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哲学中的真理观简析论文 国外哲学中的真理观简析论文预读: 摘要:融贯论真理观融贯论真理观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莱布尼茨、黑格尔.融贯论主要认为真理表现为一组命题之间的贯通关系或者相容关系,也就是说命题的真理性取决于该命题与其所在命题结构中的其他命题是否一致.莱布尼茨对真理观是这样表述的:“有两种真理,推理的真理和事实的真理.推理的真理是必然的,它的反面是不可能的;事实的真理是偶然的,它的反面反而是可能的.”[8]297在他的真理观中,他将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区分得很清楚,而逻辑真理就被称为必然真理,事实真理被称为偶然真理.莱布尼茨还认为:“必然真理的原始证明来自理智,而别的真理则来自经验和感觉的观察.”[9]49逻辑真理是理性思考的结果,事实真理要靠经验和感觉来验证,逻辑真理是事实真理的依据,事实逻辑得依附于逻辑真理之上.从更深层次讲,莱布尼茨的真理观中的逻辑真理具有抽象性,比如数学、逻辑等中的一切真理都属于逻辑真理,而事实真理包括了自然科学,比如化学、物理等.二者之间有诸多不同的特征.莱布尼茨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提出真理可以分为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的人.从根本上讲,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事物的正确反映,这对后来的真理观发展也起了重要的作用.黑格尔的真理观是这样表述的:“真理即是客观性与概念相符合.”[10]397而符合也指的是客观事物要符合观念,由此可以看出黑格尔的真理观是属于唯心主义的,并且他还认为:“真理是全体,而全体只是通过自身发展而达于完满的那种本质.”[11]12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真理的全体指真理具有全面性和整体性.因为真理是通过自身发展而达到最终完满的,而全体就是通过自己的整个发展过程所可以得到诠释的,所以,黑格尔的真理观是主客观的统一.内在的系统不是孤立、单一和静止的,而是整体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真理,只有从二者的统一中,才能全面而深刻地了解.黑格尔的真理观中的过程思想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他认为真理是对象符合认识,而不是认识符合对象.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真理观.黑格尔的真理观的优点在于,它不是抽象、片面和现时的,而是具有整体性、具体性和历史性的.相较于之前的真理观,黑格尔的真理观在整体性和历史过程性上超越了前人,在哲学史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和借鉴价值.实用主义真理观实用主义也是西方颇有影响的哲学流派之一,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杜威、罗蒂等.杜威提出了完整的工具主义理论体系,他认为:“如果观念、意义、概念、学说和体系,对于一定环境的主动的改造,或对于某种特殊的困苦和纷扰的排除确是一种工具般的东西,它们的效能和价值就全系于这个工作的成功与否.如果它们成功了,它们就是可靠、健全、有效、好的、真的.如果它们不能排除纷乱,免除谬误,而它们作用所及反致增加混乱、疑惑和祸患,那么它们便是虚妄.能起作用的假设是‘真的’,所谓‘真理’是一个抽象名词,适用于因其作用和效果而得到确证的、现实的、事前预想和心所期愿的诸事件的汇集.”[12]84换句话说,真理是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工具.从根本上来讲,真理的真在于有效性和实用性.因此,要判断观念是否能成为真理,要看观念的功能和能取得成效的功能.因此,杜威哲学的核心是工具主义的真理观,真理即效用,也就是说真理的真正在于其效用性和实用性.罗蒂也是当今实用主义的代表,在真理问题上主张有用即真理的真理观.对于罗蒂来说,真理观也是他新实用主义的重要内容.罗蒂认为:“对于实用主义者来说,‘真理’这个词所指的,是所有真的陈述共有的一种性质.‘真理’将被看作不过是一个表示与超越的东西,不只是人类的东西的接触.”[13]12罗蒂把真理的标准看成是与我们的信念和愿望的一致,或者换句话说,只要是对人们有用的或者令人满意的就是真理.他的真理观与杜威的真理观相似,都是建立在主观主义的基础上,反对传统的符合论.杜威和罗蒂从实际效果来考察真理的意义,这种思维方式和态度,体现了实用主义的精髓,为人类从价值角度认识真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多余论真理观语义论的真理观的代表人物是坦斯基,他以现代逻辑为手段,从语义学的角度给真理下定义,认为如果一个语句指示一种存在着的事态,那么这个语句便是真的.多余论的真理观的代表人物有拉姆塞、艾耶尔,他们认为真理产生于语言混乱.“真的”“假的”这两个谓词是多余的,将它们删除后不会引起语义上的损失.从语言学角度理解真理是语义论和多余论真理观的共同思路,其中语义论真理观从本质上并没有摆脱符合论的观念,其新鲜之处就是把人类的语言在哲学中的地位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多余论的真理观则很难说是前进在正确的道路上.西方哲学史上的每种真理观都在不同程度上发展了人类对于真理的认识,其中符合论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也是最易为人所接受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