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临颍县南街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293635618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临颍县南街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南省临颍县南街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南省临颍县南街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河南省临颍县南街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河南省临颍县南街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临颍县南街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临颍县南街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历史试卷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林则徐和魏源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 )A.翻译了外国书籍B.提出了建立新式海军的主张C.启迪人们去认识世界形势,探索救国之路D.主张仿行西方的民主制度2.“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家族国家本位、实现社会和谐等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方式B.宗法制为内核的政治结构C.外儒内法的封建统治思想D.大河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3.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

2、于你们”,这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4.决定帝国主义侵华特征演变的基本因素是( )A.中国的政局变化B.资本主义的发展C.清政府的态度D.中国的自然条件5.宋史王安石传: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色好,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上引材料涉及王安石变法的法令是( )A.青苗法B.募役法C.市易法D.方田均税法6.北魏冯太后说:“立三长,则课(税)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

3、。”此制度针对的是当时( )A.鲜卑贵族排斥汉族地主参政B.官吏没有俸禄吏治腐败C.豪强地主隐匿人口逃避赋役D.鲜卑贵族拒绝移风易俗7.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英法打败沙俄,鸦片战争中英国打败中国。这种共同结局实质上反映了( )A.工业资本战胜商业资本B.工业国战胜了农业国C.海军强国打败了陆军强国D.先进社会制度战胜了落后的社会制度8.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但是决不可以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这一思想( ) A.强调农、轻、重发展并重B.吸取斯大林模式的经验教训C.成为一五计划的指导思想D.加速了国民经

4、济的恢复发展9.宋代大批画家追求细节的真实,对所描绘对象细致入微,显现出了“观物”“究微”的治学态度,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一特点主要反映了( ) A.理学思想影响了绘画艺术B.宋代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C.宋代笔墨纸砚技术的发展D.社会动荡导致复杂的心情10.恩格斯说,他的作品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恩格斯所说的他的作品是A.唐璜B.巴黎圣母院C.人间喜剧D.战争与和平11.下列关于权利法案和人权宣言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B.都体现了反对封建专制的要求C.都维

5、护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D.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12.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为此而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功绩是( )A.动摇了封建传统礼教的统治地位B.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C.推动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D.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3.洛克菲勒家族在1964年持股比例为13.5,现在则以不到40亿美元的资本控制了3000多亿美元的资产。资料显示,日前股份公司的资本控股比例约为5,被人称之为“有效的控制”。这段材料最能说明A.二战后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B.二战后“人

6、民资本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C.二战后出现了资本社会化趋势D.二战后资产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14.“康有为能融合各种思想于一炉使他能根据中国当时的各种思潮开出立足于孔孟之道而又适应中国当前需要的处方。”这一“处方”的实践对中国近代化的主要贡献是A.首先将“向西方学习”付诸实践B.使中国正式开始了民主化进程C.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D.诱导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5.国家最高技术奖成立于2000年,用于奖励科技成就卓著、社会贡献巨大的个人,此后每年评审一次,次年年初开会公布结果并颁奖。人们曾这样形容首届获奖者之一:“一人干了两亿人的活”。请问他是( )A.钱学森B.邓稼先C.李四光D.袁隆平16.

7、下表为1871-1910年间中国棉布和棉纱的进口量。从材料可知( )年代棉纱(1000担)价值(海关两1000)棉布(1000匹)价值(海关两1000)18707018771443924877188015236481356119735189010811939216561256291900148830187159644541919102282628311701367852A.马关条约的签订推动了棉纱棉布进口量的增加B.棉布进口量的相对稳定反映了中国贸易地位的改善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D.二者进口量折射出近代民族织布业发展变化的特征17.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

8、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B.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C.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D.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18.清同治帝曾有谕令:“惟该院(同文馆)学生专习外国语言文字,不准西人籍端影射,将天主教暗中传习,该抚仍当随时稽查,毋令滋弊。”这表明( ) A.朝廷坚守中体西用的原则B.朝廷坚持闭关锁国

9、政策C.列强侵略的主要目的是传教D.同治皇帝反对洋务运动19.明代设置锦衣卫、东厂、西厂和内行厂,负责侦察监视吏民,可以不通过司法程序任意逮捕。厂卫的设置反映了( ) A.官僚政治模式的异化B.传统司法体系的崩溃C.明代朝局民政的混乱D.君主专制制度的完善20.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独裁统治的特征是( )A.防共限共、特务统治、经济垄断B.一党专政、特务统治、保甲制度C.一党专政、经济垄断、保甲制度D.防共限共、经济垄断、新闻检查二、问答题(共2题;共1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6世纪前后欧洲人向中国文明的学习,先从科学技术开始,这不仅包括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还包括

10、陶瓷、冶金、纺织等技术,以及军事技术和兵法等。之后又逐步深入到文化,即价值观、思想和道德。“东学西渐”对于欧洲而言,并不是被迫的,而是主动的。此时的欧洲,封建领主制的统治本身,已出现了矛盾,为了争霸,欧洲诸国就必须加强实力;另一方面,则是针对天主教罗马教廷的“宗教改革”,强调教徒的个性和自由,反对教廷及其分支机构的统治。在这种情况下开始的“东学西渐”,就有了内在的驱动力,即设法学习中国的先进文明,以增强国力,并突破天主教的专制。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欧洲人都愿意接受中国文明。封建统治者(包括教会)对中国是采取排斥、抵制的态度;主张引进并改造、吸收中国文明的,主要是代表新兴资本势力的变革者。摘编自刘

11、永拮“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比较16至18世纪欧洲“东学西渐”与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现象的异同。并分析这一时期“东学西渐”对欧洲社会的重大影响。22.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游说则范雎、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指出材料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变化,结合史实说明商鞅变法与这一变化的关系。 三、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25分)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只大盾,不让任何一方不公平的占着优势。梭伦材料二梭伦制定的四大财产等级及其权益分配500斗级拥有年产500斗(一斗相当于38千克)农产品的地产(这个产量足够提供15个家庭一年所需的基本口粮)的公民,享有选举、充任包括执政官在内的各级国家职官的资格骑士级有能力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