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中考语文知识点强化训练题11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295002106 上传时间:2022-05-19 格式:PDF 页数:184 大小:24.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中考语文知识点强化训练题11_第1页
第1页 / 共184页
2015届中考语文知识点强化训练题11_第2页
第2页 / 共184页
2015届中考语文知识点强化训练题11_第3页
第3页 / 共184页
2015届中考语文知识点强化训练题11_第4页
第4页 / 共184页
2015届中考语文知识点强化训练题11_第5页
第5页 / 共1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届中考语文知识点强化训练题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中考语文知识点强化训练题11(1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 课内义言文自主复习童趣1.作家作品童趣的作者是这主,泣代文学家。著有丑生六记,该书是一部自传体散文。2.通假字项为之强“强”通“僵,堡竺3.一词多义(之、其)(1)见疏小字物:助词,的(2)心字所向:助词,用在主谓之间,不译(3)使字冲烟而飞鸣:代词,代物,蚊子(4)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动词,到(5)必细察其纹理:代词,指所观察之物(6)蹲其身:代词,指自己(7)其真无马邪(马说):表反问语气,难道(8)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指示代词,远指,那(9)其一犬坐千前(狼):指示代词,近指,其史4.词类活用鞭数十,驱之别院鞭:名词用作动词,鞭打。5.翻译旬子(1)昂首观

2、之,项为之强。仰起头来观察这种景象,脖颈因此都僵硬了。(2)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我)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虾蟆,鞭打了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6.阅读文言文,完成题目。余忆童稚时,驱之别院。(1)解释下列旬中加点的词。心项为之强:颈,脖颈徐喷以烟:慢慢地兴正浓:兴致,兴趣鞭数十:鞭打(用鞭子打)(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A.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在)B.蹲其身(其中的)C.以丛草为林(把)D.驱之别院(它,代虾蟆)(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旬子的意思。见貌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乐

3、趣。的。(4)阅读全文,说说作者是如何获得“物外之趣”观察细致,想象丰富,热爱自然与生活。7.阅读短文,完成题目。余忆童稚时驱之别院。(1)解释下列旬子中加点的词。心见疏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昙登徐喷以烟:慢慢地鞭数十:塾扛(2)对下列旬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A.使之冲烟而飞鸣(但是)B.余常于土墙凹凸处(在)C.以丛草为林(把)D.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旬子的意思。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果然像鹤在云端呜叫,为这一景象感到非常愉快。(意思符合即可)(4)作者小时候把烟和蚊子想象成云、鹤,可见他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富有情趣(可爱),充满想象力。论语十则l

4、作家作品生(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竺主学派创始人。2.通假字(1)诲女知之乎“女”同“汝,住(2)是知也“知“通“智,坚翌3.一词多义(而、知)(1)温故而知新:连词,表承接关系,就(2)学而时习之:连词,表并列关系,并且(3)学而不思则罔:连词,表转折关系,却(4)杂然而前陈者(醉翁亭记):连词,表修饰关系,不栓(5)一抚尺而已(口技):与“已”构成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作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6)人不知而不惺:动词,知道,了解(7)温故而知新:动词,得到(8)知之为知之:动词,明白(9)是知也:通“智”,聪明4.词类活用(1)温

5、故而知新故: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知识。(2)见贤思齐焉贤:形容词用作名词,置能的人。5.翻译旬子(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凭此当老师了。(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老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已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6. (2012山西)阅读论语(节选),完成题目。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给下面

6、加点的词注音。学而不思则罔(wang)思而不学则殆(di)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心不亦说乎:世垫温故而知新:但过拉知识(3)下列加点词与“可以为师矣”一句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先帝不以臣卑鄙B.可以一战C.可以调素琴D.皆以美千徐公(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5)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同样获益匪浅,请写出初中语文课本“孔子语录”中的一则成语或格言警句。(2分)见肾思齐,任重道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7.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

7、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二)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递得之,不去也。”(六)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七)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曰,定。(八)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九)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十)(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8、;浴乎沂,风乎舞霄,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D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撼主不图为乐之至千斯也:杜显富与贵是人字所欲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先行其言而后从之:然后,表顺接(2)把下面的文言旬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读书人不可以没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承担的责任重大,艰险的道路还很长。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看见德行优秀的人要向他看齐,看见不优秀的人也要(对照着)检查自己。(3)文中有很多语旬都已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三个。见贤思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任重道远成人之美。(4)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

9、理。请任选一则,谈谈对你的启示。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是自己不喜欢的言行,不要施加给别人。它告诉我们要学会宽容,不要强人所壅山市1.作家作品山市作者蒲松龄,淄川(现在山东淄博)人。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泣代文学家。著有文言短篇小说集义暨斋志丑沁共491篇,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鬼怪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自称是他的“孤愤之作“。2.通假字裁如星点“裁“通“才”3.古今异义(1)直接霄汉古义:一直连接到今义:不经过中间事物的(跟“间接”相对)(2)高垣牌脱古义:指女墙,即城墙上呈凹凸形的矮墙今义:眼睛斜着看,表示傲视或厌恶(3)

10、惟危楼一座古义:鱼拴今义:有倒塌危险的楼房4.一词多义(然、数)(1)然数年恒不一见:但是,表转折,连词(2)尘气莽莽然:的样子,用于形容词词尾(3)数至八层:数数,动词(4)见宫殿数十所:儿二主示不确定的数目,数词(5)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屋盗5.词类活用(1)楼渐低,可见其顶低:形容词用作动词,隆低。(2)窗扁皆洞开洞:名词作状语,像洞一样。6用现代汉语翻译旬子(1)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其中景物有的像楼阁,有的像厅堂,有的像街坊,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用亿万来计算,数也数不过未。(2)未几,高垣脾脱,连亘六七里。不久,高高低低的城墙,连绵六七里。(3)无何,

11、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费,始悟为山市。不多久,看见几十座宫殿,瓦是碧绿的,屋脊高高翘起,这才明白原来是山中唇景。世说新语两则l作家作品刘义庆(403444),南朝主著名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就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另外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2.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这直3.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对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今义:指儿子和女儿(2)陈太丘与友期古义:拉主今义:日期;一段时间岱(3)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古义:玩耍、嬉戏今义:戏剧,也指杂技(4)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今义:委任、确实等4.一词多义(若、引)(1)未若柳絮因风起:动词,如

12、(2)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代词,(3)若有作奸犯科(出师表):连词,表假设,左呈(4)若夫淫雨靠靠(岳阳楼记):“若”和“夫”结合,组成“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以引起下文,近似二堡匣(5)下车I之:动词,拉(6)丁壮者弓l弦而战(塞翁失马):动词,拉开(7)属弓l凄异(三峡):动词,延长5用现代汉语翻译旬子(1)撒盐空中差可拟。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2)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客人便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惑约好一起出行,却丢下我走了。”6. (2013东营)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题目。【甲l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

13、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乙】赞人养猴,衣之衣而教之舞,规旋矩折,应律合节。巴童观而妒之,耻巳之不如也,思所以败之,乃袖茅栗以往。筵张而猴出,众宾凝忙气左右皆蹈节。巴童怡然挥袖而出其茅栗,掷之地。猴褫贮农而争之,翻壶而倒案。赞人呵之而不能禁,大沮。郁离子曰:今之以不制之师战者,蠢然而蚁集,见物而争趋之,其何异于猴哉?(郁离子赞人舞猴)【注释】也赞(b6):我国古代西南部的一个民族,今川南及滇东一带。忙:站立。怡然:静止貌。褫(ch1):剥去,脱下。(1)解释下列旬中加点的词。句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耻己之不如也:以

14、为耻(认为是耻辱)思所以败之:用来的方法(手段等)乃袖茅栗以往:用袖子装(2)翻译下面的语旬。蠢然而蚁集,见物而争趋之。骚动紊乱,像蚂蚁一样地聚集在一起(或像蚂蚁一样骚动紊乱地聚集在一起),看见东西就上前去争抢。(3)元方、巴童聪明机智,其令友人“惭、使猴舞败”的原因有何共同之处?都抓住了对方身上存在的问题或弱点。(4)你认为两文在“修身”“治军”方面提出的积极主张分别是什么?O甲文主张讲“诚信”和“礼仪”;乙文主张治军要强素质,整军纪,倡导节制利欲,从军为国为氐7.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15、?”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郭彶始至行部气到西河美稷气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彶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彶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彶请别驾从事气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彶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气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选自后汉书郭彶传,略有改动)【注释】也郭彶(ji)始至行部:郭彶刚担任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西河美稷:地名。别驾从事:部下官吏。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16、(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A.太丘舍去(舍弃、丢下)B.则是无信(不讲信用)C.及事讫(完毕)D.先期一日(约定的日期)(2)下列各组旬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A相委而去杂然而前陈者B.计日告字传一乡秀才观之C.遂止千野亭骈死千槽栦之间D.其为人若此安陵君其许寡人(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旬子。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己去。”那人便问元方:“你父亲在吗? (或:那客人便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好久都不生,他已经走了。”(4)文段理解。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堡今要讲信用(答出“讲信用”之意即可)。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郭彶守信(或:郭彶不违信于儿童)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描写(或:对话描写;语言描写,乙文侧重叙述。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讲均可,至少两条)示例:心要有礼貌;要勇于改正错误;要容许别人改正错误;成人要为儿童作出好的表率; 对儿童也要说话算数;做人要言行一致。智子疑邻塞翁失马1.作家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