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监测与防控制度

上传人:tang****xu6 文档编号:293635256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50.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监测与防控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医院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监测与防控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医院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监测与防控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院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监测与防控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监测与防控制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监测与防控制度留置血管内导管是救治危重患者、实施特殊用药和治疗的医疗操作技术。置管后的患者存在发生感染的危险。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导管留置的时间、置管部位及其细菌定植情况、无菌操作技术、置管技术、患者免疫功能和健康状态等因素。根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为进一步降低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特制定此制度。1. 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定义患者在留置血管内导管期间或拔除血管内导管48h内发生的原发性、且与其他部位存在的感染无关的血流感染。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要点(1)置管时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置管时采取最大无菌屏障,置

2、管部位应铺大无菌单(巾);置管人员应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2)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并戴无菌手套后,尽量避免接触穿刺点皮肤。置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立即更换。3)应根据患者病情尽可能使用腔数较少的导管。4)置管使用的器械、器具等医疗用品和各种敷料应达到灭菌水平。锁骨下静脉,置管部位不宜选择股静脉。6)宜使用有效含量A2g/L氯已定-乙醇(70%体积分数)溶液局部擦拭23遍进行皮肤消毒,作用时间遵循产品使用说明。白穿刺点由内向外以同心圆方式消毒,消毒范围应符合置管要求。消毒后皮肤穿刺点应避免再次接触。皮肤消毒待干后,再进行置管操作。7)患疳肿、湿疹等皮肤病或患感冒

3、、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宜进行置管操作(2)置管后1)应尽量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对于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出的患者应使用无菌纱布覆盖。2)应定期更换置管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为:无菌纱布为1次12天,无菌透明敷料为12次/周,如果纱布或敷料出现潮湿、松动、可见污染时应立即更换。3)医务人员接触置管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4)注射药物前,应当用75%乙醇或含碘消毒剂进行消毒,待干后方可注射药物。如有血迹等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导管连接端口。5)应保持穿刺点干燥,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感染征象。告知置管患者在

4、沐浴或擦身时,应注意保护导管,不要把导管淋湿或浸入水中。6)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的24h内或者停止输液后,肝素盐水进行常规冲管,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7)严格保证输注液体的无菌。8)紧急状态下的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应在48h内尽快拔除导管,更换穿刺部位后重新进行置管,并作相应处理。9)患者出现静脉炎、导管故障时,应当及时拔除导管。当怀疑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如无禁忌,应立即拔管,并将导管尖端和静脉血同时送微生物检测。10)医务人员应每天对保留导管的必要性进行评估,不需要时应尽早拔除导管11)如无感染征象时,不宜常规更换导管;不宜定期对穿刺点涂抹送微生物检测。12)主管医师应积极配合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进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监测。在留置血管内导管24h内填报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目标监测表,发生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时,应在24h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