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295177461 上传时间:2022-05-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济宁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济宁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济宁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济宁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宁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宁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济宁市2020-2021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公元前756年,秦文公在邑筑高台,立白帝庙,郊祭天地。随后

2、,鲁国国君鲁惠公亦遣太宰到周,请用郊之礼(帝王在郊外祭祀天地和祖先的典礼)。这反映出当时 A秦鲁国君相继称霸 B周王权威震慑诸侯 C礼乐秩序受到挑战 D宗法关系名存实亡2河北兴隆战国冶铸遗址共出土铁范40副,87件,其中60%为农具范。河南新郑、山东临淄、江西新建等地也有类似战国铁范出土。据此可知 A中国古代冶铁技术领先世界 B传统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 C农用动力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D战国铁制农具使用较为普遍3图1、图2所示信息反映出中国古代 A行政区划的变化 B君主专制的加强 C中枢权力的弱化 D郡县制度的消亡4魏晋时期,曹植在说疫气中记述当时疫病频发的状况:“家家有僵尸,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

3、门而殪,或覆族而丧。”与当时疫病频发密切相关的是 A经济发展造成人口过度集中 B战争造成社会动荡 C北民南迁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D传统科技相对落后5洪武二年(1369年),明太祖下诏“其辫发、椎髻、胡服、胡名、胡姓,一切禁止”“悉命复衣冠如唐制,士民皆束发于顶”。明太祖这一统治举措A出于对唐朝服饰的喜爱 B强调尊卑有序的传统礼仪C突出对华夏正统的尊崇 D深受儒学封建伦理的影响6图3是北宋时期中国南北地区科举人仕官员人数变化趋势图(单位:人)。图中信息反映出宋代 A政治重心出现南移 B南方社会影响力增强 C北方经济急剧衰退 D理学对北方影响较小7学者袁刚在国会与辛亥革命中指出:“以南京临时国会为中

4、心舞台,南北通过谈判、妥协与法制程序,终于完成了清朝政权向民国的和平转移。”当时南北双方“妥协” A避免了社会动荡进一步加剧 B保证了民主共和的最终实现 C促进了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 D结束了中国固有的封建制度8图4是19世纪以来广州城市发展示意图。图中信息表明近代广州A饮食服务设施完备 B建制规模渐趋缩小C殖民地特征较明显 D城市文化新旧杂糅9. 1929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中华民国民法典,其中“亲属篇”将婚约视为契约,且不再认定收授聘财是婚约成立的核心条件。此外,还废除了诸多繁琐的礼仪。这些变化本质上反映出 A近代中国法制建设臻于完善 B社会生活渐趋近代化 C西式风俗礼仪深受国人喜爱 D

5、儒学伦理受到了质疑10.古代罗马的统治者十分重视境内道路的修建,到公元前1世纪,罗马的道路几乎遍及整个意大利,并且开始向其他行省延伸,形成了“条条道路通罗马”的壮观景象。这些道路的修建 A推动了罗马城市的兴起 B扩展了罗马共和国的版图 C保证了帝国的长治久安 D便利了罗马商贸活动开展11. 1429年,法国圣女贞德在战前演说中说:“你们(英军)休想占领法兰西王国一寸领土。拥有法兰西的应是真正的继位者,国王查理,因为上帝要这样”。贞德的言论反映出当时 A法国民众民族意识的觉醒 B法国国王地位高于英王 C英法两国殖民矛盾的激化 D君权神授思想根深蒂固12.比较图5、图6所示信息,我们可以推知 A英

6、国开始占据世界贸易中心地位 B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区域性贸易开始向国际贸易转变 D东西方文明交融现象始终存在13. 17世纪初,威尼斯商人开设了欧洲第一家咖啡馆。此后,英国的牛津、伦敦,法国的巴黎、马赛,北美的纽约、费城等地也相继开设咖啡馆。咖啡馆的发展历程反映出 A世界物种交流范围逐步扩大 B欧亚地区饮食结构减趋同化 C咖啡馆成为了社交主要媒介 D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14.图7为1841年和1877年英国就业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该图反映出A英国工业化的水平逐渐降低 B英国工业化压缩了农业发展空间C科技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D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社会就业结构15.某同学探究“世界货币

7、体系的形成”时,将英美设计的战后货币秩序与经济运动蓝图绘制成如下图示(图8): 这场英美之间“布雷顿森林的较量”旨在 A建立战后国际货币体系 B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C争夺世界经济霸权地位 D促进世界贸易自由化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表1:唐、北宋时期杭州户数变化表(部分)材料二图9:金军南下和宋高宗逃跑路线 注:“临安”县名始于晋太康元年(290年)。建炎三年(1129年),宋高宗“升杭州为临安府”,作为临时“行在”。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南宋选择临安为“行在”作出合理的解释。(12分)17.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

8、料制度变迁是新制度(或新制度结构)产生,并否定、扬弃或改变旧制度(或旧制度结构)的过程。制度变迁既是一个动态的现实过程,又是向更有效率的制度演化的过程。制度变迁可能在以下意义上发生(如图10所示): 说明: 增添型:原有各种制度保存,产生新的制度。 全变型:原有制度本身演变成新制度。 减少型:原有制度结构中的一些制度因失去存在意义而消亡。 位移型:在现有制度结构中,制度的性质种类不变,但相对地位发生了变化,从而使制度结构发生了变化。 据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变迁理论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对材料所述制度变迁的某一种类型进行合理解读。(14分) 18. (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9、图11:1949 -1981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图中某一时期(年份),评述该时期(年份)中国的建交状况。(13分) 19.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胡椒原产于印度,距离欧洲各港口有十万八千里之远,取之向来不易。欧洲商人对其供应来源不遗余力的追寻,成为世界史上一股重要的推动力量,促成全球贸易的兴起,重新划定了世界经济版图。 胡椒的全球史,一本有味道的世界史。 对胡椒味道的迷恋,让西方国家大力支持海外探险,开拓水上贸易线路。富饶东方奢华的飨宴和异域风情,吸引欧洲的冒险家九死一生、远渡重洋,沿途的企鹅、海龟、渡渡鸟,都成为他们的盘中餐。这场追寻财富的探险就像他们追

10、寻的香料一样,辛辣、刺激。 一粒小小胡椒,窥探400年帝国扩张。 从达伽马开启欧洲到印度的海上线路、郑和下西洋多次到达胡椒港,到英国、荷兰相继在东南亚建立殖民地,再到美国建国初期依靠香料贸易充实国库,胡椒的流通见证了大航海时代帝国的崛起与世界贸易的发展。围绕小小胡椒,一部纷繁的贸易史就此展开。 据美玛乔丽谢弗胡椒的全球史:财富、冒险与殖民 (1)胡椒的全球史,见证了大航海时代诸多商业帝国的崛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撰写一份该时期大国崛起的解说词。(10分) (要求:选择一个国家确定主题,概括其发展脉络,并分析其崛起的原因)(2)有人说:“胡椒的全球史”既是一部“经济史”,又是一部“舌尖上的血泪

11、史”。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6分)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质量检测高二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C 2.D 3.A 4.B 5.C 6.B 7.A 8.D 9.B 10.D 11.A 12.C 13.A 14.D15.C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55分。 16. (12分) 解释应包含以下三个角度。 角度一,若从金军攻打东京,酿成靖康之变,北宋灭亡;金军南下追击,宋室被迫不断南迁的角度说明背景,可得4分; 角度二,若从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地位上升;临安为江浙中心,交通便利,城市经济繁荣等角度说明临安作为“行在”的经济优势,可得4分。 若从临安东临大海,有

12、长江天险凭藉,且周围河湖纵横,便于防御或逃避金军追击;远离宋金边境,有充足的战略缓冲地带等任一角度说明临安作为“行在”的军事优势,可得2分。 角度三,若从改杭州为“临安”,有临时安置之蕴意,符合部分官僚士大夫北上光复大宋的心理认同的角度解读选择临安为“行在”的政治含义,可得2分。 17. (14分) 示例: 全变型:从政治体制角度看,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由君主专制走向民主共和,实现了中国政治体制的巨大变革。(2分) 解读: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暴露。(2分)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救亡图存的辛亥革命。(2分)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

13、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促进政治民主化;(2分)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一系列移风易俗和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和措施,推动了中国近代经济工业化和社会的进步;(2分)辛亥革命解放了思想,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2分)总之,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推动了近代政体由专制走向民主,成为中华民族复兴历程上的一座丰碑。(2分) (学生若从戊戌变法或清末新政等角度对制度变迁的类型进行解读,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18. (13分) 水平三:能结合材料信息从三个层次进行评述。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实运用准确,史论结合,相关解释充分合理。 层次1:

14、结合图片信息说明该时期(年份)中国建交状况,如20世纪70年代,中国出现了建交热潮,表述合理可得3分。 层次2:结合史实说明该时期(年份)中国建交状况出现的原因。以20世纪70年代中国出现建交热潮为例。若从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打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客观创造了有利条件等外交角度说明原因,给4分;若从原子弹、人造地球卫星等重大科技角度说明中国综合国力提升,给2分;若从第三世界国家崛起,世界多极化局势发展等国际背景的角度说明原因,给2分。该层次总得分不超过8分。 层次3: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该时期(年份)中国建交的状况。以20世纪70年代中国出现建交热潮为例。若从中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外交实践中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及时根据国际形势调整外交方针;建交热潮出现为中国经济建设开展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等任一角度阐释历史认识,表述合理可得2分。 水平二:能结合材料信息从多个层次进行评述。观点较为明确,史实运用基本准确,相关解释基本合理。 水平一:能结合材料信息进行评述。阐述相关史实基本准确,解释较为合理。19(16分) (1)解说词示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