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手法课件

上传人:des****85 文档编号:295544330 上传时间:2022-05-20 格式:PPT 页数:148 大小:2.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鉴赏手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8页
古代诗歌鉴赏手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8页
古代诗歌鉴赏手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8页
古代诗歌鉴赏手法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48页
古代诗歌鉴赏手法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鉴赏手法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鉴赏手法课件(1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诗歌鉴赏手法一一描写描写2白描白描 细节描写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侧面描写 虚实结合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动静结合 点面结合点面结合 远近结合远近结合渲染渲染 烘托或衬托烘托或衬托常见的描写手法常见的描写手法3二、抒情手法:二、抒情手法:1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 2、间接抒情、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或融情于景、情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或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交融)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或象征)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或象征) 借事(典,史,):借事(典,史,):借古讽今借古讽今 借古抒借古抒怀怀古伤今,借事抒情怀怀古伤今,借事抒情 以乐景衬哀情以乐景衬哀情4三、修辞手法:三、

2、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反问、设问、借代、反问、设问、对比。对比。5四、表现手法:四、表现手法: 对比、衬托、用典、对比、衬托、用典、 比兴、联想、想象、比兴、联想、想象、 抑扬抑扬五、结构技巧五、结构技巧 卒章显志、以景结情卒章显志、以景结情6描描写写手手法法7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8提问方式:提问方式:(1 1)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表达技巧、)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表达技巧、艺术手法等)艺术手法等)(2 2)请简析本诗在描写上的特点。这首)请简

3、析本诗在描写上的特点。这首诗是如何来描写什么的?诗是如何来描写什么的?(3 3)这首诗是如何描写景色的?这首诗)这首诗是如何描写景色的?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你认为这首词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你认为这首词写景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写景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4 4) 请从请从“景景”和和“情情”的角度来赏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试从析这首诗。试从“静静”“”“动动”的角度对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分析本诗虚实结合的这首诗进行赏析。分析本诗虚实结合的手法。手法。9答题步骤:答题步骤: 指出手法指出手法 明方式明方式 具体分析具体分析 释运用释运用 点明作用点明作用 析作用析作用(意境或感情

4、、效果等)(意境或感情、效果等)101、白描、白描 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作者对事物的感受。本是中国画的技法名称,用墨本是中国画的技法名称,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用在文学创作中,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用在文学创作

5、中,指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指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写作方法。形象的写作方法。 (1 1)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诗,就是六个名词(即六种景物)的这两句诗,就是六个名词(即六种景物)的组合,没有任何修饰语。它集中地表现了早行的组合,没有任何修饰语。它集中地表现了早行的辛苦。在鸡鸣声起,残目未落之时,冒着寒霜上辛苦。在鸡鸣声起,残目未落之时,冒着寒霜上路,可见早行辛苦。路,可见早行辛苦。 11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唐刘长卿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

6、归人。风雪夜归人。此诗为刘长卿山水诗的名篇。诗人用白描此诗为刘长卿山水诗的名篇。诗人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勾画出暮雪中的山村图的手法,寥寥几笔勾画出暮雪中的山村图景,直叙旅途中雪夜投宿的见闻,不加渲景,直叙旅途中雪夜投宿的见闻,不加渲染,而意思曲折、深刻。染,而意思曲折、深刻。12送灵澈上人送灵澈上人刘长卿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后二句即写灵澈辞

7、别归去情景。灵澈灵澈归山。后二句即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来越远。“青山青山”即应首句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苍苍竹林寺”,点,点出寺在山林。出寺在山林。“独归远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结出别意。全诗用白描手法表达了诗人依不舍,结出别意。全诗用白描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送别往往黯然情伤,但这首送别诗却有的风度。送别往往黯然情伤,但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一种闲淡的意境。13白描牡丹14工

8、笔牡丹15(4 4)“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六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 ” 描绘了一副父子辛勤劳作、官家描绘了一副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5 5)“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古道西风瘦马。”把经过选择的九种把经过选择的九种事物,巧妙地排列开来,勾勒出荒远事物,巧妙地排列开来,勾勒出荒远古道上秋风飒飒的凄凉景象,写出了古道上秋风飒飒的凄凉景象,写出了“断肠人断肠人”眼中的凄凉景象。眼中的凄凉

9、景象。16 约约 客客 赵师秀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试对第四句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试对第四句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答:答:“闲敲棋子闲敲棋子”是细节描写,诗人约客是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震落了。这种姿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震落了。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细节动作,既

10、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细节动作,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可谓形神兼备。17秋思秋思 张籍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 :“看似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寻常”的细节?表达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技巧技巧2 2:细节描写:细节描写诗中作者

11、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写,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的乡思。浓浓的乡思。18“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少,少女情贯于心,以至不小心将碧玉搔头落入女情贯于心,以至不小心将碧玉搔头落入水中,诗歌仅以欲语而止、搔头落水两个水中,诗歌仅以欲语而止、搔头落水两个动作细节的

12、描写,就活灵活现刻画出一个动作细节的描写,就活灵活现刻画出一个痴情、娇羞、可爱的少女形象。与痴情、娇羞、可爱的少女形象。与“最是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莲花不胜西风的娇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莲花不胜西风的娇羞羞”(徐志摩(徐志摩沙杨娜拉沙杨娜拉)有异曲同工)有异曲同工之妙。之妙。诗歌刻画人物往往通过一些精彩诗歌刻画人物往往通过一些精彩的细节描写来完成,细节能使人物形象逼的细节描写来完成,细节能使人物形象逼真,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真,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采莲曲采莲曲白居易白居易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

13、水中。1920通过人物的细节描写来抒发内心通过人物的细节描写来抒发内心情怀。情怀。技巧2: 细节描写小结小结21细节描写细节描写 细节也叫细节也叫“有包孕的片刻有包孕的片刻”,也就是,也就是最有情趣、最耐人寻味、最能引起人们想最有情趣、最耐人寻味、最能引起人们想象的片刻:或写人物的一句话,一个动作,象的片刻:或写人物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颦一笑;或写平常生活场景中的一瞬。一颦一笑;或写平常生活场景中的一瞬。细节的恰当运用,往往能使作品产生夺人细节的恰当运用,往往能使作品产生夺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可以使读者赏心悦目,心魄的艺术魅力,可以使读者赏心悦目,得到一种美感的享受。此所谓得到一种美感的享受。

14、此所谓“细节描写细节描写须细,细节作用不细须细,细节作用不细”。 成功的细节描写,对于渲染气氛,烘托成功的细节描写,对于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抒发感情,充实作品内容,表现主人物,抒发感情,充实作品内容,表现主题,都有很重要的作用。题,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22昭君出塞图昭君出塞图王思廉王思廉黄沙堆雪暗龙庭,马上琵琶掩泪听。黄沙堆雪暗龙庭,马上琵琶掩泪听。汉室御戎无上策,错叫红粉怨丹青。汉室御戎无上策,错叫红粉怨丹青。第一第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第一第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烘托。用明确:烘托。用“黄沙黄沙”“”“堆雪堆雪”营造气氛,烘托王昭君愁苦的心境。用营造气氛,烘托王昭君愁苦的心境。用旁

15、人的旁人的“掩泪听掩泪听”、琵琶的悲伤的音调、琵琶的悲伤的音调烘托弹琵琶的昭君的悲苦和哀怨。烘托弹琵琶的昭君的悲苦和哀怨。技巧3: 侧面烘托2324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陌上桑陌上桑技巧3: 侧面烘托东船西舫悄无言,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唯见江心秋月白。25 烘托烘托 衬托中的正衬,原是我国传统衬托中的正衬,原是我国传统画技之一。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画技之一。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

16、亦称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亦称“烘云烘云托月托月”。后借用指一种写作技法,即指通。后借用指一种写作技法,即指通过特定的环境气氛的描写,以突出人物某过特定的环境气氛的描写,以突出人物某种心绪或突现人物形象的技法。具体说来种心绪或突现人物形象的技法。具体说来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事物,达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事物,达到烘托本意的目的。到烘托本意的目的。技巧3: 侧面烘托小结小结26(4 4)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攀援。 侧面写出蜀山之高。侧面写出蜀山之高。 (5 5)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夜雪雪) 先写衾枕之冷,再写窗户之明,先写衾枕之冷,再写窗户之明,又写竹折之声,连从三个方面来侧面又写竹折之声,连从三个方面来侧面烘托夜雪。托体是烘托夜雪。托体是“衾枕之冷衾枕之冷”“”“窗窗户之明户之明”“”“竹折之声竹折之声”,主体是夜雪。,主体是夜雪。27绝句绝句杜甫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今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