7、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注释】吴:苏州,春秋时为吴国都城。姑苏:苏州的别称。枕河:临河。古宫:指姑苏。 绮罗:指华贵的丝织品或丝绸衣服。一说此处是贵妇、美女的代称。未眠月:月未眠。 8. 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首联是诗人对眼前所看到的姑苏城城中景物的全貌概写,点明了其房屋沿河而建的特点。 B. 颔联从局部入手,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姑苏城民居多,空地少,河渠密布,小桥众多的特点。 C.颈联对仗工整,尤其是“卖”和“载”两个动词的使用,生动地描绘了吴地繁荣、富足的特点。D.这首诗中诗人先写

8、了吴地的人文历史和秀美风光,尾联借月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9. 请简要赏析首联“人家尽枕河”一句中“枕”字的表达效果。(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13 分) 儿时跨苍头颈,犹及见王新建灯。灯皆贵重华美,珠灯、料丝无论,即羊角灯亦描金细画,缨络罩之。悬灯百盏,尚须秉烛而行,大是闷人。余见水浒传“灯景诗”有云:“楼台上下火照火,车马往来人看人。”已尽灯理。余谓灯不在多,总求一亮。余每放灯,必用如椽大烛,专令数人剪卸烬煤,故光迸重垣,无微不见。十年前,里人有李某者,为闽中二尹,抚台委其造灯,选雕佛匠,穷工极巧,造灯十架,凡两年。灯成,而抚台己物故,携归藏椟中。又十年

9、许,知余好灯,举以相赠,余酬之五十金,十不当一,是为主灯。遂以烧珠、料丝、羊角、剔纱诸灯辅之。 而友人有夏耳金者,剪彩为花,巧夺天工,罩以冰纱,有烟笼芍药之致。更用粗铁线界画规矩,匠意 出样,剔纱为蜀锦,墁其界地,鲜艳出人。耳金岁供镇神,必造灯一盏。灯后,余每以善价购之。余一小徯善收藏,虽纸灯亦十年不得坏,故灯日富。又从南京得赵士元夹纱屏及灯带数副,皆属鬼工,决非 人力。灯宵,出其所有,便称胜事。(节选自张岱世美堂灯) 【注释】苍头:年纪较大的奴仆:王新建:明末收藏家,墁(mn):蒙而包之。小徯:侍童。 10.下面哪一组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3 分) A. 鲜 艳 出人 出则 无 敌 国

10、外 患 者B.穷工极巧,造灯十架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C.皆属鬼工,决非人力。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D.灯宵,出其所有,便称胜事 予观夫巴陵胜状 11. 下面加点词的用法哪一处与其他三处不同?( )(3 分) A.即羊角灯亦描金细画,缨络罩之 B.畚箕运于渤海之尾C.其一犬坐于前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12.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而友人有夏耳金者,剪彩为花,巧夺天工,罩以冰纱,有烟笼芍药之致。 又从南京得赵士元夹纱屏及灯带数副,皆属鬼工,决非人力。 13.“我”的灯与王新建的灯有什么不同?为什么?(3 分)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 14-16 题。(10

11、分) 材料一: 理直气壮看上去好像没什么不好,我有理呀,怎么就不能气势足一点呢?别忘了。我们老祖宗还有一句话呢有理不在声高,得理还须饶人。如果是对待敌人,对待那些居心叵测的小人,我们当然要“理直气壮”。现实中,这样深仇大恨的对立毕竟很少。洪应明在菜根谭中指出:“人之短处,要曲为弥缝,如暴而扬之,是以短攻短:人有顽固。要善为化诲,如忿而疾之,是以顽济顽。”因此,发现了别人的不足,理直气壮地直接指出,不如理直气和地巧妙指出。后者既容易被人接受,也能够体现出批评者的涵养和气度。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当年任育才学校的校长时,亲眼看到一个男生用砖头砸另一名同学,遂将其制止,并责令他到校长室接受批评。陶先生

12、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等候,便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说: “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到了。”接着又摸出一块糖给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同 学,你立即住手,说明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遂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着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励你一块,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陶行知先生不愧为人民教育家,在批评这件事上,没有理直气壮、盛气凌人,技术含量相当的高。理直不必气壮,这需要有一颗宽容之心。得饶人处且饶人,需要有一

13、种自律和自我控制的修养。义正需辞婉,理直也语柔,这不但是一种宽容与谦让,更显示了一种风度与涵养,能够让你有一个更为和谐友好的人际氛围。(节选自理直何必气壮,有删改) 材料二: 人占了理,讲起话来自然底气充盈,往往不给对方留一点余地和情面。殊不知以这样的态度讲 话,常常损人颜面:以这样的态度为人,往往失了君子风范。所以理直也不必气壮,不妨豁达一些,心平气和地说话,待人。如此一来,既不伤人心又不失人情,最终使人心服口服,从心底里感激和敬重 你,岂不更好?据说,周作人家里以前有个雇工,负责采购之类的杂活儿,有爱贪小便宜的毛病。当时用钱,要把银元换成铜币,时价是一块银元换 460 铜币。很少理财的周作

14、人一次与同事聊天时偶然谈及此事,坚持认为一块银元能换 300 多铜币,并说自家雇工一向就这样对他讲的,同事笑他受了骗。后来,他回去经过一番调查,发现事情果真如此。于是,一天晚饭后,周作人把那个雇工唤来,委婉和气地说:“因为家道不济没有许多事做,你还是另谋高就吧。”对方做了亏心事,自然心虚,当即苦苦求饶。周先生见了。心一软,说:“唉,刚才的话就当没说,不要在意,要是想留下就留下吧,以后改掉便是了。“后来,那个雇工彻底改掉了毛病,与周作人一家相处甚洽。得理时,讲话的最终目的是明是非,道善恶。是要让对方心服口服。进而改正错误。而非以理压人,以理制人。倘若不依不饶,恶语相待,即使你再占理。也会令理亏之人觉得你是在以理压人。所 以,周先生理直气不壮,和和气气,点到为止,处处为对方着想,并且给了他一次重新做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