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体育田径教学有效策略

上传人:杨*** 文档编号:293879650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4.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小学体育田径教学有效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浅析小学体育田径教学有效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浅析小学体育田径教学有效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浅析小学体育田径教学有效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小学体育田径教学有效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小学体育田径教学有效策略(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析小学体育田径教学有效策略 高力田径作为一种极为常见的运动模式,既能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又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现阶段的小学生而言,积极开展体育运动非常有必要,教师严格按照体育教学情况,引入多元化的田径训练模式,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为提升体育田径效率,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认知思维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优化训练方式,真正感受田径训练所带来的乐趣。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田径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小学体育田径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1 趣味田径教学的应用特点小学阶段是学生身体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是心理启蒙的重要时期,因此,对小学生进行田径项目训练指导,需要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2、唯有学生对田径训练产生好奇与兴趣,亲身参与到具体实践活动中,才能使体育训练实效性得到有效提升。在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指导小学生开展田径运动,不只要考虑到田径课堂训练方面的各种教学要求以及内容,还需要对每个学生自身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要深切意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个体特点,制订相应的田径项目训练内容与训练措施,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得到健康发展。1.1 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小学生在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上仍处于初期阶段,所以学生的好奇心十分强烈,并且十分愿意参与一些群体类活动。因此,小学生会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更喜欢通过集体活动的参与来实现自我探知的需求。对此,当前所应用的田径体育教

3、学,通过趣味性的教学形式融入,能够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样在群体活动的参与下,就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田径运动的热情。同时,趣味性体育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能够以添加体育项目活动和教学内容为主来实现学生的兴趣心理,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快速爱上体育运动,而且也能够降低学生的厌学心理,更能够降低学生对陌生或难度较大体育运动的抵抗性情绪。除此以外,对学生来说,学习最大的驱动力就是兴趣。为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在开展趣味田径体育活动时,教师可以多组织几项活动内容,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进行学习,这样就能规避强制性锻炼而带来的弊端,而且也能实现通过体育活动来让学生进行体能成长,从而为学生的兴

4、趣累积和技能提升做好保障。1.2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体育教学中,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要充分掌握趣味田径教学的方法,而且要理解学生的兴趣点,充分尊重学生的生长规律和发育规律,以此才能将教学内容有效融入体育课堂中。教师在实际开展趣味田径活动时,必须要认真研究本学期的课程内容,更要全面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还要学会如何实现将体育教学项目内容与学生的独特个性进行有效结合,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内容适用于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此同时,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模仿能力十分强,所以,教师在做一些规范性动作时,必须要保证自身示范性动作的规范性,并且也要保证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真正使趣味性课堂

5、帮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2 当前小学田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1 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兴趣不高小学生认知能力不强,兴趣是他们参加田径运动的重要因素。教师如果没有采取适合该阶段学生的田径教学方法,将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当前,一些教师采取的田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基本以训练教学为主,一般为教师制订田径课计划学生训练教师指导,整个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缺乏师生、生生互动,导致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同时,在田径课上,一些教师过多地关注学生的技术动作,整体训练过程较为严肃,且运动前的热身动作做得不够全面,导致学生容易受伤,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2 基于学生合作的田径教学方法较少现代田径运动有很多

6、种类,包括竞走、跑、跳跃、投掷及由跑、跳、跃、投掷项目组成的全能运动。针对小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教师要合理地将不同的田径运动进行融合,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只注重跑和跳跃的教学,多开展50米、100米接力跑及定点投掷运动等项目,采用计分和现场考评的方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打分,这样的方式虽然能反映学生的田径能力,但因为缺少合作探究及德育教育等,使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理解仅停留在锻炼身体上,无法提升自己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一些教师很少采用基于学生合作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创编田径项目教学等,导致学生未能有效形成集体主义意识,未能达到体育教学目标。2.3 田径教

7、学评价机制创新性不足体育课要注重学生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及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差异,要求教师根据其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对年龄尚小的小学生而言,合理的评价机制能够提升其对田径学习的兴趣,使其逐渐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体育教师忽视评价的作用,多采用终结性评价,如“50米跑步速度”“投掷距离”等,很少在评价中结合学生的身体情况给出过程性评价,如“跑步能力可提升空间”“田径集体项目协作性”“知识与技能”等。这导致学生无法充分认识自己在田径运动中的优、缺点,不利于其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3 小学体育田径教学有效策略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

8、面发展的优质学生是所有学校的使命和责任,因此在小学教育中不能只注重文学方面的培养还需要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并完善小学体育田径运动教学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热爱田径运动达到全民健身的教学目的。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因此大多数时间都会在教室进行学习,长时间地静坐不利于小學生的身体发育从而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对于学业繁重的小学生来说高强度的学习需要健康的身体做支撑,因此在小学教学中开展体育田径运动是非常有必要的。现在的教学楼都比较高,而课间十分钟要想去操场运动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因此许多学生在课间都选择继续待在座位上,这不利于血液循环也不利于小学生的生长。因此开展体育田径运动能够引导

9、学生健康生活,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1 重视力量训练,强化小学生的力量素质体育田径对小学生力量水平有一定要求,决定了学生的身体协调力、爆发力等,教师遵循动静结合的原则,总结授课经验,优化训练策略,强化小学生的力量素质。一方面,静态训练,首先,着重强调学生在发力时的平衡感觉,教师为其提供体育器材,做好单脚、单臂支撑训练,而且每个动作至少保持30s,根据学生的基础承受力,适当增加或是减少训练的频率。其次,静态模式下爆发力训练,以提升小学生的反应速度为主,需要在短期内有明显的加速度。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有目的地对学生的某个肢体做爆发训练,结合某次的状态变化刺激肢体。最后,负荷训练,

10、要求学生长期处于静止状态,有效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田径训练技巧,或者鼓励学生相互监督,指出对方优缺点,实现共同提升。另一方面,动态训练,确保小学生的肢体适合田径训练,并在各个方面发挥最佳水平。为获得良好的动态训练效果,应该合理安排训练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爆发力、动作指导和自由活动等方面做出科学安排,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进行深入训练。为避免田径训练所产生的乏味感,教师适当添加教辅资源,如绳子、哑铃凳为学生讲解体育器材的具体用法,观察学生在训练中的动作是否标准,真正在动态训练中提升强化学生的力量训练效果。3.2 重视耐力训练,增强小学生的体能素质小学体育田径教学中的耐力训练,以提高小学生的体能

11、素质为重点,教师应该遵循规律,选择科学的训练方式。从近些年的体育教学现状而言,经常出现理论和实际相互脱节的情况,很难将具体知识和实践能力有效结合,一味采用高强度训练方式提高效率,却适得其反。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耐力训练方案,着重提高小学生的体能素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小学生的成长环境愈加优渥,导致他们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而田径训练的环境极为艰苦,需要学生具有极强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启发小学生自觉训练的良好意识,主动克服困难。再者,教师为其提供良好的训练环境,如在氧气充足的操场,保证小学生的身体各个机能供养充足,及时完成训练任务,采用“两步一吸

12、,两步一呼”的方式,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可以获得明显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小学生的耐力训练时间不宜过长,严格控制训练强度,相比成年人,小学生的血红蛋白含量较少,过于频繁的训练模式下,往往会缩短运动寿命,降低训练效果。3.3 加强师生、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为了促进小学体育田径训练活动的高效、高质开展,体育教师必须正确理解田径训练的重要性,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加培训活动,还要通过互联网、相关书籍和请教他人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形成先进的教学思维。同时,教师要通过家长会、微信、QQ和电话等方式,帮助家长充分认识到田径训练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同时,教师

13、还可以与一些具备体育运动专业知识的家长进行交流,一起为学生制定合适的田径训练内容,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要让学生正确认识到参与田径训练活动的意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发展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田径训练活动,并从中体验这一活动对提高自身身体素质的积极作用,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3.4 积极鼓励学生,增强学生运动的自信心小学阶段的学生都好动,对于有趣的事物接纳度很高,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丰富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团体比赛的各种形式进行田径运动教学让学生在娱乐的过程中学习田径运动。比如练习短跑可以利用接力赛的形

14、式,让学生在竞争的过程中更加专注。许多学生并不是不愿意跑步,而是对单纯的跑步觉得乏味或是畏惧,这时教师就可以采取娱乐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减少学生对于跑步的畏惧心理。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举行“四乘一百”的接力比赛,在比赛之初给出一个学生都无法拒绝的彩头,以此激励学生认真地参与到比赛当中,培养学生的体育竞技意识。通过组织田径比赛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田径技能还能够提升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在娱乐的过程中体会到体育田径的魅力,在不知不觉中达到强健体魄的目的。教师还可以借助体育工具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比如在跑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用哑铃,让学生拿着哑铃进行跑步,学生在对哑铃不了解时肯定会抱有极大的热情

15、,这时学生会非常愿意进行跑步训练。但是哑铃比较重,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选取最轻的哑铃让每个学生拿一个进行训练就足够了,否则会造成安全隐患。在学生对哑铃丧失了兴趣之后教师再选取其他的助教工具让学生保持着新鲜感。众所周知,小学生缺乏丰富的生活经验,对体育田径训练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加之有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会批评与指责学生,使许多学生对田径训练存在畏难、抵触的不良情绪。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教师应当在实际教学中采取不同的方式鼓励与赞扬学生,还有可以通过抚摸学生肩膀、脑袋等这类肢体语言给予学生鼓励。在这样的激励下,学生的运动自信心不仅会得到增强,还会更加积极、努力地投入训练,提高自身的运动能力。此外

16、,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变化,尤其是一点一滴的进步,要通过及时肯定、表扬,让他们增强信心。而对于学生的不足之处,则要先与学生进行深入沟通,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如有的学生可能因为身体不适,有的学生可能对动作要领理解错误,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真实的情况,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3.5 在田径课堂上融入游戏教学元素游戏是儿童的良师益友。结合田径体育教学的现状,教师在课下要通过备教材和备学生的方法,积极地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游戏元素,激发学生参加田径运动的兴趣。在田径游戏教学中,教师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组织各种自学、互学和展学活动,让学生自编自创一些可以明显提升身体素质的田径小游戏。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角色由之前的教学主导者变为引导者和策划者,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教师应通过引导的方式帮助其解决,进而提升学生利用体育游戏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田径准备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抓人”“小型徒手操”等游戏,一边为学生讲解徒手操的动作,一边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