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段学生自查作业习惯的培养和方法指导 洪霞摘 要: 小学低年级段学生作业完成后不检查和不会检查的现象非常普遍培养学生完成作业后认真检查的良好习惯并给予有效的方法的指导,促进课堂教育的优化,是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有利于学生今后的终生学习,对学生的一生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Key: 低年级段学生 作业自查习惯 作业自查方法给低年段学生监考过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大部分学生做完题就没事干,有的趴在桌上望呆,有的玩铅笔橡皮,有的拿出别的书看,虽然有部分孩子在看自己的卷子,但只是在看,并不是用心带着查出错题的目的检查;考试都是这样,更别说平时的作业,大部分孩子都是最后一个字写完笔一丢,立刻找老师批改,等着老师打个“×”之后再订正也不愿意自己检查,还有个别孩子悄悄地和别人对答案,想着“不劳而获”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自查作业的习惯低年段作为学生漫长学习生涯的起始年段,培养他们自查作业的习惯并给予方法的指导对他们的后续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就低年级段学生自查作业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体会一、重视学生自查作业的学习习惯的培养1.教师的引导示范作用低年级孩子刚入学不久,教师的言行对他们的影响非常重要。
要培养学生自查的习惯,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强调检查的重要性,还要给学生做出表率一道题学生做完,黑板上呈现出结果后,老师可以说:让我们再来检查一下,看看做对了没有如果检查出错误,可以用夸张的语言告诉孩子:看,检查可真有用,你们做完作业可要记得检查这样长时间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孩子自查习惯的养成是很有好处的2.在游戏中激发热情低年级段孩子易受情绪因素的左右,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单纯让他们检查作业往往会让他们感到枯燥乏味,如果在教学中顺应儿童的心理,在游戏中进行,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自查习惯的培养低年级段教材中经常出现的改错题就是以游戏的形式呈现,比如啄木鸟给树伯伯治病,就可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给他们带上头饰,让孩子们当啄木鸟医生在游戏中,每个孩子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检查变得不再乏味,孩子们一个个睁大眼睛,仔细地找有时,老师还可以适当示弱,自己当学生,让小朋友当老师,拿起红笔把老师做的题改一改你看,这时的孩子情绪特别高,平时都是老师帮我们该作业,没想到还能帮老师改作业,一定得仔细点这个时候,检查作业不再枯燥乏味,他们是全身心地投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自查作业的习惯,提高作业的正确率。
3.在表扬中体会快乐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教师要不断地创造机会让学生体会到检查作业带来的快乐1)语言表扬体会快乐在课堂上做作业的时候可以大声表扬检查认真的学生:“你看,×××做完了就认真检查,真是个好学生!”当看到孩子检查出一个错误而改正的时候说:“×××检查出了一个错误,正在仔细地改正呢!他已经掌握得满分的秘籍了,了不起哦!”受到表扬的学生笑眯眯的,多么开心,检查得更起劲其他没有检查的,听了这话也会立即检查2)作业免写体会快乐为了鼓励孩子养成自查的习惯,我们设立了“免写卡”的奖励制度课堂作业本,只有作业全对又书写工整就可以得到“优+★”,连续得五个“优+★”就可以免写作业一次学生为了得到免写卡,写好作业都会认真地检查,长时间坚持,对学生自查习惯的培养有促进作用二、加强检查作业方法的指导平时我们都会告诉学生,做完作业一定要仔细检查学生有了自查的习惯,但不容易检查出错误的地方细细想来,可能还需要指导他们检查的方法特别是对于低年级段学生,在这方面的经验更欠缺这时老师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细到每种类型的题目具体怎么检查下面就几种主要题型的检查谈谈方法。
1.计算题型遮住答案再做一遍低年级段口算、笔算是出现较多的练习题题型,这类题目学生在方法上没有什么困难,主要是因为不熟练或看错计算符号而出错对于这类题目,把原答案遮住再做一遍,把两次做的答案进行比对是比较好的检查方法特别要注意的是,用这种方法检查,第二次算的结果不一定正确,当出现不同答案时应该再算一次,这样才能确定正确的答案填空题可一个字一个字读着检查,填空题其实是学生许多方面的能力结合在一起的综合能力的体现,低年段的填空题往往通过读就能发现问题比如:一台空调的价格是2986元,一台洗衣机的价格是1066元爸爸准备买一台空调和一台洗衣机大约要准备( )千元很多学生在审题时都忽略( )后面的“千”,填成(4000)千元订正时,我就要求学生把这道题一个字一个字读一遍,很多学生自己读着就笑了,不用老师说,其实他们都明白了老师可告诉他们,关于这一类的问题,可以读着检查2.应用题可把结果带到题目中验证低年级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弱,部分孩子遇到稍微有变化一点的题目就不能很快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往往做出错误的结果心里还沾沾自喜对于这一类问题,最好的方法是把做出的结果带到题目中检验,看看按照你的结果是否能得到原来的条件。
比如学过除法之后,我们经常给学生做这样的练习:一共有21盆花,送给幼儿园一些后还剩7盆,送给幼儿园多少盆?一些对除法数量关系理解不透的孩子就会这样做21÷7=3(盆),这时,教师不急着带他们分析数量关系,而是让他们想想:把你做出来的结果“送给幼儿园3盆”带到题目中,送走3盆,加上剩下的7盆一共只有10盆呀,原题里明明是有21盆,对吗?这时的学生都会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重新思考这道题,正确的方法也就不难这样处理,既教给了学生自查的方法,又激发了他们探究的欲望,效果也就不言而喻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帮助学生养成有益于今后发展的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我相信当学生认识到自查的重要性,有了自查的习惯,学会了自查的方法,具备自查的能力后,就不仅能提高成绩,而且会终生受益考试周刊2015年60期考试周刊的其它文章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途径与经验民间游戏伴随幼儿快乐成长台湾 “两期迈向顶尖大学计划” 之启示地理教学中如何有效使用地图如何提升初中英语阅读的课堂效率让拼音“活”起来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