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项目式学习中的素养育人探索

上传人:亦*** 文档编号:294994788 上传时间:2022-05-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项目式学习中的素养育人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微项目式学习中的素养育人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微项目式学习中的素养育人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微项目式学习中的素养育人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微项目式学习中的素养育人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项目式学习中的素养育人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项目式学习中的素养育人探索(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工程式学习中的素养育人探索侍渊清新课改以来,针对传统教学弊端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层出不穷, 工程式学习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工程式学习在西方历史悠久,在我 国却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笔者综合参考了国内外学术界对工程式 学习的概念界定,对其做如下定义:工程式学习也称基于工程的学习(简称PBL),是一种建构主义的课程形态和学习方式,教师将学生 的学习任务工程化,学生基于真实情境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资 源围绕工程主题进行问题探究、作品设计和制作、成果展示、评价反 思等实践活动,以团队合作的形式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一、从“等待”到“求索”:核心素养时代下工程式学习的价值重建在21世纪世界各国将教育

2、目的聚焦在核心素养的国际环境下,工程式学习作为一种中西融合的课程形态和学习方式,焕发出了独特 的魅力和活力,在多个维度具有价值重建的意义。1 .重塑学习内涵,实现主体回归 工程式学习蕴含着积极的学习观和方法论,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鼓励学 生“做中学”,并以此为着力点,通过学习方式的变革使学生发生真 实性学习和深度学习,非常契合新课改的学习理念。除此之外,由于 工程式学习超越了传统的课堂学习,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自主性和生成性等特点1,所以往往还需要学生开展跨学科学习、 创造性学习、建构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在工程式学习

3、中,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可以灵活地选择和运用各种工具、方法、技术和资源促进问题解决,并把问题解决的过程 转化为有意义的学习实践,凝练为学习素养,形成乐学会学的品质和 能力。学生的学习状态也由被动变为主动,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不是 “等待”而是“求索”,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2 .深化课程改革,转变育人方式 工程式学习对解决当下课程改革中面临的许多问题开辟了新思路、新途径。一方面,新课改积极倡导综合(跨学科)实践活动,部 分地区已开设相关课程,这些课程完全可以通过工程式学习所设计的 一系列实践活动来实施,从而改变传统课程过于强调学科知识本位的 现状。因为工程式学习的突出特点就是手脑并用,要求学

4、生在“做中 学”,在体验中学习,以此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另一方 面,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综合化一直难以实现,如果在学科课程中引 入工程式学习,那么这个问题就有了解决的突破口。借助工程式学习, 学科之间难以融合的壁垒被打破,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各领域得 以打通,学生的核心素养尤其是综合性素养就有了落实的机会,进而 可以在常规的学科课程中实现综合化。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育人方式转型的新时期,工程式学习不 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锻炼和提升思维能力,同时 也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成为品格健全、适应未来社会开展需要的高素质公民,从而全面落实

5、 党中央“三全育人”的要求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3 .提升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开展工程式学习本质上是一种教与学的方式,工程式学习本质上是一种教与学的方式,既强调学生的“学”,也关乎教师的“教”,不仅会在学习层面引发学习方式的变革,而且 会在教学层面推动教学方式的变革,对教师而言那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式学习的关键在于教师给学生所提供的工程,从某种意义上 来说,工程的质量决定了工程式学习的成败,教师应在工程确实立、 规划、实施各个环节上对工程的质量把关。通过全过程的工程确立、 规划和实施,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课程开发等能力得到了提 升,教学水平迈上了新台阶。在一些推广工程式学习的学校里,教

6、师 还以学校或科组为单位建立教研共同体,结合本校实际进行研修培训、 资源开发、展示评比、课题研究等,不断交流讨论并形成研究成果, 从整体上提升了校本教研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开展。二、从“问题”到“作品”:在工程式学习中培育和落实核心素 养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育和落实核心素养是当下历史教师的共同 追求和探讨方向。工程式学习作为一种强调学习者自身学习能力的学 习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与上述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和要求不谋而合, 可以成为学生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策略之一。但在升学压力依然沉重 的现状下,在课堂教擘有限的时间内,实施一个完整的工程既不现实 也没必要,所以我在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

7、化 一课中,便没有刻意去追求工程的完整性,而是针对重难点问题开展 了两个微工程式学习。第一个微工程式学习,是让学生根据材料运用SWOT分析法(见 上图)分析大生纱厂的开展情况。当这一常常被企业使用的管理方法 变成了理解历史知识的分析方法时,此时的课堂不再是由教师传授全 部的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学习活动、问题探究和成果展示方面扮演者 企业家、决策者的角色,用类似于真实的成年专家解决问题的方式, 像认知学徒一样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在这种建构式的自主学习中, 学生不再是知识的直接获取者,而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学生通过教 师所创设的真实情境参与到具体的工程任务当中,在情境中加深对知 识的记忆和理解,从而

8、实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并能将知识迁移到新的 情境中,最终迁移到真实世界中。为了使工程式学习更严谨、更科学, 我补充了丰富的史料给学生使用,学生通过整理史料、辨识史料、考 证史料,在实践中探寻和感知历史真相,逐步形成“论从史出”的史 料实证意识。在工程实践过程中,学生以史料为依据,以直接经验为 基础,在唯物史观统领下对大生纱厂的开展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将感 性认识和理性分析统一起来,通过合理考证得出结论,其唯物史观、 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也会水到渠成地“开花结果”。第二个微工程式学习,是让学生以大生纱厂的开展为例,选择自近代民族工业的开展历程一直是历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往都是教 师通过图表进行讲解,

9、枯燥乏味,教学效果不佳。于是,为了增强历 史课的趣味性,我将多元智力理论应用到教学中。我先和学生共同完 成标准版的近代民族工业开展历程示意图,为学生搭建一个学习支架。 接着,我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小组合作设计个性版 的作品并进行展示,为学生提供多元表达的机会。小组内部既有合作, 小组之间也有竞争,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好胜心,把每 个学生的潜力都尽可能激发出来,因为任何一个学生都有可能成为某 个方面的“专家”。学生们展示的作品不仅有跨学科的,还有很多和 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谓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学生通过“做中学”, 把静态的学科知识重新解码生成动态的学习过程,在体验和探

10、究中促 进知识的内化和融会贯通,他们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等 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逐步形成设计思维和专家思维,引发跨情境、 跨学科的迁移,将知识、能力、素养融为一体,把学校学习与社会生 活建立了关联。在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学生通过对大生纱厂百年兴衰 的命运进行探究,在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开展的艰难历程中感受张骞先 生“实业救国”的崇高理想和浓厚的乡土情结,与历史人物产生情感 的共鸣、联结、迁移,家国情怀在大生纱厂这个近代民族工业开展的 缩影上找到了支撑点。与此同时,学生需要明确近代民族工业开展的 各个阶段及其特征,将探究对象放置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进行思考分 析,并在成果展示时表达和表达出来,

11、这样不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渗透了时空观念,而且在成果展示中对时空观念进行了回扣。因此, 正如某位学者所说:“工程化学习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完成任务做出 成果,而是要让学生经历有意义的学习实践历程。” 2三、从“史味”到“课魂”:历史学科工程式学习的思考和启示 实践证明,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拟,工程式学习应用于历史教 学有很多优势。然而,当我们驻足于历史课程改革的嬉变节点之时, 我们仍然要对工程式学习保持一种批判反思的态度。工程式学习也有 它的边界性和适用性,并且在实践中会面临诸多矛盾和困境。不少案 例还存在浅表化、碎片化和机械化的问题,背离了工程式学习的本意, 淡化了 “史味”,丧失了 “课魂

12、”。鉴于此,笔者基于前人已有的研 究成果,同时结合自己的探索实践,浅谈历史学科工程式学习的几点 思考和启示,并以此求教方家和同仁。1 .更新思维观念,明确角色定位历史教学中引入工程式学习,必然会对教师的思维观念造成一定 的冲击。历史教师唯有突破思维定式的桎梏和藩篱,摆脱传统教学的 窠臼,树立起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和师生观,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地 去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才能适应新时代历史 教师这一岗位。同时,工程式学习对教师角色也是一种挑战和颠覆。 在工程式学习中,教师不再是课堂中最重要的“专家”,而是学生学 习过程中的“向导”,任何一个学生都可能在学习中成为某个方面的 “专家”

13、。3因此,在历史学科视域下开展工程式学习,需要教师 从学习者的视角出发,以整体的眼光研究学生学习历史的全过程,根 据学情来设计适合学习者的学习任务,满足学生真实性学习和深度学 习的需求。2 .努力克服缺陷,走出教学误区由于工程式学习继承了设计教学法的基因,因此会和设计教学法 存在缺乏一样,其内在的缺陷和局限性也很明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 面:一是学生的活动繁琐、耗时长;二是知识的学习零散、不系统。 4为了防止进入教学误区,更好地发挥工程式学习的作用和优势, 笔者有如下建议:以真实情境为载体,让学习真正发生;吸取和 借饕传统教学的有益经验,积极探索工程式学习的最优化;强化教 师指导,防止倒向极端的

14、“学生中心”;回归历史学科的本质,在 价值坚守中创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的活动效率。“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历史教学中开展工程 式学习任重而道远。我们期望,工程式学习能够成为历史课程与教学 改革的风向标,推动历史教育教学的开展,引领广大历史教师走上专 业开展之路。我们坚信,只要有更多的历史教师能够沉下心来不懈探 索和执着追求,工程式学习一定会有广阔的开展前景,终将实现核心 素养时代下“史味”犹存、“课魂”展现的品质课堂。我想,当我们 怀揣着教育的理想和良心在工程式学习的道路上踽踽前行时,也许不 远处就是成功的此岸。【解释】1赵然:也谈历史课程工程式学习的常态化实施,中学历史 教学2022年第6期,第17页。2夏雪梅:工程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和本土实 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年,第87页。3干学民:基于史料实证素养的初中历史工程式学习课堂实践 一以“原始先民的足迹为例”,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2年第7 期,第48页。4杨明全:核心素养时代的工程式学习:内涵重塑与价值重建, 课程教材教法2022年第2期,第5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