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DF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计划

上传人:陈雪****2 文档编号:295532260 上传时间:2022-05-20 格式:DOCX 页数:110 大小:93.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VDF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PVDF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PVDF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PVDF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PVDF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VDF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VDF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计划(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泓域/PVDF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计划PVDF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计划目录一、 项目基本情况3二、 公司治理的产生及动因8三、 企业的演进18四、 学习与借鉴阶段23五、 起步和探索阶段24六、 公司治理的影响因子26七、 公司治理的特征31八、 内部监督的内容33九、 内部监督比较40十、 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41十一、 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底稿与报告43十二、 内部控制的种类44十三、 控制活动的基本原理49十四、 控制手段类业务流程50十五、 控制活动类业务流程57十六、 运营分析控制72十七、 合同控制77十八、 股东大会的召集及议事程序80十九、 股东大会决议81二十、 董事长及其职责82二十

2、一、 董事会及其权限85二十二、 管理腐败的类型90二十三、 管理层的责任92二十四、 产业环境分析93二十五、 电池对粘结剂性能有高要求96二十六、 必要性分析96二十七、 SWOT分析说明97二十八、 组织机构管理104劳动定员一览表104二十九、 发展规划105一、 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承办单位名称xx有限公司(二)项目联系人莫xx(三)项目建设单位概况公司依据公司法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制定并由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董事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对董事会的职权、召集、提案、出席、议事、表决、决议及会议记录等进行了规范。 未来,在保持健康、稳定、快速、持续发展的同时,

3、公司以“和谐发展”为目标,践行社会责任,秉承“责任、公平、开放、求实”的企业责任,服务全国。公司坚持提升企业素质,即“企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结构进一步优化,人员素质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诚信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培育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企业员工,企业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公司全面推行“政府、市场、投资、消费、经营、企业”六位一体合作共赢的市场战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积极响应政府城市发展号召,融入各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在商业模式思路上领先业界,对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四)项目实施的可行性1、符合我国相关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近年来,我国为推进

4、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先后出台了多项发展规划或产业政策支持行业发展。政策的出台鼓励行业开展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促进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有利于本行业健康快速发展。2、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广阔的终端消费市场及逐步升级的消费需求都将促进行业持续增长。3、公司具备成熟的生产技术及管理经验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和工艺研发,公司已经建立了丰富完整的产品生产线,配备了行业先进的染整设备,形成了门类齐全、品种丰富的工艺,可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染整综合服务。公司通过自主培养和外部引进等方式,建立了一支团结进取的核心管理团队,形成了稳定高效的核心管理架构。公司管理团队对行业的品牌建设、营销网络管理、人才

5、管理等均有深入的理解,能够及时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对公司战略和业务进行调整,为公司稳健、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4、建设条件良好本项目主要基于公司现有研发条件与基础,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的要求,通过对研发测试环境的提升改造,形成集科研、开发、检测试验、新产品测试于一体的研发中心,项目各项建设条件已落实,工程技术方案切实可行,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全面提高公司的技术研发能力,具备实施的可行性。光伏背板膜主要用来保护背板中层PET基膜,PVDF由于优异的耐候绝缘等性能,是目前背板膜主要使用材料,2019年,以PVDF材料为主的KPK/KPF/KPE背板占比达59.5%。随着双面组件市场份额的提升,玻璃和

6、透明有机薄膜背板占比将提升,PVDF膜占比有所减少,但受益于整体光伏装机量的高速增长,PVDF在光伏领域需求量仍将保持稳步增长,预计2021-2025需求量将为7630、8712、9593、10362和11035吨。(五)项目建设选址及建设规模项目选址位于xxx,占地面积约74.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项目建筑面积80982.71,其中:主体工程49466.45,仓储工程16066.76,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8690.98,公共工程6758.52。(六)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1、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

7、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6608.12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1961.2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54%;建设期利息621.8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34%;流动资金4025.0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5.13%。2、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21961.23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18588.93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752.01万元,预备费620.29万元。(七)资金筹措方案本期项目总投资26608.12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12690.28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八)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8、1、营业收入(SP):44900.00万元。2、综合总成本费用(TC):37057.52万元。3、净利润(NP):5718.16万元。4、全部投资回收期(Pt):6.64年。5、财务内部收益率:14.95%。6、财务净现值:916.49万元。(九)项目建设进度规划本期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法规和实施指南要求进行建设,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十)项目综合评价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49333.00约74.00亩1.1总建筑面积80982.71容积率1.641.2基底面积29106.47建筑系数59.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285.522总投资万元266

9、08.122.1建设投资万元21961.232.1.1工程费用万元18588.93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2752.012.1.3预备费万元620.292.2建设期利息万元621.832.3流动资金万元4025.063资金筹措万元26608.123.1自筹资金万元13917.843.2银行贷款万元12690.284营业收入万元449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37057.526利润总额万元7624.217净利润万元5718.168所得税万元1906.059增值税万元1818.8410税金及附加万元218.2711纳税总额万元3943.1612工业增加值万元13757.8813盈

10、亏平衡点万元20454.96产值14回收期年6.64含建设期24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14.95%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916.49所得税后二、 公司治理的产生及动因“治理”意为统治、掌;在经济活动中,一般含有权威、指导、控制的意思。“公司治理”是英文的直译,日本称之为“统治结构”,我国有人将“公司治理”的英文翻译成“公司管治”“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机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公司督导机制”等。狭义概念的公司治理是指公司的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力与责任关系;广义概念的公司治理指企业中关于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

11、权、责、利关系的制度安排。(一)公司治理产生的背景1776年,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首次提到“公司治理”问题,这是公司治理研究的源泉。20世纪80年代中期,英国公司治理财务报告正式出现了“公司治理”这一术语,即公司的权力、责任和利益如何分配。其实,公司治理中所研究的基本问题早已存在于经济与管理实践中,已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其每一步发展往往都是针对公司失败或系统危机做出的反应。如1720年英国发生南海公司泡沫,这一事件导致了英国商法和实践的革命性变化;1929年,美国的股市大危机使美国在其后推出了证券法。2001年,美国安然事件爆发后,美国国会通过了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公司治理失败的案件往往都是

12、由舞弊、欺诈或不胜任等引起的,而这些事件又促进了公司治理的改进。公司治理持续的演进造就了今天的各种与公司治理有关的法律、管制措施、机构、惯例,甚至还有市场等。1、公司治理问题的提出公司治理是伴随公司制企业的产生而产生的。公司制企业与由所有者自己管理的传统型企业的明显区别在于:在公司制企业中,企业的所有者即股东将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委托给他们所选定的代理人,即职业经理人。由于信息不对称,职业经理人无法被所有者完全控制于是便存在着一种风险,即代理人有可能出于私利而选择有利于自身而不是有利于股东的行为。早在1776年,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就指出:“在钱财的处理上,股份公司的董事为他人打算,而私人合伙公司

13、的合伙人则纯是为自己打算。所以,要想股份公司董事们监视钱财用途,像私人合伙公司的合伙人那样用意周到,那是很难做到的。这样,疏忽和浪费,常成为股份公司业务经营上多少难免的弊端。”这是最早提出的由经营者和资本所有者的利益不一致而引起的代理问题。20世纪20年代以前,由于代理的缺陷问题还不突出,因此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一方面,当时占主导地位的企业形式是个人业主制企业和合伙制企业,在这两种企业形式中,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二为一,所有者的利益与经营者的利益完全或基本一致,不会产生任何分歧,从而治理问题也就不会存在;另一方面,实行股份制的企业,原先的所有者仍然拥有该企业的控股权,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目标仍可

14、得到顺利的贯彻实施。以美国为例,近代企业家如摩根、洛克菲勒、卡耐基等,不仅拥有摩根银行、标准石油公司、美国钢铁公司等大型企业的大量股票,而且还积极参与其经营管理,使之坚持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目标。即使在现代,这样的企业也不在少数,如盖茨、戴尔,至今仍分别保持着他们各自开创的微软公司和戴尔电脑公司的最大股东和主要决策者的身份。多年来,这两家公司一直在财富福布斯商业周刊等美国权威杂志的“公司排名”中名列前茅。然而,所有者直接控制公司毕竟不是现代公司制企业的主流,尤其是大规模的公司制企业,所有者更是远离企业,这在客观上为经营者背离所有者的利益提供了可能。20世纪20年代以后的美国,这种可能不仅成为现实,而且已经相当突出。这种控制形态被称为“管理者控制”。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经济学家开始研究所有者如何有效地控制和监督管理者行为的问题,只是当时尚未直接采用“公司治理”这一词汇。20世纪60年代以后,经营者支配公司的情况进一步加剧。在美国,60年代初,经营者支配公司的资产占200家非金融企业总资产的85%;在日本,1970年303家最大非金融公司的50%及29家最大金融机构的90%被经营者支配;在英国,1975年最大的250家公司中有43.75%被经营者支配;在德国,1971年最大的150家制造业和商业企业中有52%被经营者支配。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