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通用语理论对中国英语教学的启示

上传人:杨*** 文档编号:293956818 上传时间:2022-05-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0.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通用语理论对中国英语教学的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英语通用语理论对中国英语教学的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英语通用语理论对中国英语教学的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英语通用语理论对中国英语教学的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英语通用语理论对中国英语教学的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通用语理论对中国英语教学的启示(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英语通用语理论对中国英语教学的启示 孙文丰内容Summary:全球化背景下英语通用语理论的提出颠覆了传统以本族语者为标准的英语教学模式,这一理论给我国英语教学带来了深刻影响。本文回顾了英语通用语研究的发展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并针对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结合中国英语教学,讨论了该研究对中国英语教学的启示。Key:英语通用语 英语教学 规范1.引言伴随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日益全球化与国际化,英语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重要。很多语言学家提出了英语国际通用语的概念,用来区别于英语作为本族语、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和英语作为外语的使用概念。Jenkins等语言学家把ELF界定为“不同母语背景的人们之间相互交流时使

2、用的英语”。他们主张,国际会议等多文化场合下使用的英语并非独立的、具有实体存在的语言系统,而是一种语言实践活动和语言交际功能,不必遵循以英语本族语标准为中心的语言和语用范式。尽管Quirk主张学习英语必须遵循标准的英语规范与使用变体,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Quirk等也承認以英语本族语为标准设定学习目标有不足之处,不能满足跨文化交际要求。Jenkins等人的主张在国际上被众多语言学家广泛接受,这标志着国际语言学界开始从理论上关注到语言公平性和代表性的问题。国内语言学界习惯上把Jenkins等人的主张称为ELF理论。ELF理论体现了英语发展的新趋势,是指导英语教学的重要理论。本文着重探讨该理论给我

3、国英语教学带来的启示。2.ELF研究现状及研究热点2.1研究现状ELF概念雏形出现虽早,但直到21世纪初它才真正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关注并进入实质性的研究阶段。主要的研究学者有三位Jennifer Jenkins、Barbara Seidhofer以及Anna Mauranen。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如今ELF已经形成了独立的研究领域,其发展步伐也不断加快。例如,Jenkins概括了国际英语的主要变异特征并以此为基础确定了英语非母语者在使用英语交流时共同存在的发音特点,将其称为“Lingua Franca Core”。此后,Seidhofer建立了VOICE数据库并归纳出ELF在词汇和语法方面的特征。

4、Kirkpatrick探索了ELF的教学规范化问题并提出了国际通用语教学模式。近几年来国际上的ELF研究已经不再满足于此前建构的思路,而是试图把ELF框架扩大到多语主义的大框架内。ELF研究也不再局限于英语单语的交流,而是扩大到多语、多模态资源中的交流。中国许多学者和教师也开始研究ELF教学理论并尝试将其与我国英语教学相结合。例如,基于英语国际语的“核心-边缘说”,结合ELF交际的“有效性、动态性、复杂性与多元性”特点,文秋芳提出了从语言、文化和语用三个方面重新构建英语国际语的教学框架的设想,以期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跨文化能力和“在线生成恰当策略的能力”。胡晓丽则指出在ELF背景下我国英语

5、教学应该重视英语不同变异形式的介绍,以加深学生对全球文化和本土文化不同价值观的了解,提高学生使用语言变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2015年8月“第八届英语通用语国际研讨会”在京成功召开,知名专家和学者围绕“ELF概念和教学探讨”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不仅体现了我国学术界对这一理念的重视,而且对我国ELF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2.2研究热点ELF的语言学研究层面主要集中在语用学、词汇语法学、语音学三个层面。 Mauranen(2006)指出,ELF研究的语用层面关注语用策略的使用问题。这些语用策略包括重复、自我修复、澄清等。ELF研究的词汇语法层面起步要晚于语用研究层面,经过近几年的发展,

6、尤其借助语料库,在实证研究方面后来居上(Breiteneder, 2009)。ELF交际侧重交际功能的实现,不刻意拘泥于语言形式,删繁就简特征明显。现有研究发现,交际主体似乎没有明显受到句法形态结构不规范的消极影响(Jenkins et al.,2011)。语音层面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ELF研究的语音层面认为,使用者在讲英语时都会带有第一语言的口音特征。Jenkins(2000)指出,ELF互动交际中,发音是妨碍交际成功的最主要原因,这些发音问题累积起来,就成了通用语核心问题。因此,ELF实证研究起点问题就是语音问题,识别那些容易引起交际理解困扰的发音变异现象(Jenkins,2014)。E

7、LF研究的应用方面主要集中在学术英语和商务英语两个领域。学术领域上,学术ELF研究有助于了解不同语言社区的英语实用情况,从而帮助新入门的人员尽快融入到学术社团中来,即学术社会化的问题。商务领域上,ELF商务领域研究关注商务交际场景下交际主体如何运用调整适应策略,获得交际效能(Koester,2010)。纵贯现有的商务ELF研究,跨文化交流策略是ELF商务研究的核心,而商务ELF的语言特征等本体研究则较为少见。3.ELF对中国英语教学的启示3.1教学目标在中国,非英语母语者间的英语交流的情况远远大于与母语者的交流,大多数外圈和扩展圈的人接触英语母语者的机会也是有限的。大多数英语教师花精力急于纠正

8、的典型的“错误”往往并不会给交流造成障碍(Seidlhofer, 2004)。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英语的最根本特征是认可说英语的人并不一定要发展到母语水平。因此,我们对英语不同变异形式要有包容的态度。教学目标的确定要综合教师、学生、目标语和母语之间的关系、当地主流文化、当地社会发展、全球化在当地的深入度等因素(Tupas, 2010)。就中国情况而言,ELF英语模式能满足我们与不同语言背景的人沟通,完成商业交易、会议、跨国谈判等交际任务。因此有必要让学生在学习阶段了解和识别不同英语变体的差异,从而培养和拓展国际视野。另外,为了弘扬传播中国文化,向世界介绍中国国情,日渐成熟的中国本土英语也应成为

9、教学内容之一。学生有必要了解中国英语变体在语音、词汇、语法、语篇和语用等层面的语言特征。3.2教学内容语言学习与文化渗透是紧密连接的过程。由于国际英语的发展,英语不再仅是英美文化载体,而是世界各国多元文化的载体。“英语文化”的内涵已被扩大。英语教学内容也应随着扩大。教师要改变“英美文化大使”的传统身份,让学生全面了解全球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差异。学校可以开设世界英语课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全球化和英语传播的角度去探讨全球性话题,使学生具备更多的世界英语变体知识,提高国际交流的质量。在英语教学中,要重视英语双向文化交流的功能,要培养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而交际能力要以充足的母语文化知识为前提。不少英

10、语教学专家已经意识到中国英语学习者表达本国文化时的失语症,提出英语教师在教授英美文化的同时,设置中国文化课,加强汉语修养,把英语教学和本土文化结合起来。3.3教学评价目前我国英语评估仍然基于英国或美国英语的标准化考试。作为标准依附者国家,中国本土化的英语变体还不完全成熟,中国的外语教学还是从内圈国家寻求语言标准。但是当今英语多元化标准给标准化测试带来挑战,虽然标准化测试对于在英美情景下测试英语水平还是有效的,但是它已经不适用于英语国际化环境下所需要的英语能力。所以,在英语语言测试中,语言能力不仅仅是语法能力,还要包括语篇、社会语言、文化知识、交际策略能力。因此,测试内容要包括教学内容规定的、学

11、生必须掌握的语言技能、交际能力和文化知识,还要合理增加考查辨别各种英语变体差异的能力,了解差异表达的意义的能力以及实际使用语言变体完成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的比例。此外,我国大多英语考试忽略了对学生文化敏感性的检测。由于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语言测试和相关教学评估应体现对文化知识的考查。这些文化知识不仅包括占主导地位的英美文化,也包括非英语国家的文化以及中国本土文化。4.结论目前,英语全球化进程发展迅猛,如果漠视这一发展趋势,抱残守缺,无疑会对中国英语教学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作为一种全新的范式,ELF不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取代,而是为今后英语教学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我国英语教学界应与国外同

12、行一起探索教學实践。目前,研究者已经从理论上确立了范式教学的必要性,但是教学实践的可行性尚处于摸索之中。中国拥有最大数量的英语学习者,其教学实践既要兼顾中国特色,还要顶应国际英语教学理念的发展。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国英语教学界应结合语言现实和研究成果,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估进行反思,这对于提升我国英语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Reference1Breiteneder, A. 2009.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in Europe: An empirical perspective J. World Englishes, 28(2): 256-69.2Dewey

13、, M. 2012. Toward a post-normative approach: Learning the pedagogy of ELT J. Journal of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1(1): 140-71.3Ferguson, G. 2009. Issues in researching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A conceptual enquiry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9(2): 117-35.4Jenkins et al. 2

14、011. Review of developments in research into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J. Language Teaching, (3): 281-315.5Jenkins, J. 2012.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from the classroom to the classroom J. ELT Journal, 66(4): 486-94.6Jenkins, J. 2014.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in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M. New

15、York: Routledge.7Kirkpatrick, A. 2011. English as an Asian Lingua Franca and the multilingual model of ELF J. Language Teaching, 40(2): 212-24.8Kramsch, C. 2009. The Multilingual Subject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9Mauranen, A. 2006. Signaling and preventing misunderstanding in ELF communica

16、t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17(7): 123-50.10Mauranen, A. 2012. Exploring ELF: Academic English shaped by Non-native Speaker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1Murray, N. 2012.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agmatic competence J. ELT Journal, (3): 318-326.12Seidlhofer, B. 2011. Understanding English as a Li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