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二战对波兰海报设计的影响

上传人:杨*** 文档编号:293883298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7.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二战对波兰海报设计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二战对波兰海报设计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二战对波兰海报设计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二战对波兰海报设计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二战对波兰海报设计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二战对波兰海报设计的影响(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谈二战对波兰海报设计的影响 熊雨晴Summary:波兰海报在全球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风格突出,隐喻而发人深省。二战使波兰首都被夷为平地,一切都需要重建,招贴海报这个重要的宣传工具得到了空前的支持与发展,波兰的设计师们有相当大的设计自由,将自己的观念融入到作品中。Key:波兰海报设计 现代艺术 图形创意一、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涌现大量优秀海报设计波兰在经历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损失惨重,存活下来的人民食不饱腹,工业、经济都已经完全被破坏了,华沙大学的师生自发组织起来对华沙城进行测绘并在战后原址重建,今天我们看到的华沙古城及很多建筑都与五六十年前的华沙城一样。在当时的环境下,波兰设计师们借助隐

2、喻、象征、寓意和摄影、版画等手段创新海报概念,他们有很大的设计自由,不用一味地顺应潮流。他们在完成国家政治宣传需求的同时传达了个人观念并发挥独特的个人风格,使作品有深刻的寓意,充满生命力,这也使得它在国际上引起平面设计界的关注。二、波兰招贴学派的出现亨利托马耶夫斯基是波兰招贴学派领军人物,国际著名的平面设计师、插画家和教育家。他从二战前开始海报创作,设计了大量电影、戏剧招贴,书籍装帧,讽刺漫画和插图。作品中极简式图形符号语言在日本设计界受到广泛关注,独特的讽刺态度及标志性手绘图形创意,对法、英等欧美现代平面设计都具有很深的影响力。波兰招贴学派的个人风格,主要可分为两类:第一类运用手写方式。由于

3、每个设计师对于字的理解、选用处理方式(手写体、随意性涂鸦体、模仿印刷体)、笔迹的不同而形成独特的画面形式;第二类运用拼贴的方式。设计师从纸张上将自己想要的图形或文字剪下来或者徒手撕下来(形成独特的毛边)进行排列组合并粘贴于海报中形成独特的画面。格林伯格认为,“平面性本身就是现代绘画最显著的特征。”托马耶夫斯基的作品幽默童趣,例如1963年设计的马戏团海报,由纸张拼贴出“CYRK”马戏团文字,他的设计带给人一种娱乐,充满童真乐趣的感觉,令人不由自主地愉悦起来。三、波兰海报的图形符号简化图画现代主义最早出现在德国,对比强烈的色彩、大块面平涂、简约的形象,准确地表达视觉主题。这种风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4、爆发、战后重建时十分壮观。此时波兰图形符号自身发展已经很丰富了,设计师们纷纷关注于波兰民间符号体系并在其中提取改进再设计,产生新的图形语言。例如托马耶夫斯基1969年为话剧哈德良七世设计的招贴海报,这幅海报在整幅画面中最起眼的只有一个代表“七”的手绘手势符号,由于这部戏剧太过出名,已经在我们思维里有一个既定形象,再丰富的画面和完美的绘画实际上都无法令千千万万个人满意,反而这种由戏剧名字本身设计的符号更合适,简要地传递出应有的信息,足以。四、图形符号的隐喻性和趣味性战争的残酷使波兰设计师们用完全扭曲的、想象的形象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感。他们的创作核心是表达设计师内心真实情感和思想状态,因此,波兰海报

5、是当时社会个人立场、政治、宗教的真实写照。波兰人民包括设计师们在二战后经历了毁灭、死亡、艰难的重建、对美好未来无限憧憬与向往的心态转换,设计师们的内心充斥着各种想法,对于社会和现实有太多的情绪,可他们不能直接表达出来,必须借用媒介看似委婉而犀利的方式诉之于作品中,这时候反讽与隐喻的表现风格被大量设计师青睐。随后,由于战后文化生活单调,国家的关注力由宣扬政治向宣传文化活动转变,为活跃氛围带动国内人民积极情绪,此时海报设计也成为了人民茶余饭后谈资的话题,许多轻松主题的海报需求量逐渐增大,如马戏、音乐会、话剧、电影等题材。托马耶夫斯基的这些带有轻松娱乐氛围的作品为笼罩在压抑氛围下的波兰民众带去了欢乐

6、与色彩,作品中纯真与趣味的融合,独特的图形符号给战后人民带去了一片云彩,解放战争带来的心灵束缚。结语二战后波兰海报设计表现多样,呈现多元化发展,设计师将自己的观念融入海报设计作品中,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特征。设计师们大胆尝试多种材料,如照片拼贴、暗房特技、丝网印刷、综合材料等;表現形式上有绘画写实、装饰艺术、版画以及漫画等形式。波兰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又丰富,独特的民族服饰、传统舞蹈、民间乐器、民俗画、波兰剪纸等民俗逐渐被大众所关注。波兰招贴学派不仅在图像修辞上对民族传统艺术进行挖掘与学习,而且在绘画上吸收传统风俗画、宗教和山区民间艺术等各种元素,为新时代的设计注入传统的血液,造成相互影响。海报民族性的发展正是要增添作品的温度,拉近作品与观者之间的距离从而产生共鸣。作品的温度是波兰海报在世界立足引起关注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海报的温度是当代年轻设计从业者们需要挖掘的。Reference:1(德)卡西尔,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汉口学院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