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声发射(OAE)的临床应用课件

上传人:des****85 文档编号:295541085 上传时间:2022-05-20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0.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耳声发射(OAE)的临床应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耳声发射(OAE)的临床应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耳声发射(OAE)的临床应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耳声发射(OAE)的临床应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耳声发射(OAE)的临床应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耳声发射(OAE)的临床应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耳声发射(OAE)的临床应用课件(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耳声发射耳声发射(OAE)的临床应用的临床应用Clinical Application of Otoacoustic Emissions (OAE)耳声发射定义耳声发射定义 是产生于耳蜗、经听骨链及鼓膜传导释放入外耳道的音频能量。Kemp 1978首先报告: Stimulated Acoustic Emissions from within the human Auditory System.Journal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64: 1368-1391, 1978OAE发现的意义发现的意义u改变了人们对耳蜗感受声音机理的认识,证 明了耳蜗内主动机制的存

2、在u为临床听力学检查提供了一个新的检查手段耳蜗生理简述耳蜗生理简述 听觉最基本的功能是对声音进行频率分析,在听觉研究史上,对频率分析部位机制逐步深入的反复论证一 直处在核心地位。耳蜗听觉机制的研究主要分三个阶段耳蜗听觉机制的研究主要分三个阶段100多年前赫尔姆霍茨(Helmholtz)提出的共振学 说,其基本意义是提出了耳蜗听觉分析的部位原则4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诺贝尔奖获得者Bekesy提出 的行波学说,具体的说明了部位原则如何在耳蜗内 体现70年代末至今,研究的发展极为迅速,其中最瞩目 的成就是:突破了Bekesy等前人 把耳蜗看作一个被 动的机械装置,揭示了 活的耳蜗具有一系列主动调

3、控的生理学机制主动调控机制主动调控机制 主动运动是毛细胞的电动性和毛束的主动运动产生的。 主动运动的分子基础是Prestin(分子马达蛋白)、Myosin(肌凝蛋白)和钙离子。 主动调控机制的存在,保证了耳蜗成为一个非线性工作系统,而非线性则是耳蜗的精华,是听觉高灵敏度、宽动态范围、尖锐调谐特性和精确分辨率的必要基础。Bekesy行波行波Bekesy行波行波Bekesy行波与主动机制行波与主动机制Bekesy行波与主动机制行波与主动机制正常基底膜的非线性正常基底膜的非线性可归结为:1.增益是不固定的,输入 很小时增益大,随着输入 的增大,增益逐渐变小。2.对不同的频率,增益的 变化是不同的,在

4、基底膜 不同的部位表现也有差异。3.在已死亡的耳蜗,增益 变成相对地稳定(线性)。 Davis1983年提出耳蜗感受声音的机制u在行波的顶部是由于外毛细胞的放大作用u声音强度60dB时,耳蜗被动感受u声音强度60dB时,主动机制对低强度信号进行放大uDavis H: An active process in cochlear mechanics Hearing Research 9:70-90,1983 共振学说的基础共振学说的基础耳声发射分类耳声发射分类按有无刺激分为:SOAE自发性耳声发射(Spontaneous OAE)EOAE诱发性耳声发射(Evoked OAE)EOAE又分为: TE

5、OAE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ransiently Evoked OAE)DPOAE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AE)SFOAE刺激频率耳声发射(Stimlus Frequency OAE)EEOAE电刺激诱发耳声发射(Electrical Evoked OAE)自发性耳声发射(自发性耳声发射(SOAE)自发性耳声发射是无刺激声下记录的OAESOAE的表现形式的表现形式SOAE的特点的特点u正常人约4050%能记录到uSOAE的频率可在长时间内保持稳定uSOAE最易出现在1000至2000Hz频率范围5855810HzSOAE的特点的特点SOAE幅度随时间变化可有较大

6、变化 (-244.5 )dB 多个频率的SOAE也是常见的有SOAE者,常常双耳都出现女性出现率比男性高婴儿、小儿及青年之间无明显差异50岁以上SOAE出现率较低外界刺激可影响SOAE与耳鸣无明显的相关性瞬态诱发耳声发射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记录示意图TEOAE的记录的记录一般用短声 非线性相消法三个等强度+三倍极性相反幅度信号TEOAE的记录的记录TEOAE的特点的特点1.不同频率引出的TEOAE潜伏期不同 短声刺激潜伏期4msTEOAE的潜伏期的潜伏期500Hz 17msTEOAE的潜伏期的潜伏期1000Hz TEOAE的潜伏期的潜伏期2000Hz TEOAE的潜伏期的潜伏期500/1

7、000Hz TEOAE的特点的特点2. TEOAE强度在正常人多在-520dBSPL。3. 60岁以下出现率为100%,大于60岁随着年龄增长出现 率降低至35%。4. 出现在刺激后4-20ms以内,若有SOAE可达上百毫秒。5. 频谱:TEOAE的频率多在0.5-5kHz范围内,以1kHz 为 主(与中耳共振频率有关),OAE以1kHz为中心,上 下频率每增减一个倍频程其强度衰减12dB。TEOAE的特点的特点6.频率离散性TEOAE的特点的特点7.非线性: 阈上2040dB出现饱和,是判断OAE存在的一 个重要指标。TEOAE的特点的特点8.反应阈与主观感受阈基本一致,与记录系统灵敏度有关

8、(不 能代表听阈)9.可重复性和稳定性,TEOAE时域波形个体间变化较 大,但同一个体较稳定10.听力损失超过40dBHL,记录不出TEOAE 11. 女性引出的强度高于男性12.锁相性 耳声发射的相位取决于声刺激信号的相位,并随 声刺激相位的变化而发生固定的相位变化。TEOAE的特点的特点13.灵敏度高: 早期TEOAE有变化而纯音及 ABR无变化。TEOAE的特点的特点14.对侧低强度噪声可使TEOAE幅度下降。TEOAE的特点的特点14.对侧低强度噪声可使TEOAE幅度下降。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当耳蜗受到一个以上频率的声音刺激时,由于有耳蜗 的非线性活动特点,会产生畸变,其畸变 声

9、传到外 耳道,称为畸变产物OAE(DPOAE)畸变声遵循f2n(f2 -f1 )目前临床中多用2 f1 -f2 因其幅度最大、稳定、易引出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mf1-nf2m ,n 为整数低强度时60),而感音神经性聋患耳的TEOAE 中此种类形者少(常20)。蜗后病变诊断蜗后病变诊断耳声发射用以评价外毛细胞功能为减退或缺失。耳蜗性听力损失大部分引不出OAE,若听力下降但OAE正常,可提示蜗后病变,证明耳蜗正常。在听神经瘤(AN)病人,如果纯音40dB HL或全聋时,TEOAE的检出率很低,如果其听阈水平在45 到 50 dB HL之间,听力损失纯粹是蜗后性的(神经挤压),畸变产物耳声发

10、射(DPOAEs)将会是正常的;而如果听力损失全聋时,含有耳蜗性(血管性的或内耳生化改变)成分,DPOAEs 可以是异常的。Telischi报道的97例听神经瘤病人的DPOAE检测结果。他发现:依靠这种分析方法,37% 到 57%肿瘤被划分为耳蜗型的听力损失,41%到 59% 被划分为耳蜗后的听力损害。他得出结论:多数受试者显示至少在一个频率外毛细胞的功能减弱。当肿瘤切除后,耳声发射(OAEs)的结果是无法逆转的,其他行为以及客观测听结果可能会改善,提示具有不可逆的耳蜗或传出通路的损害。临床中耳声发射正常的听觉障碍类型临床中耳声发射正常的听觉障碍类型1.研究者对83例听觉障碍患者行纯音听阈、声

11、导 抗、听性脑干反应(ABR)、ASS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测试及CT和(或)MRI扫描。2.结果耳声发射(OAE)正常的听觉障碍包括: 听神经病68例(81%); 听神经瘤2例(2%); 皮层聋或中枢性聋3例(3%); 听觉过敏2例(2%); 功能性聋2例(2%); 伪聋6例(7%)。3.可见耳声发射检测在蜗后性聋、中枢性聋、非器质性聋和其他一些特殊类型听觉障碍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临床中耳声发射正常的听觉障碍类型临床中耳声发射正常的听觉障碍类型听神经病听神经病AN听力学评估特征:听力学评估特征:纯音听阈升高、词语识别率降低鼓室图正常、蹬骨肌声反射消失ABR消失或异常,OAE和CM正常OAE的临床应用不足:的临床应用不足:(1)听力损失40dB时,OAE不能检出;由于OAE 检查有一定的假阳性率,进行“阈上”检查受到一定限制。(2)中耳传声放大系统受损,如外耳道堵塞、鼓膜及听骨链异常等,则记录不出OAE。(3)OAE的能量幅度太低(-520dB SPL),易受噪声掩盖。(4)须中耳完好,结果只能是或否。OAEHigh-frequency DPOAE (12 kHz)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