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玮 教案与反思公开课

上传人:亦*** 文档编号:294998502 上传时间:2022-05-1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嘉玮 教案与反思公开课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陈嘉玮 教案与反思公开课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陈嘉玮 教案与反思公开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嘉玮 教案与反思公开课(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标:学生能够用藏元素(唱法、踢踏步、藏语)去演绎日喀那么人,并初步了解堆谐。一、导入1、藏语+汉语2、“今天老师也想教大家一句藏语一一谀马连结松啦”3、学我打节奏二、新课1、A、说到藏族,大家会想到什么?一一歌舞民族。B、下面给大家带来一段藏族歌舞,注意看有哪些表演形式?弹唱跳结合。这是世界上也极其罕见的表演形式,因为又弹又唱又跳这实在是太难了,如此难的形式我也是去了好几趟西藏才学会的。2、这种奇特的表演形式一般会与这个乐器伙伴,它就是扎念琴,是藏族的传统乐器。扎意为,念意为。他琴体一般用红木制成,底下铺以蟒蛇皮或者山羊皮。六根弦居多,所以我们也叫它扎念琴。六线3、A、下面我用扎念弹一下乐曲

2、的前奏局部,你们来听一听速度是怎样的?中快,情绪似乎也是欢快的。B、措香老师再用扎念弹一遍,你们告诉我力度始终是一样的吗?不一样,好像有渐强。有强有弱、有阴有阳这才构成灵动的藏族音乐。4、我刚弹的时候,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好玩又奇怪的声音?拉索在日常藏语中的意思是“知道了”,这也是我在藏区和朋友们聊天时经常会用到的一个词。反映的是藏人谦逊的处事态度。(慢板/快板/音高的/音低/跳跃的/情绪饱满的)似乎这些拉索是轻松说出来的,但实际上包含的信号非常多。5、我们再听一遍前奏,除了拉索,我在前奏局部还表演了什么?脚、舞蹈这是我们藏族的踢踏舞。我们都知道藏族地区海拔较高,气候十分寒冷。你在十分寒冷

3、的时候会如何取暖?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会抵御寒冷会用力的甩臂和跺脚,从而使身体产生热量。久而久之这种御寒的动作逐渐演变成了舞蹈动作。因此可以说是西特的气候造就了踢踏舞,也可以说是生活造就了艺术。下面我们来学一下前奏局部最基础的步子来感受一下藏族踢踏的魅力。6、这种载歌载舞的音乐类型叫“堆谐”,藏语中“堆”的意思是上面,“谐”的意思是歌,堆谐是流传在堆地区的民间歌舞。那么堆地区是哪里呢?在西藏的西部。7、刚才我们听到的就是一首堆谐,题目是日喀那么人,我们小学课本上的我的家在日喀那么就是改编于此。日喀那么及其往西一带被称为“堆二那边的人叫做堆巴,比方说你是宁波人你就是宁波巴,北京人就是北京巴,堆巴人的

4、歌舞就叫做“堆谐”。(ppt)日喀那么一带的“堆”被认为是堆谐的主要发祥地。“那么堆谐是什么意思?”对!就是堆巴人的歌舞,流传在堆地区的民间歌舞。8、我们来听一下最传统的日喀那么“堆”地区的堆巴人演绎的堆谐日喀那么人。听得懂意思吗?歌词大意是你的家的哪里,我的家在日喀那么,这里酒淳美得赛过琼浆玉露。歌词表达了日喀那么人们对自己故土的自豪和认同。9、下面让我们用藏语来演绎一下这首熟悉的歌曲。A、让我们先唱一下音名(错误纠正)。126165扎念弹,悄悄跟B、坐正,带着欢快自豪的情绪来唱C、听我念一下歌词局部,你们悄悄的跟D、下面我们慢一点地来唱一下拼音E、我唱前两小节,你们唱后两小节/换一下直接从

5、间奏进,你们唱前,我后F、整段都交给你们啊,速度快一些G、唱完了你们觉得好听吗?不正宗似乎就没有那个味道。唱藏歌也和我们唱汉文歌一样讲究字正腔圆,注意kie,jia,干脆利落H、藏族歌曲还非常讲究呼吸,每一句前都往肚子里快速且深深地吸一口气I、民歌的歌唱和语言的发声有关,(藏语一段)而不是(藏语一段),位置是前还是后?对,藏人的审美更偏好高亢且清凉的声音。J、唱完是不是还觉得不够有味道?大家来听听两种唱法的区别天路,这是因为我用到了传说中过的藏腔。为了寻找藏腔我走访了很多民间艺人羊1、艺术来源于生活,羊叫2、代入第一个字K、加入动作L、加入拉索(师不唱不演)三、小结请坐,大家这就演绎的很原汁原味很地道了。我们在演绎中会发现藏族音乐的音乐性和技巧性都是复杂且有难度的,这似乎与我们印象中原始的藏族音乐不同。只有融入到他们的生活并了解到风俗、语言,才能更好地掌握某一文化的歌唱特点。通过音乐了解风土人情,突破自己文化的限制,去体验不同的人生。反思:这堂课由于是民间课程,学生基本没有接触过,所以很好的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在吸引注意力的基础上,就可以很好的融入进音乐知识,在玩乐中学。起初的磨课中,容易把握不好玩与学的度,容易在学生们的激动中被带跑,后来我想了个方法,每个环节有个收放,由学生主导,教师来指引,这样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