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广东深圳市龙华区人力资源局公开招聘劳动争议仲裁辅助人员16人押题训练卷(第1版)

上传人:嘀嘀 文档编号:295197697 上传时间:2022-05-20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48.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01月广东深圳市龙华区人力资源局公开招聘劳动争议仲裁辅助人员16人押题训练卷(第1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2022年01月广东深圳市龙华区人力资源局公开招聘劳动争议仲裁辅助人员16人押题训练卷(第1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2022年01月广东深圳市龙华区人力资源局公开招聘劳动争议仲裁辅助人员16人押题训练卷(第1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2022年01月广东深圳市龙华区人力资源局公开招聘劳动争议仲裁辅助人员16人押题训练卷(第1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2022年01月广东深圳市龙华区人力资源局公开招聘劳动争议仲裁辅助人员16人押题训练卷(第1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01月广东深圳市龙华区人力资源局公开招聘劳动争议仲裁辅助人员16人押题训练卷(第1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01月广东深圳市龙华区人力资源局公开招聘劳动争议仲裁辅助人员16人押题训练卷(第1版)(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01月广东深圳市龙华区人力资源局公开招聘劳动争议仲裁辅助人员16人模拟卷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100题姓名:_ 学号:_ 成绩:_一.单选题(共50题)1.下列关于法与宗教、道德、政治、科学技术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_。A: 宗教宣誓有助于简化审判程序以及提高人们守法的自觉性B: 法具有可诉性,道德不具有可诉性C: 法与政治没有任何关系D: 法与科学技术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科学技术对法也有反作用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A选项正确,从国内外相关史实资料尤其西方诉讼审判资料中可查知,宗教宣誓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有利于简化审判程序及提高人们的

2、守法自觉性,英美法系证人在开庭审判过程中作证前手摸圣经宣誓即借鉴于此。B项正确,法区别于其他一切行为规则的显著特征则是法具有可诉性,而道德主要是通过内在的良心谴责以及外在的舆论压力而实现,并不具有可诉性。c项错误,法与政治都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其都对经济基础产生影响,高且法与政治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而并不是孤立存在的。D项正确,法与科学技术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法律问题常常涉及诸多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反过来也为法律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手段与方法。故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下列哪一情况不可以采用越级行文的方式?_A: 国家林业局致文某县林业局要求调查该县某处森林发生重大

3、火灾的原因,该县林业局调查清楚后向国家林业局行文报告B: 情况特殊紧急C: 需要检举、控告直接上级机关D: 某市人民政府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拟在某原林场内建一座具有一定规模的植物园,为此,决定向上级机关致文请求批准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越级行文,指如遇特殊情况,为加快行文速度,下级机关可以越过自己的直接上级机关向更高一级的上级机关直到党和国家最高机关行文。如发生重大突发事件、重大灾情、间接上级机关指定直接上报的事项、经多次请示直接上级机关长期未解决的重大事项,以及对直接上级机关进行检举、控告等,可越级行文。题中A、B、C三项都属于可以越级行文的情况。D项属于只能逐级向上行

4、文,而不能越级行文。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依法行政的首要问题和根本问题是_。A: 行政与法律的关系问题B: 人民与政府的关系问题C: 立法与执法的关系问题D: 立法与守法的关系问题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依法行政的首要问题和根本问題,就是人民与政府的关系问題。现代政府是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其权力来源于人民,受人民监督。公民权利是国家权力之本,是行政权力之源政府责任是行政权力的核心,是政府属性的本质。对于政府而言,“法未授权不可为”;对于公民而言,“法未禁止即可为”。在人民与政府的关系上,我们应当明确:不是人民为了政府而存在,而是政府为了人民而存在,

5、人民政府应当始终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和维护者。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4.人的知识是由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构成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区别在于_。A: 前者表现的是事物的现象,后者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B: 前者来自实践,后者来自书本知识C: 前者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后者是认识的高级阶段D: 前者是自己亲身实践得到的认识,后者是从他人(包括书本)那里得到的认识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答案解释解析:直接经验就是通过亲身实践得到的经验,如我们通过接触知道石头是坚硬的,棉花是柔软的,通过观察,知道水是无色、透明的;间接经验是指从他人那里得来的知识,特别是前人通过总结实践经验而得出的科学理论

6、知识,如:从书上知道水的化学分子构成是氢和氧,从报刊上、电视上得到的经验也都是间接经验。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5.关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 经济增长是产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是人均产量的增加B: 只要经济增长了也就意味着经济发展了C: 经济增长是由经济发展促成的D: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解析】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经济发展指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

7、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所以,经济发展涉及的内容超过了单纯的经济增长。比经济增长更为广泛。故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6.在人类探测月球的过程中,可以用不同方式将月球探测器送入月球轨道,我国“嫦娥二号”采用的方式是_。A: 火箭将月球探测器送入近地轨道,然后探测器自行加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到达月球B: 将月球探测器送入环地大椭圆轨道,在大椭圆轨道近地点加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C: 火箭将月球探测器送到地月引力平衡点处,探测器加速进入月球轨道到达月球D: 火箭将月球探测器直接送人地月转移轨道到达月球参考答案: D本

8、题解释:参考答案【解析】我国“嫦娥一号”卫星选择的是B项的方支,即运载火箭将月球探测器送入环地球的大椭圆轨道,然后探测器在椭圆轨道的近地点处加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并到达月球的方式。“嫦娥二号”卫星则直接由火箭将月球探测器直接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到达月球,开辟了地月之间的“直航航线”。故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7.下列关于认识和真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认识是一个过程,而真理是不变的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认识的内容是主观的两者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认识是感性认识,真理则是理性认识真理是认识,而认识不一定是真理A: B: C: D: 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A【解析】认识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

9、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的过程。真理不是一成不变的,有其存在的条件,当条件发生改变时,真理就有可能发生变化。故错误。排除C、D两项。真理和认识的内容都是客观的,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故正确。排除B。故本题选A。本题所属考点-马哲8.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根本价值取向是_。A: 谋求公共利益最大化B: 建立健全责任监控机制C: 维护社会公正D: 培育高尚人格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公务员职业道德价值取向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基础价值取向谋求公共利益最大化;核心价值取向建立健全责任监控机制;根本价值取向维护社会公正;目标价值取向培育高尚人格。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9.资本主义共和

10、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的最根本原因是_。A: 帝国主义不允许B: 封建主义不允许C: 无产阶级不允许D: 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软弱性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资本主义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软弱性,使其无法担当起领导者的重任。10.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党的_上。A: 一大B: 二大C: 三大D: 七大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2年举行。提出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最低纲领。故本题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1.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叙述,不

11、正确的是:_A: 不慎扭伤关节,不应立即揉搓按摩B: 洪水来袭,如来不及逃生可向高处转移等候营救C: 火灾逃生时,应用湿毛巾或口罩蒙鼻,匍匐着撤离D: 电热毯折叠加热,升温快,且便于热量保存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A、B、C三项都是正确的自救方式,故不选。电热毯不宜折叠加热,因为电热丝因折叠易断裂,可能造成火灾。故本题答案为D项。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2.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A: 其主导力量是技术进步B: 其主要表现形式是贸易、投资和金融的全球化C: 其内容不仅涉及生产领域,还包括流通、金融、科技和文化领域D: 其核心是各国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交叉渗透形成全

12、球社会再生产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和流通,日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和主要载体。本题所属考点-经济13.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儒学也得以复兴。每年孔子诞辰纪念日都要在曲阜举行祭孔仪式,很多国家也兴办孔子学院。这主要是因为_A: 中国和平崛起,儒家文化圈形成B: 儒家思想适应了当今国内外形势的发展C: 传统文化复兴,中华文明影响扩大D: “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政策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答案解释:C。改革开放,国力不断提升,儒家作为民族文化传统的主要部分影响在扩大。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4.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

13、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_。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的区别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A: B: C: D: 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歌词的改动反映的问题是“星辰闪耀”“常春藤缠绕”的原因是上帝还是科学。故本题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5.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通过的时间是_。A: 1949年10月B: 1951年10月C: 1954年9月D: 1956年9月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

14、:【答案】C。解析: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6.“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_。A: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B: 矛盾双方相互渗透C: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D: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恩格斯这句话表明的是历史灾难和历史的进步作为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本题答案为D。17.经济全球化是_。A: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客观趋势B: 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趋势C: 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趋势D: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资本输出的客观趋势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 B解析: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