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技术在壁画设计制作中的应用 王国瑜Summary:在新媒体技术支持下,壁画艺术呈现出科技性、创新性优势受到新时代影响,联合壁画作品讨论壁画艺术在材料、文化上的新发展本文以北京奥运会为例,分析壁画艺术相关问题,讨论新媒体技术参与实践,仅供参考Key:壁画;新媒体技术;发展随着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社会生产与生活都离不开技术支持,对人们审美观念的影响大壁画是一种公共艺术,与建筑环境相互融合结合新媒体技术,能够赋予壁画新活力,展示出壁画艺术特征1、壁画艺术在新媒体技术参与下的发展方向1.1时代影响壁画动态化生态空间,图像语言丰富,且艺术视角持续变化新媒体技术成果应用到公共艺术中,可以反映出文化多元化特征,同时掌握人们对文化传播的重视度时代快速发展,转变了文化理念与价值方向,注重人文精神的公共空间,不断加强综合效应在艺术规律创新、新媒体技术支持下,出现动态多维度壁画艺术1.2材料技法创新壁画创作材料具备多样化特点,除过现有工艺技术外,新媒体技术也介入到壁画艺术中新媒介支持下,为壁画创作提供丰富图像与材料,创作材料创新更新,融合绘画、雕塑、数字影像、光效果处理方式,加强壁画艺术表现力。
合理选择壁画材料,能够营造艺术空间,扩展壁画艺术生态空间,壁画使用不同材料,会产生不同效果肌理能够表现物象,渲染气氛,加强湖面感染力不同肌理产生不同空间效果随着人们审美观念、思维方式、审美习惯改变,材料审美特性也在不断变化,呈现出壁画材料肌理、视觉冲击力,加强审美特性1.3观念更新壁画艺术表达观念,具备象征、主观主义,材料更新与技术提升,逐渐开放壁画艺术感念,吸收不同文化与交流形式,整合为壁画艺术时代变化发展,现代人精神压力增加,正统艺术作品会产生窒息感在地铁等公共空间设计中,更加倾向于抽象主义作品创作者想象力、热情激发潜力大,观念综合性开放,扩展了壁画艺术生态空间1.4文化变化大众文化下,壁画属于公共艺术、环境艺术重要组成,认识与教育功能淡化,逐渐加强审美与装饰功能,改变了审美与装饰人与空间关系进入新阶段,审美意义在于利用空间布局与技术参与,构成具备生命力的主体空间,重新认识内外空间、现代文化,创造独特审美精神享受2、壁画艺术在新媒体技术参与下的创作实践新媒体技术参与,壁画艺术从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上,都可以为公众带来艺术享受,加强壁画艺术可参与性作品在实体空间上,通过不同形式、質感、肌理,呈现出自身运动,添加新的视觉符号与交流方式,创造精神空间,实现实体与精神相互发展。
内部张力与凝聚力产生强大磁场,能够激发公众参与热情,缩短欣赏者与作品距离,提供多种互动性新媒体技术参与,可以展示出壁画艺术的公共艺术内涵,探索成果为影像装置艺术,扩展壁画多元化形式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动态多媒体介入大型壁画的奠定代表奥运会开幕式使用数字影像制作,完成技术与艺术双重挑战基于技术层分析,鸟巢不同角度都存在摄像机,确保影像与演出的各方面发展使用LED装置,摄像机拍摄25帧/s画面,以30帧/s速率放映,影像色彩、元素、亮度、运动速度,均呈现出高艺术表现开幕式开始以后,布满二极管的巨型画幅,将画卷徐徐展开数据特技将二维影像、三维影像融合在一起,与巨型画幅相互交映第一场结束时,出现宋代古画《江山万里图》,画面前景与后景采用透视处理方式,呈现出纵深视觉感受画面山树、云天,使用层次化表现方式,平面画卷呈现出立体效果,加强观众的情感体验,数字影像实现技术飞跃从审美角度看,数字影像对受众审美的影响大,观众不满足于可视化作品感受,而是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感、互动需求,希望在欣赏活动中找寻共享空间主体意识产生,展示出观众对文化定位的追求,将其作为作品整体组成,不断丰富和更新作品开幕式上,代表中国传统物质文化、金沙文化太阳鸟符号,都呈现在观众眼前,比如司母戊鼎、莲鹤方壶、四羊方尊等,观众在可视化影像中,不断找寻潜在群体心理认同,当找到认同心理时,出现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画面互动情愫也渗透到画卷中。
使用中国传统写意手法,展示出中国特色意境美在巨型LED电子显示屏上,传统文化与浓厚笔墨的融合,让鸟巢成为文化历史时空隧道,观众成为文化体验者主体定位加强观众心理互动欲望,随着画卷的变化,不断触动观众的艺术感染力,时空定势实现虚拟与现实的融合观众在欣赏过程中,能够延伸审美心理,产生高度认同感与互动性基于效果分析可知,在北京奥运会上,数字影像、舞美装置、灯光、音乐、观众互动紧密联系在一起,能够传达不同信息,融合为整体LED大型电子显示屏,被称为开幕式中心,承载视觉信息传达任务,将所有从视觉、听觉感知的元素,比如音乐、舞蹈、表演等,都融合到广场空间内,观众也融入到整体演出中画卷属于现代数字影像、传统舞美装置结合的影像装置手段,开幕式为动态多媒体影像装置作品影像并非单一概念,其存在方式是演员与观众在广场空间内的互动,影像、演员、装置、观众融为一体,各个环节都属于影像装置作品的重要组成开幕式展示的震撼效果,与各类元素的使用离不开比如在“自然”场景中,表演舞台中的纱幕与太极高手表演融为一体,基于整体角度看,太极高手与纱幕影像,在动作节奏与所指意义上高度一致,观众心理产生互动体验在光影像与物美道具表达中,各元素产生互动与补充效应。
现代数字技术创造动态多媒体影像,展示出作品的全新效果综合应用科学技术,将其投入到艺术领域,全面升级影像装置作品在动态中挖掘影像与表演、观众与装置的整体性表达,呈现出富有意义和内涵的新生态空间现代新形势动态壁画,是在新媒体技术参与下完成,能够为壁画艺术发展提供创意与创作可行性当前,壁画艺术在新媒体技术参与下,获得重大发展变化,打破传统壁画定义,延伸壁画内涵与意义,在影像装置艺术中寻求新的生态空间以视音频作为重要感知元素,注重观赏者参与新型壁画艺术形式,注重创造数码新媒体技术咿呀渗透、观众参与交流的作品影像装置艺术作品,属于壁画公共艺术的发展趋势,具备艺术震慑力与感染力,综合应用不同影像视觉形式、三维造型元素、声响实验,在时间与空间中相互渗透,同时在观众与作品互动交流中创新艺术与科学紧密结合,艺术魅力可以阐述社会现实、生活体验,应用优势显著壁画艺术在新媒体技术参与下,通过影像装置艺术作为重要表达形式,延续公共性艺术特征,实现艺术元素的创新化发展,加强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向人们传达壁画艺术在时代发展中的新角色3、结束语综上所述,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新媒体壁画将成为壁画艺术的全新表达方式多媒体技术特点在于生动性、互动性、表现力强。
在壁画艺术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处理传统壁画存在的问题,使观众能够零距离接触固化艺术,在了解和欣赏壁画艺术的同时,能够深入掌握古代文化与艺术内涵Reference[1]谢欣. 基于Cave系统体感游戏设计的敦煌壁画艺术传播研究——以壁画故事《张骞出使西域》为例[J]. 文化遗产,2017,23(04):149-156.[2]赵海荣,周世菊. 基于数字技术的北魏平城时代墓葬出行壁画活化策略研究[J]. 新媒体研究,2020,6(07):53-56.[3]高海军,吕江. 地铁空间内部“表皮设计”——电子屏及全息影像在地铁壁画中的运用探索[J]. 设计,2020,33(02):121-123.[4]陈舒舒. 中国传统壁画的当代价值——论壁画专业的学科融合与创新[J]. 艺术教育,2019,15(06):237-238.[5]陈晓琳. 博物馆壁画预防性保护及智能化展示技术应用研究——以河南博物院藏《四神云气图》壁画为例[J].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8,22(01):56-62.课题名称:新媒体技术在壁画设计制作中的应用 校级青年社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QNSKZ201802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