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人性论视域下教育的目的及其教育反思

上传人:杨*** 文档编号:293957028 上传时间:2022-05-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荀子人性论视域下教育的目的及其教育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荀子人性论视域下教育的目的及其教育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荀子人性论视域下教育的目的及其教育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荀子人性论视域下教育的目的及其教育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荀子人性论视域下教育的目的及其教育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荀子人性论视域下教育的目的及其教育反思(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荀子人性论视域下教育的目的及其教育反思 方亚军Summary:荀子是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其人性论对于教育的思考有着重要意义。基于荀子的人性论思想,从“化性起伪”“礼法并施”和“闻、见、知、行”三个层面看教育的目的,认为教育包含一定的人性论前提。荀子人性论中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化性起伪,培养能力与道德;调节需求与生产,为政治服务;培养学思知行的圣人。同时,结合荀子的人性论做出教育反思。Key:荀子;人性论;教育目的;教育反思:G40092.26文献标志码:A:10017836(2018)03000403一、荀子的人性论思想荀子认为:“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在

2、荀子看来,所有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人性中本无礼义,所以需要后天学习而求得。人性本不知道礼义,需要不断思考得知。又如荀子在性恶中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不可学,不可事之在天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在荀子看来,人天生的能力则是性,后天习得的能力则是伪。如若习得后天能力,习得礼仪道德,须“化性起伪。”荀子还提倡礼法教育。他说:“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劝学)此外,荀子还认为人有认识真理的能力,客观真理是可知的。“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解蔽)荀子认为,一般的认识过程包括“闻、见、知、行”

3、四个过程。而这种认识过程与教学过程是一致的。君子做学问,就是把所学的听入耳中,记在心中,融会贯通到整个身心,表现在一举一动上,这体现了荀子学思行统一的教学过程,重在学思,旨在践行。二、教育与人性的关系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就有了关于人性的论述。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在孔子看来,人的本性是相近的,之所以有差异,是受到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在孟子看来,“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若加强教育、学习和自身修养,那么人的善性就不断地得到发展。荀子则认为,所有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今人之性,固无礼义,故强学而求有之也。”在荀子看来,人性中本无礼义,所

4、以需要后天教育和学习而求得。人性本不知道礼义,需要不断思考得知。由此可见,在儒家文化中,教育是可以完善人性的。教育包含一定的人性论前提。“无论何种形态的教育都是以一定的人性论预设为基础的,都是以一定的人学理念、主张为前提的,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有着怎样的人性论预设、主张,就会有怎样的教育。”1这就与保守主义相对立,在保守主义看来,人性是不变的,是不可完善的。通过教育改造人性、塑造人性、提升人性等认识是不可能实现的1。可见,教育与人性的关系总是处于争议之中。基于此,文章将从荀子的人性论视角来看教育的目的。三、从荀子人性论看教育的目的1从“化性起伪”看教育的目的“以善先人者,谓之教”,“博学,积善而化

5、性。”在荀子看来,教育就在于使人積善,改变人性,达到化性起伪。“荀子关于教育的定义,赋予了教育的目的性、主动性和社会性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育的社会职能,反映了先秦教育思想家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水平。”2关于人的能力,荀子在性恶中有相关论述。认为,人天生的能力则是性,后天习得的能力则是伪。教育可以使人的天生的能力促成后天能力的发展。即教育可以起到“化性起伪”的作用。又如荀子在儒效中所说:“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积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在荀子看来,这种化性起伪就是要改造人性中不利于迁善发展的东西,从而习得各种能力,获得礼仪道德。因此,教育的目的就是要

6、化性起伪,培养能力与习得礼仪道德。顾明远先生在论述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表现曾认为:“偏重知识教学,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了追求升学率,只强调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不要求学生发展智力和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这就影响了人才的成长和发展。”3由此可见,若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将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突破口和重中之重。学生在能力培养的同时习得礼仪道德,便是教育的目的所在。2从“礼法并施”看教育的目的荀子提倡礼法教育。他说:“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劝学)由此可见,礼是法制的前提,是各种条例的总纲,作为人,万万不可丢弃。此外,在荀子看来,礼还有特殊的意义。那就是

7、,礼有着规范人伦和维护统治秩序的重要意义,是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所在。荀子还利用礼法将人划分为三个阶层:圣人、有方之士和无方之民。荀子认为,无方之民是指那些不按照礼来做事以及不重视礼的人,有方之士是指那些能够按照礼的要求行事并重视礼的人,而那些依礼行事,在礼中善于思考,坚守原则,持之以恒并且始终爱好礼的人便是圣人。对于圣人和有方之士,适用于礼义教育,然而对于无方之民,则必须依赖于法数教化。如荀子在富国中所说:“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由此可见,荀子突出强调了人的道德属性是后天教育的结果,即突出了礼仪法治教育对于人的化性起伪的重要性。此外,荀子还认为,人首先是生物性的,有各

8、种物质生活需求,且人的欲望又是无止境的,然而物质生活条件本身又是有限的,这就造成了两者的矛盾。这一矛盾导致了社会的混乱,于是礼仪就起着调节需求与生产的作用。“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性恶)因此,在荀子看来,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调节需求与生产的作用。从而规范人伦和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其实质是为政治服务的。正如苗春德所认为的,一定的阶级和政治包含教育,教育服务于一定的阶级和政治。这是任何阶级都得遵循的准则,是不容怀疑的结论。然而,任何剥削阶级都不会公开承认这种关系,并且都会全力遮挡和掩饰这种关系4。3从“闻、见、知、行”看教育的目的“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

9、,物之理也。”在荀子看来,人天生就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而客观事物可知性是客观真理。荀子认为,一般的认识过程包括“闻、见、知、行”四个过程。“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而这种认识过程与教学过程是一致的。君子做学问,就是把所学的听入耳中,记在心中,融会贯通到整个身心,表现在一举一动上,这便体现了荀子学思行统一的教学过程,重在学思,旨在践行。荀子所倡导的化性起伪,其目的就是通过化性起伪来培养能力,从而引导百姓学习礼仪道德,身体力行,习得礼仪道德,更好地服务于国家,从而为统治者巩固封建统治服务。通过化性起伪来把人培养成能够学思行统一的、有道

10、德、懂礼法的圣人。由此可见,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思知行的圣人。石中英先生在论述蒙田的教育思想时曾认为:“在绅士教育过程中,孩子们学到知识后,重要的不是口头上说,而是行动上做。他们应在行动中复习学过的东西。”5可见,在石中英先生看来,蒙田眼中的绅士教育是重行动的,是学思行的统一。而蒙田的教育思想与荀子的“闻、见、知、行”是大体一致的。而后来的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思想恰恰也体现了这种学思行的统一。而教育的目的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不但要培养有知识的人才,还要培养能实践知识的人才。而荀子的“闻、见、知、行”思想恰恰体现了学生从学习知识到思考知识到实践知识的过程。因此,从这个层

11、面上说,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思行统一的,有道德、懂礼法的圣人。四、对教育的反思1教育需有相对独立性荀子认为,圣人高于社会之上,由他们来决定环境和改造人性,实施法治教育,从而实现化性起伪。却忽视了圣人也是人,也是环境与教育的产物。圣人自己又是怎么样实现化性起伪的呢?这就启发我们:教育不能过于崇拜权威,教育不能完全服务于政治,应该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可是历史告诉我们的恰恰不是这样的。“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就是“学在官府”“以吏为师”。政教合一是中国文化的明显特征,教化的作用被看作是教育的实质。如果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对这种特征不予根本改造,就必然会使包含丰富合理性的教育主张改革蒙上一层阴影,使

12、新教育的理想对传统教育弊端的批判流于表面化,甚至庸俗化,从而背离原先的理想。”6可见,历史告诉我们,政教合一是阻挡教育变革的障碍物,必须加以改造。新教育就要摆脱政治的束缚,寻求教育的相对独立。之所以我们现在倡导教育的独立性,希望教育该回归到自身的独立性之中,就是因为教育还被迫于统治阶级的统治,剥削关系一直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正如苏联教育家凯洛夫在其著作教育学中所说:“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为了自己的目的利用教育来巩固它的阶级统治,并以教育是人类的共同事业这一论断来掩盖自己的目的。”7可见,在凯洛夫看来,在阶级社会里,教育很难脱离这种剥削关系。他认为,真正的教育只有在没有阶级统治的社会里,在没有剥

13、削的共产主义社会里,才有可能被实现。因此,教育必须独立于政治之外,不能成为政治的附庸。换而言之,教育需要一定的独立性。处于教育之中的人要思想独立、人格独立和精神独立。尤为注意的是,这不意味着教育必须脱离政治。教育需要服务于政治,同时政治也需要服务于教育,两者是相通的。教育的发展是可以促进政治的发展的。政治的发展也可以反哺教育的发展。2教育主体需有平等的私权荀子希望通过礼义教育和法治来为统治阶级进行封建统治服务。此外,“荀子与孔孟还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都有轻视和贬抑个人的存私求利的倾向,都是重义轻利的,不承认人在一定程度上的自利存私是合理的自然的,是人的权利。”8这就告诉我们,作为平等的教育主

14、体,在不违背社会伦理道德与法律的前提下,是需要私利和私权的。此外,褚宏启先生在谈论教育公平、经济公平、政治公平与社会公平的关系时,认为:“教育在社会结构中所具有的边缘性,决定着教育公平的高水平实现有赖于政治经济公平的实现。通过经济公平、政治公平来促进教育公平,是走向真正高水平教育公平的唯一正确的路径选择。”9由此可见,在褚先生看来,谈论教育公平,首先要谈论经济和政治公平。要实现教育公平,首先要实现经济和政治的公平。显然,在经济和其他公平之间,经济公平的实现是其他公平实现的基础。教育主体是社会存在,存在就要生活,生活靠经济。在教育上寻求平等的私权就有了必要性,它是实现经济公平的手段,更是实现政治

15、公平和社会公平的基础条件。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说教育主体是需要平等的私权的。此外,作为平等的教育主体,教师的劳动不被重视,教师的生活处于被日益封闭的状态。其对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身解放和被尊重的权利的追求都被压倒性地制约着。正如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所说:“在这些热衷研究的学校里,教师的劳动时间被忽视,教师的生活圈子仅局限于校内,教师们只在学校这个封闭的世界中生活。”10可见,在佐藤学看来,教师是需要自己的平等的私权的。这种私权尤其表现为教师自身平等权利的解放,表现在教师与能够与之同步配合的儿童的对话与活跃之中。3教育发展需要科技的进步荀子倡导礼仪教育和法治,从而规范社会秩序,促进教育的发展。荀子在其

16、正名篇中提到了“别异同”和“明贵贱”两种知识。“别异同”是指具体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明贵贱”则是关于整体之道的知识,包括宏观的自然科学理论知识和哲学宗教知识等。在荀子看来,整体之道的知识具有优先性。因此,导致了中国传统社会道的知识的泛滥而具体知识的薄弱。在正名篇中,荀子详细描述了对事物的事实知识的获得方法和过程。实则为一种自然实在论。然而,在贾庆军看来,荀子的这种自然实在论是从属于明贵贱之价值知识的。其目的并不在这个,它将自然实在性知识转变为社会实践伦理知识。所以,荀子并没有创立起十分严谨的认知理论,也缺乏可动手性的技术11。可见,荀子所倡导的这种知识的不成体系与技术操作性的缺乏,很难产生科学技术体系。这也恰恰验证了李约瑟先生关于中国没有发展出如西方那样的近代科學体系的原因的推测。因此,教育发展需要科技的进步。此外,在关于青年知识学习的问题上,凯洛夫有着独特的见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