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295177230 上传时间:2022-05-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Word版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菏泽市20202021 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周时期,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自由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西周王室重臣召公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民众的舆论。这说明商周时期A.原始民主遗存制约君主权力B.政体中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C. 社会舆论决定着君主的决策 D.人民群众是国家权力的主体2.图1、图2依次为东汉水排、唐代筒车。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A.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趋势B.生产工具动力有了新发展 C. 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

2、历程D.生产关系发展演进的趋势 3.中国货币成为域外国家和地区广泛使用的流通货币,到1959年止,东非发现中国、罗马、埃及等国古代钱币总计405枚,其中中国钱市233枚,占57%,其中能鉴定出年代的又有91%是宋钱。这可以佐证A.中非之间贸易长期繁荣B宋钱已成为国际化货币C. 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发达D.非洲地区商品经济落后4唐朝时,为加强边防在沿边重镇设立的节度使,逐渐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北宋建立后,革除前朝之弊,弱化地方权力,形成干强枝弱的局面。元朝的行省官员,常以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但却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与唐、宋相比,元朝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B.中央对地方权力分配趋

3、于合理 C. 行省官员有名无实D.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5.明朝前期,内阁不过文学侍从其重亦止于票拟。到万历年间,内阁阁臣虽无宰相之名,实有赞襄之责举天下国家之务,无巨无细,有一不问阁臣者乎。这表明明朝内阁A.实现了朝廷内部权力再分配B. 逐渐掌握了决策权C.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D.直接秉承皇帝旨意6针对中华民国初年的国会政治,有学者提出多数本应参与其中的人却形成国会万万不能存立之共识。据此可知,民国初年的民主政治A 社会基础薄弱 B.违背社会潮流C.导致军阀割据D.缺乏理论依据 7表1是 1913-1929 年中国关税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B南京国

4、民政府的改订新约运动C.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 D.一战后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增加8.毛泽东在论人民主专政中指出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资产阶级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唯一的出路是经过工人及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毛泽东的这一判断主要是基于A.维新运动失败的惨痛教训B. 苏俄建立社会主义经验C. 西方列强对中国长期压迫 D.对中国国情的准确把握 9.2006年9月,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发表的2005年度国际粮食援助监测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共对外提供了57.7万吨粮食援助,占当年全球粮食援助总量的6.9%,仅次于美国和欧盟。这主要说明了中国A. 成为最大的粮

5、食生产国B.农业的现代化技术得到较大提高 C.综合国力的大幅度提升D.是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 10.约公元前 494年,斯巴达国王克列奥美涅斯已因未能攻占阿哥斯而遭到监察官审判。约公元前 506年,斯巴达人规定两个国王中只能一王出征,还必须有两名监察官随行。此外监察官和国王还要每月交换一次誓言。由此可知,古希腊城邦斯巴达的寡头政治 A.监察官是国家元首B,国王有名无实 C.实质上是君主专制D.具有民主色彩1114世纪之前英国的上流社会人士讲法语,并以和法国联姻为荣。百年战争过程中,英国民众普遍感觉到法语是敌人的语言。1399年英王享利四世登基时就用英语发表即位演说,1400年亨利六世创办

6、了英语语法学校。这表明当时英国A.与法国关系日益紧张B.国家和民族认同逐渐形成 C.国王的权力不断加强D.基本上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12.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王查理二世,其陪嫁包括221 磅红茶和精美的中国茶具。皇后高雅的品饮表率,引得贵族们争相效仿。这说明A. 物种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B.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联系C. 饮茶成为欧洲人的一种时尚追求 D. 国民对茶叶的依赖日益增强13.发动机一开始,人们就必须工作男人、女人和孩子们都一起被套在钢铁和蒸汽的轭具下。动物机器被紧紧地拴在不知痛苦和不知疲劳的钢铁机器上。对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A.机器生产异化了工人生活B.工入劳动时间过长

7、C.产业工人的健康受到危害。D.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14.表2是英国学者戴维赫尔德在他的著作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一书中统计的 18201985 年部分年份英美进口关税率(%)的变化情况。据此可知A. 英国处于世界工厂地位 B.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C.美国的经济远远落后于英国 D.世界贸易的体系化制度化趋势加强15.在西方国家,社区组织的最初职能是社会救济。二战后,社区很快发展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并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 经济发展带来社会问题突出B.中央政府权力逐渐下移 C. 社会保障体系的日益完善D.更强调地方民主与自治二、非选详校本题

8、共4题,第16题15分,第17题13分,第18题15分,第19题12分,共55分。16.(15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表 3宋代的歌谣或谚语歌谣或谚语出处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通志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平桥策军(州、府级地方行政单位)不如县,县不如镇。舆地纪胜药袁赣吉,脑后插笔(意思就是马州、袁州、缝州、吉安这四个地方脑袋上插一支笔的讼师不少,也就是说是说江西的风俗好讼)江西通志捉贼须捉赃,捉奸须捉双。书帘绪论治狱篇苏湖热,天下足。渭南文集)使到十八九,纸钱飞上天(纸币发行到十八、十九届的时候已经恶性膨胀)。宋史二月卖新丝,五月余新谷。读史管见居养院以存老者,安济坊以养病者,漏泽园以葬

9、死者。中吴纪闻王华艳从谣谚看宋代社会的近世化倾向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宋代历史有哪些史料价值?(15分)17.(13分)表4为20 世纪初的中国,科举制的废除前后出现了如下几种论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针对材料的几种论述,提出一个有价值的历史问题并予以解决。(要求问题具体,史实准确,逻辑严谨。)(13 分)18.(15 分)自来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40 年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通商口岸之一。随着城市建筑物的增加,许多河道支流相继填没,水源减少,加之居民密集,移物堆聚,源水受到污染,致使生活用水日益困难。1875 年,洋商格罗姆、立德尔、华

10、脱司等人在上海开设供水公司,建成小型自来水厂。这是上海最早的自来水厂。1879 年英国商人麦克利沃特向公共租界的市政机关工部局提出建造自来水厂的建议,并联合上海的其他五名英国商人,在伦敦组成了上海自来水公司筹备委员会。880年,英商上海自来水公司申请专利,经工部局批准,8月签订供水合约,取得了在公共租界开办给水工程的专营权。1897年种商集资在城厢开办自来水公司,取名为内地自来水厂。这是我国自办自来水厂的创始。1915 年全面改造后改名为商办内地自来水有限公司。1910年两江总督李钟珏创办官商合办的问北水电公司,自行建厂供水。浦东地区原无水厂,市民生活用水日益困难。1930年5月国民党上海市市

11、长受社会舆论压力,被迫下令筹建水厂。1937年6月浦东烂泥渡游龙路上的水厂建成供水。材料二 1956 年,在上海市政府的规划和领导下,组建上海市自来水公司,完成了全市环流管网的排管工程,联通了各水厂间的输水管网,统一了水价,建立了供水调度系统,结束了上海历史上长期分割供水的局面。到1999年上海城市年最大供水量近16亿立方米。同时建立了水质控制监管中心,完善了水量调度中心的各种设施和信息系统,对城市供水管网实行了有效的监督和统一的调度,基本满足了城市发展的需求。(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上海市自来水厂修建的特点,并分析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后上海自

12、来水事业所发生的变化,并结合变化谈谈你的认识。(7分)19.(12 分)图3反映了从1800年到 2015 年,城镇人口占世界总入口比例的变化情况。图3世界城镇化趋势图根据联合国世界城镇化展望(2018 年版等资料编制结合所学,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其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12分)高二历史试题(A)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A2B3C4B5C6A7B8D9D10D11B12A13A14D15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题,第 16 题 15 分,第 17 题 13 分,第 18 题 1

13、5 分,第 19 题 12 分,共 55 分。16.(15 分)示例:角度信息提取史料价值材料来源材料选自宋代的歌谣或谚语。歌谣或谚语是社会历史、时代生活和风土人情的一面镜子,是民众心声的真正体现。它更接近民间社会, 是除正史以外的研究社会史的重要资料。材料内容“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筠袁赣吉,脑后插笔”、“捉贼须捉赃,捉奸须捉双”、“居养院以存老者,安济坊以养病者,漏泽园以葬死者”等,反映了宋代实行科举制、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法律观念、社会保障的情况。可用于研究宋代的政治生活和国家制度建设材料中的歌谣或谚语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反映了宋代历史的情况。是宋代

14、社会的一个缩影。“军不如县,县不如镇”、“苏湖熟,天下足”、“使到十八九,纸钱飞上天”、“二月卖新丝,五月籴新谷”等,反映了城市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纸币的发行、商业贸易发展等情况。可用于研究宋代的 社 会 经 济 状况。17.(13 分)示例:问题:科举制到底该不该废除?(2 分)解决:隋朝创立的科举制,以考试为核心,分科设目,面向社会,公平竞争,择优录取, 使社会门第观念逐渐淡化,形成了勤奋好学的社会风气,提高了官员的自身素质,有利于国家治理,成为中国古代士人入仕的主要途径。这一官员选拔方式在 19 世纪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鉴,创立了近代文官制度。明清时期,为加强君主专制,发展成为八股取士,考试科目、考试内容和文章形式趋向单一和固定,逐渐脱离实用和忽视士人的自身道德,越来越禁锢人们的思想。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文明的传入,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对近代新式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强。(8 分)因此,我认为对科举制不能简单地用保留或废除,而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客观辩证地对待。(3 分)(若考生提出其他问题,只要符合题意,问题回答准确,亦可得分。)18.(15 分)(1) 特点:起步晚、发展慢、规模小;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色彩;分割供水,管网不统一 ;外商、当地绅商、政府多种形式并存。(4 分)原因: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通商口岸,受西方殖民势力控制早;城市发展的需求;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