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课时素养检测十苏武传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294310139 上传时间:2022-05-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课时素养检测十苏武传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课时素养检测十苏武传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课时素养检测十苏武传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课时素养检测十苏武传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课时素养检测十苏武传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课时素养检测十苏武传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课时素养检测十苏武传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武传(50分钟,47分)一、基础达标(28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惠语以让单于让:谦让B.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候:拜访C.而收系张胜收:逮捕D.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坐:治罪【解析】选A。让:责备。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解析】选D。A项,语气助词,表判断。B项,介词,趁机。C项,副词,才。D项,介词,替,给/动词,变成。3.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B.“辇”是古代用人拉着走的车子,后多指

2、天子或王室坐的车子。C.“节”,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即“持节”。D.“爵”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王、公、侯、伯、男五种爵位。【解析】选D。周代五等爵位是指公、侯、伯、子、男,没有“王”爵。4.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陵劝降时虽采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文雅方式,但苏武全然不为所动,称李陵为“王”,划清二人的界限,表明自己的立场。B.李陵劝降这段描写,不但表现了苏武可贵的气节,同时也刻画了叛将李陵的复杂心态:他那尚未泯灭的爱国热情、羞耻之心在苏武的崇高境界面前被唤醒了。C.匈奴与

3、汉和亲后,汉寻求苏武等人,匈奴欺骗汉朝使者说苏武已死;但苏武用大雁传书告知天子,最终才得以重回汉朝。D.文段最后一句“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看似平实记述,细细品味,作者的叹惋之情溢于言表。【解析】选C。“苏武用大雁传书告知天子,最终才得以重回汉朝”错,原文中是使者来了之后,常惠教使者说的,并非事实。同时,“苏武用大雁传书告知天子”于文无据。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5分)译文:_ (2)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5分)译文:_答案:(1)你终究回不了汉朝,白白地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

4、,(您对汉朝的)信义又能在哪里显示呢(有谁知道您的信义呢)?(“空”译为“白白地”,“空自苦亡人之地”省略“于”,又有状语后置的现象,翻译时应该调好顺序再翻译,“信义”翻译时为求通顺、准确需要加上“您对汉朝的”。)(2)况且陛下年纪大了,法令没有定规,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几十家。(“春秋”古今异义,译为“年纪”;“亡”通“无”,没有;“夷灭”,是被动语态,译为“被杀尽”。)6.国家教育部曾对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教学大纲进行修改,其中备受争议的是如下一段文字:“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是国内民族之间的战争,是兄弟阋墙,家里打架,有正义与非正义的区别,不宜有侵略和反侵略的提法对于岳飞、文天祥这样的杰出

5、人物,我们虽然也肯定他们在反对民族掠夺和民族压迫当中的作用与地位,但并不称之为民族英雄。”按照教学大纲的说法,苏武也就不能称之为民族英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6分)答:_答案(示例):观点一:凡是对于民族、国家的独立、解放和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并且具有巨大人格力量的人,都应该称作民族英雄。尤其是民族英雄身上所体现的爱国和献身精神,是构成一个民族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的文化传承的关键内容。民族英雄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甚至敌我双方。所以康熙给袁崇焕平反,乾隆给史可法立祠。因此,有人所说的称岳飞为民族英雄,不利于民族团结,纯属无稽之谈、庸人自扰。事实上,好像也没有哪个少数民族对称岳飞为民族英雄提

6、出过异议,或觉得伤害了谁的民族感情,金人的后代乾隆还拜谒过岳王庙呢。观点二:如果说岳飞、文天祥是民族英雄,他们首先是汉族英雄,在当时反抗外族压迫和掠夺时,其事迹令人敬佩。在当今各民族共处和形成的中华民族,在反抗外敌入侵时,可以发挥他们的精神。但是,在描述民族冲突和民族融合历史时,有必要了解少数民族的感受,方法应讲究,需要微妙和成熟。中华民族需要有理性包容的民族主义和民族观,也需要属于各民族的民族英雄。二、阅读拓展(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小题。(19分)李陵字少卿,拜为骑都尉,将勇敢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天汉二年,贰师将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

7、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上曰:“毋骑予女。”陵对:“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诏陵以九月发。陵将其步卒五千出居延,至浚稽山,与单于相直,骑可三万围陵军。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召八万余骑攻陵。明日复战,斩首三千余级。单于使其子将骑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因发连弩射单于,单于下走。陵军战一日数十合,复杀虏二千余人。虏不利,欲去。会陵军候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军无后救,射矢且尽。单于大喜,四面射,矢如雨下。汉军南行,士尚三千余人,徒斩车辐而持之,军吏持尺刀,抵山下,单于遮其后,乘

8、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昏后,陵叹曰:“吾不死,非壮士也。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夜半时,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军人分散,脱至塞者四百余人。后闻陵降,上怒甚,群臣皆罪陵。迁盛言:“陵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提步卒不满五千,抑数万之师,转斗千里,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上以迁诬罔,下迁腐刑。陵在匈奴二十余年,元平元年病死。(选自汉书李陵传,有删改)【注】酒泉、张掖:地名。贰师:即贰师将军李广利,武帝所宠爱的李夫人的哥哥,武帝遣其伐

9、大宛,因大宛境内有贰师城,故号为贰师将军。无功而还。后因其兄李延年犯罪被诛,害怕连坐而降匈奴。辎(z)重:粮草。浚(jn)稽山:在今蒙古喀尔喀境内。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B.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C.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D.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

10、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解析】选C。文言断句要先推知句子大意,本句大意理解是“武帝召见李陵,想让他为李广利的军队运送粮草。李陵向武帝叩安请求说:我所率领的人,都是荆楚勇士、奇才、剑客,可用力掐住老虎,射箭必中,希望能自成一军,分散单于兵力。”之后结合断句的一般规律,如“陵”“臣”名词、代词作主语,其前断开。“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判断句独立成句。“力扼虎”“射命中”句式一致,中间断开。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是古人对自己名字的解释和补充,又称“表字”。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

11、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B.“拜”是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这里指“授予官职”,“拜相如为上大夫”和“公车特征拜郎中”中的“拜”都为此义。C.“胡”,这里指中原以北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古代学者对四方异族的了解十分有限,对他们的异同也没有深入调查,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D.“天汉”,和下文的“元平”一样,指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所以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永乐皇帝、乾隆皇帝、康熙皇帝等。【解析】选D。“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错,元代以前,一个皇帝会有多个年号。明清时期,一个皇帝基本就用一个年号。9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陵希望自己能独当一面,为国效力。他向汉武帝提出率领五千步兵出征,牵制单于的兵力,汉武帝答应了他的请求。B.李陵非常勇猛。面对三万强敌,毫不胆怯,杀死很多敌人。单于又召集八万骑兵,李陵愈战愈勇,匈奴一时难以取胜。C.李陵军队死伤惨重,没有武器和匈奴继续作战,李陵在夜里率众突围,韩延年战死,四百多人逃回塞内,李陵被迫投降。D.听说李陵投降,文武百官都归罪李陵,只有司马迁高度评价他;而汉武帝则认为司马迁所言不实,将司马迁施腐刑下狱。【解析】选C。“四百多人逃回塞内,李陵被迫投降”理解错误。应该是李陵投降后,四百多人逃回塞内。10.把

1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陵军战一日数十合,复杀虏二千余人。虏不利,欲去。(3分)译文:_ (2)提步卒不满五千,抑数万之师,转斗千里,虽古名将不过也。(4分)译文:_【解析】文言文翻译要先确定得分点,要结合文意补充省略成分,要调整特殊句式的语序。本题涉及的得分点有(1)“复”,又;“虏”,匈奴;“不利”,不能取胜;“去”,离开,撤兵。(2)“提”,率领;“抑”,搏杀;“转斗”,转战;“虽”,即使。答案:(1)李陵军队战斗一整天不下几十回合,又杀死两千多敌人。匈奴军队不能取胜,准备撤走。(2)(李陵)率领不满五千步兵,搏杀几万军队,转战千里,即使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11.武帝让李陵为李广利押送粮草,李陵却只用五千步兵进入单于王庭,为什么?(3分)答: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