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春节的传说与饮食习俗 春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历史发展中,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那么你知道关于春节的传说与饮食习俗有哪些吗?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有关春节的传说与饮食习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节习俗传说 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踪,形影不离三尸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简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读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玉皇太帝又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 三尸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隙飞下凡界,不管青红皂白,恶狠狠地在每户人家的屋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宫来个斩尽杀绝正当三尸神在作恶时,灶君发觉了他的行踪,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腊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
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 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欢乐,人间美好无比王灵官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心中十分奇怪,便赶回天上,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动,降旨拘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这次人间劫难多亏灶神搭救,才得幸免为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张祥,所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直忙到大年夜 春节饮食习俗 一、吃饺子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期肴 二、吃年糕 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年糕作为一种食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1974年,考古工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母系氏族社会遗址中发现了稻种,这说明早在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种植稻谷汉朝人对米糕就有“稻饼”、“饵”、“糍”等多种称呼古人对米糕的制作也有一个从米粒糕到粉糕的发展过程公元六世纪的食谱《食次》就载有年糕“白茧糖”的制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饭,及热于杵臼净者,舂之为米咨糍,须令极熟,勿令有米粒……”即将糯米蒸熟以后,趁热舂成米咨,然后切成桃核大小,晾干油炸,滚上糖即可食用。
三、吃汤圆 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各地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大部分南方人家习惯在春节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据说元宵象征合家团圆,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东北人春节食俗 1、糖瓜 东北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首先进入节日的食品是“祭灶”用的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有些酸味儿,在生活不太富裕的时代,这是极好的美食而且,家中有了糖瓜和关东糖,预示着春节已经不远了 当然,“灶王爷”不食人间烟火,这种希冀“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贿赂”,自然成为孩子们的口中之物 2、猪肉炖粉条 东北人过年必杀猪,大块大块地切下来,有亲友来访,便和粉条一起下锅炖之粉条也都是用东北特产土豆淀粉轧制而成的,大火咕嘟一阵后,香气四溢盛一碗米饭,把猪肉炖粉条连汤带水扒拉到碗里,大伙围在一起,吃吧!生活是如此热烈而美好 东北人对年饭的要求很高,这顿饭必须包括所谓的“四大件”即:鸡、鱼、排骨和肘子,少了任何一件,那就不“地道”、不“东北”了!小鸡炖蘑菇、大烩菜、红烧鲤鱼、猪肉炖粉条、酱骨头……都是过年时的必吃菜! 3、杀猪菜 东北地区过年虽然少有新年特色,但餐桌上还是要要求鸡、鱼、猪肉俱全的。
旧时过年东北要杀猪来庆祝,猪的各个部位都会做成美味,而其中杀猪菜也成了过年大菜 所谓的“杀猪菜”就是以冻好的肥猪肉为主要原料,加上酸菜、血肠一起炖,大年三十儿晚上热腾腾的一上桌,又香又暖和!如今,东北人过年早已不拘泥在家里做饭,更不局限于只吃东北菜,但对年菜的要求上还是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大鱼大肉管够”的豪放作风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