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重庆市高考物理实验题总复习附答案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295000840 上传时间:2022-05-19 格式:PDF 页数:116 大小:14.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重庆市高考物理实验题总复习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2022年重庆市高考物理实验题总复习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2022年重庆市高考物理实验题总复习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2022年重庆市高考物理实验题总复习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2022年重庆市高考物理实验题总复习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重庆市高考物理实验题总复习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重庆市高考物理实验题总复习附答案(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重庆市高考物理实验题总复习l.要测量两节干电池串联后的电动势和内阻,某同学根据实验室提供的器材,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Ro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电压表V和灾的蜇程均为3V。J 乙(1)闭合电键前,将电路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最(填“左”或“右”)端;(2)闭合电键,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此时电压表劝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电压表 W 的示数为V; (3)多次调节滑动变咀器的滑片,记录多组电压表劝的示数U1及对应用的电压表V2的示数U2;作出U2-U1图象,图线与纵轴的截距为a,图象的斜率绝对值为k,则电池串联后的电动势E=,内阻r=2.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研究匀变

2、速直线运动。(l)取下细绳及托盘,通过调整垫片的位置,改变长木板倾斜程度,根据打出的纸带,如果任意相邻两点的距离,则可判断已平衡摩擦力。(2)连接细绳及托盘,放入祛码,获得带有点迹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清晰的部分,每5个间隔标注一个计数点,如图2,0为小车运动起始时刻所打的点,A、B、C、D、E、F、G为相邻的计数点,测出各点到0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则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B=mis,小车的加速度a=m/s2(结果均保留至小数点后第三位)。(3)小明还想利用BF段来验证动能定理,他用测出的托盘和祛码的总重G作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并测出小车的质械M,则还需根据图中数据

3、求出的两个扯是;该方案求出的小车动能的增昼总小千外力做的功,原因是飞图1 盘妇习f托绳细。/l、lA 8 C D E F 7-G _ 如i.70.m 45.75cm 55.7父m66.7 图2第1页共116页3. (1)在“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的实验中,一同学用欧姆挡去测量”220V、60W的白炽灯不发光时的灯丝电阻,在拍照的时候未把多用电表的选择挡位旋钮拍进去,如图1所示,那么你认为此挡位是(填“Xl”、“XJO”、“X100”)。(2)由千欧姆表自带电源,可将某挡位下的欧姆表等效为一直流电源。一同学把欧姆表与毫安表及滑动变阻器串联。某次测量时电流表示数如图2所示,则电流I=mA。(3)某同学

4、调节滑动变阻器得到多组欧姆表与毫安表的示数R与I,并建立如图坐标系,将测得的数据描点连线,如图3所示。由图象可知该挡位下欧姆表内部电源的电动势为v,内阻为0(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n.0一U又C ( / 七.、粤,8 勿$ 勿川,儿”30; m I I I lO” 曲$ 壶、一. 枫“阜,riH2 飞1U切rJ.5 140 l30 1.20 1.10 I l I. l 、 I 、 I. 、I 1.OO 0, 10 10 30 40 ! O 1/巴图34.某同学做“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觉的关系”的实验,他采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质量不计的弹簧下端挂一个祛码盘,在盘中增添祛码,改变弹簧的弹力。根据实验所

5、测数据做出砫码盘中祛码重力与弹簧形变只x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g=lOm/s芍(1)图乙可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Nim; (2)结合图乙可求得砫码盘的质显为kg,未考虑祛码盘的质批会导致弹簧劲度系数的测量结果与真实值相比(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第2页共116页,/cm I I I 5.某同学将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然后把绳的一端固定在传感器拉钩上,用来测量绳对小车的拉力,探究在小车及传感器总质扯不变时加速度跟它们所受拉力的关系,根据所测数据在坐标系中作出了如 图2所示的a-F图象。(重力加速度取9.81n/s2)仕峈岱纸带坟电翟0.61 0/(m.;1) 0.5 0“、,仁尸

6、图1图2图3Cl)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2)如图3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SJ 、S2是纸带中两段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相邻计数点时间为T,由此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用SJ 、S2、T表示)。(3)由图象求出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最为kg。(4)本实验中若仍用砂和桶的虽力表示绳子的拉力(小车及传感器的总质量始终远大千砂及桶的总质量),从理论上分析,该实验图线的斜率将(选填“变大”或“变小”)。(5)同学们通过实践,结合理论分析得出:无论如何增加砂和桶的重力,小车运动加速度都不可能超过m/s气6.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该小组在实验室设计了一套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图中A

7、为小车,B为打点计时器,P为小桶(可装入砂子),M是一端带有定滑轮的水平放置的足够长的木板已知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由静止释放小车A,可通过分析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第3页共116页中位:,m. . (.J . 7. JI. 7. JI . p 乙甲. . . . 6. l 9 7.-18 3.7S丙IO.IOly,i立:cm(I)安装好纸带,先不接通电源,将小车放置在打点计时器一侧,轻推小车,观察小车的运动,不断调整小桶和砂子质最,目测小车沿水平木板匀速运动时,再次将小车放置在打点计时器一侧,启动打点计时器,轻推小车,打出的纸带(上面的点为打出的连续点)如图乙所示,则在误差允许范

8、围内,小车做的(填“是”或“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打Q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mi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在小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砂子,启动打点计时器,将小车从靠近打点计时器一侧由静止释放,实验中打出的纸带如图丙所示(两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7.某同学测量物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I)在已知重力加速度g和测出物块下滑加速度a的情况下,还需要测量。A.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0B.物块的质蜇mc.木板的长度L(2)将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调到合适角度,接通电源,开启打点计时器,释放物块,物块由静止开始沿木板滑下。多次重复

9、后选择点迹消晰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图乙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的计数点间时间间隔为0.1s。将数据记录到下表:计数点l 2 I 3 4 5 6 7 x/cm 5.00 I 1.96 20.90 31.83 44.70 59.57 76.39 tis O.IO 0.20 0.30 0.40 0.50 0.60 0.70 第4页共116页7 / ( ms -1) 0.50 0.60 0.70 0.79 0.89 0.99 1.09 X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丙的方格纸上作出t图线。t (3)由图线求得物块下滑的加速度a=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X (4)该同学认为:一t图象中的图线与时间

10、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块t时间内运动的位移大小。他的观点是的(选填“正确”或“错误”)。甲X :./(m S) 華. -. . f i r I . 忙. 110 100 ooo 080 0.70 060 0.50 0 0.1 0.2 0.3 0.4 05 0.6 0.7 丙tis 2 r 0 .5OO1 I f f : d $ 6 i ,n位,cm? I 2 . I 1I 11.96 : , , , I , , , , I 20.90 , , I 3 1. 83 , I , , -1.1.70 , , 59.57 I I 76.39 I _, 乙8.图示是探究向心力的大小F与质懿m、角速度o和半径

11、r之间关系的实验装置,左、右塔轮通过皮带连接,左侧塔轮从上至下有3层,可通过改变皮带所处的塔层来改变左、右塔轮的角速度之比,当皮带分别处千l、2、3层时,左、右塔轮的角速度之比分别为l:l 、1:2和1:3;实验时,将两个小球分别放在长槽的A(或B)处和短槽C 处,A、C到塔轮中心的距离相等。转动手柄时,两个小球随塔轮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大小可由塔轮中心标尺露出的等分格的格数读出。(1)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2)若探究向心力的大小F与半径r的关系时,左侧塔轮应选择第层(选填“1“2”或“3”),长短槽放置质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的小球,小球应分别放在两处。(选填“A、C或“B、C”)

12、。第5页共116页9.某同学利用拉力传感器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贴有白纸的竖直板上,有一水平细杆MN,细杆上安装有两个可沿细杆移动的拉力传感器A、B,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接。两条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线AC、BC(ACBC)的一端结千C点,另一端分别与传感器A、B相连,结点C下用轻细线悬挂重力为G的钩码D.实验时,先将拉力传感器A、B靠在一起,然后不断缓慢增大两个传感器A、B间的距离d,传感器将记录的AC、BC绳的张力数据传输给计算机进行处理,得到如图乙所示张力F随距离d的变化图线。AB间的距离每增加0.2m,就在竖直板的白纸上记录一次A、B、C点的位置。则在本次实验中,所用

13、钩码的重力G=_N;当AB间距离为1.20m时,AC绳的张力大小FA=N;实验中记录A、B、C点位置的目的是。(本题结果都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拉Ji“感口d M 甲N;二m乙10.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楹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得到纸带的一部分如图乙所示,并在纸带上依次标出A、B、C、D、E五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标出。二舟小1IIlrIIliIIIIIIIlli1blII,III:!II叶IlI上,II1I,llll1叫lII气斗记1乙1r (I)打点计时器打C点时物块的速度v=m/s(保留3位有效数字);物

14、块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a=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2)已知当地望力加速度大小为g,为求出动摩擦因数,(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第6页共116页还必须测整的物理量是A.斜面的高度B.物块的质撇C.斜面的倾角11.小明和小华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与水平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给滑块一初速度,使其拖动纸带滑行,打出纸带的一部分如图2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在A、B、C、D、E五个计数点中(每俩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未标出),打点计时器最先打出的是点;在打出D点时,滑块的速度大小为mis(保留2位有效数字);滑块与桌面间的动胀擦因数为(保留2位有效数字,噩力加速度g

15、取lOm/s2)。纸带A IJ C D : . . . 偏I, I ,1 . E . 盲6.18 6.70 7.21 7.72 单位:叩图1图212.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I)小物块在1条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沿水平桌面滑行,之后平抛落至水平地面上,落点记为M1;CII)在钉子上分别套上2条、3条、4条 同样的橡皮筋,使每次橡皮筋拉伸的长度都保持一致,重复步骤(I),小物块落点分别记为M2,M3, M4 (m)测撇相关数据,进行数据处理(1)为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至少需要测量下列物理量中的案标号)A.小物块的质量mB.橡皮筋的原长xC.橡皮筋的伸长量6xD.桌面

16、到地面的高度hE.小物块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L(填正确答(2)将几次实验中橡皮筋对小物块做功分别记为W1,W2, W3,小物块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分别记为L1,L2,归, 若功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则应以W为纵坐第7页共116页标、为横坐标作图,才能得到一条直线(3)由于小物块与桌面之间的摩擦不能忽略,为减少误差,诸提出改进意见:橡皮筋钉f-歹24-M 13.某实验小组要测量一栋楼的高度H及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如图1所示,让小钢球从楼顶静止释放,小钢球下落过程中通过正下方的光电门,计时装置测出小钢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光电门距地面的高度为h(h可以调节),小钢球的直径为d,忽略空气阻力。试求:(1)测量d时,某次螺旋测微器的示数如图2所示,其读数为d=_mm。(2)小钢球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可以表示为v=。(用题目中出现的物理械表示)(3)调节h的大小,可以得到不同的t,当作h-图象时,图象为直线,已知该图象的斜率为K,截距为b,则该楼的高度H=,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用k、b、d表示)。. I l 图1医1214某兴趣小组到实验室利用相关器材进行实验,研究光的折射现象,如图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