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公路实务》夯基考点(精选版)

上传人:c****e 文档编号:293635085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级建造师《公路实务》夯基考点(精选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级建造师《公路实务》夯基考点(精选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级建造师《公路实务》夯基考点(精选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一级建造师《公路实务》夯基考点(精选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一级建造师《公路实务》夯基考点(精选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级建造师《公路实务》夯基考点(精选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级建造师《公路实务》夯基考点(精选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一级建造师夯基考点(精选版)公路实务- 2 -考点一:填土路基施工技术(1)填土路堤施工工序填土路堤施工工序主要包括施工放样、清除表土、填前处理、分层填筑、整平、碾压、整修等。(2)填筑方法水平分层填筑:路基填筑常用方式纵向分层填筑:纵坡大于 12%、填筑距离较短的路堤。横向填筑:无法自下而上填筑的深谷、陡坡、断岩、泥沼等机械无法进场的路堤。联合填筑:路分段进行,每段距离以 2040m 为宜。考点二:土质路堤压实施工技术要点(1)压路机始终要以纵向进退方式进行压实作业。(2)在整个全宽的填土上压实,宜纵向分行进行,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曲线段宜由曲线的内侧向外侧(当曲线半径超过 200

2、m 时,可以按直线段方式进行) 两行之间的接头一般应重叠 1/41/3 轮迹;对于三轮压路机则应重叠后轮的 1/2。(3)纵向分段压好以后,进行第二段压实时,其在纵向接头处的碾压范围, 宜重叠 12m,以确保接头处平顺过渡。考点三:土质路堤施工规定(1)性质不同的填料,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分层压实。同一层路基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合填筑。每种填料的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宜不小于500mm。路基上部宜采用水稳性好或冻胀敏感性小的填料。有地下水的路段或浸水路堤,应填筑水稳性好的填料。(2)在透水性差的压实层上填筑透水性好的填料前,应在其表面设 2%4% 的双向横坡,并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不得在

3、透水性好的填料所填筑的路堤边坡上覆盖透水性差的填料。(3)路堤填筑时,应从最低处起分层填筑,逐层压实。(4)填方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接头部位如不能交替填筑,先填路段应按 1:- 3 -11:2 坡度分层留台阶;如能交替填筑,应分层相互交替搭接,搭接长度应不小于 2m。(5)填土路堤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每一压实层均应进行压实度检测,检测频率为每 1000mm 不少于 2 点。压实度检测可采用灌砂法、环刀法等方法。施工过程中,每填筑 2m 宜检测路线中线和宽度。考点四:土石路堤施工要求(1)压实机械宜选用自重不 18t 的振动压路机。(2)应分层填筑压实,不得倾填。(3)应使大粒径石料均

4、匀分散在填料中,石料间孔隙应填充小粒径石料和土。(4)土石混合料来自不同料场,其岩性或土石比例相差大时,宜分层或分段填筑。(5)填料由土石混合材料变为其他填料时,土石混合材料最后一层的压实厚度应小于 300mm,该层填料最大粒径宜小于 150mm,压实后表面应无孔洞。(6)压实质量可采用沉降差指标进行检测;施工过程中,每填筑 3m 高宜检测路线中线和宽度。考点五:CFG 桩施工规定(1)混合料应严格按照成桩试验确定的配合比拌制,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不得少于 1min。(2)沉管至设计高程后应尽快投料,首次投料量应使管内混合料面与投料口平齐。拔管过程中发现料量不足时应及时补充投料。桩顶超灌高度不宜

5、小于 0.5m。(3)沉管宜在设计高程留振 10s 左右,然后边振动、边拔管。拔管速度宜为1.21.5m/min 如遇淤泥,拔管速度宜适当放慢。拔管过程中不得反插。(4)成桩过程中,每个台班应做不少于一组(3 个)试块(边长 150mm 的立方体),检验其标准养护 28d 抗压强度。(5)当设计桩距较小时,宜按隔桩跳打的顺序施工。施打新桩与己打桩间隔的时间不应少于 7d。- 4 -考点六:强夯置换(1)强夯置换前应在地表铺设一定厚度的垫层,垫层材料宜与桩体材料相同。(2)强夯置换夯点的夯击次数应通过现场试夯确定,并满足下列要求:置换桩底应达到设计置换深度(桩长度),宜穿透软土层。累计夯沉量应为

6、设计桩长的 1.52.0 倍。最后两级的平均夯沉量应满足强夯施工相关规定的要求。(3)强夯置换应按照由内向外、隔行跳打的方式施工。考点七:混合料的摊铺(1)底、中、面层采用走线法施工,表面层采用平衡梁法施工。(2)摊铺机均匀行驶,行走速度和拌合站产量相匹配,以确保所摊铺路面的均匀不间断摊铺。在摊铺过程中不准随意变换速度,尽量避免中途停顿。(3)沥青混凝土的摊铺温度根据气温变化进行调节一般正常施工控制在不低于 110-130,不超过 165,在摊铺过程中随时检查并做好记录。(4)开铺前将摊铺机的熨平板进行加热至不低于 100。(5)采用双机或三机梯进式施工时,相邻两机的间距控制在 10-20m。

7、两幅应有 5-10cm 宽度的重叠。(6)在摊铺过程中随时检查高程及摊铺厚度,并及时通知操作手。(7)摊铺机无法作业的地方,在监理工程师同意后采取人工摊铺施工。考点八:混合料的压实(1)初压:设备:双轮双振压路机。碾压方式:静压。复压:设备:胶轮压路机和双轮双振压路机。碾压方式:振压终压:设备:双轮双振压路机。碾压方式:静压。边角部分压路机碾压不到的位置,使用小型振动压路机碾压(2)碾压顺纵向由低边向高边按规定要求的碾压速度均匀进行。相邻碾压重叠宽度大 30cm。(3)不在新铺筑的路面上进行停机、加水、加油活动,以防止各种油料、杂质污染路面。压路机不准停留在已完成但温度尚未冷却至自然气温以下的

8、路面上- 5 -(4)碾压进行中压路机不得中途停留、转向或制动,压路机每次由两端折回的位置呈阶梯形随摊铺机向前推进,使折回处不在同横断面上,振动压路机在已成型的路面上行驶时应关闭振动。考点九:接缝处理(1)梯队作业采用热接缝,施工时将已铺混合料部分留下 20-30cm 宽暂不碾压,作为后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后摊铺部分完成即骑缝碾压,以消除缝迹。(2)半幅施工不能采用热接缝时,采用人工顺直刨缝或切缝铺另半幅前必须将边缘清扫干净,并涂洒少量粘层沥青。摊铺时应重叠在已铺层上 5-10cm,摊铺后将混合料人工清走,碾压时先在已压实路面行走,碾压新铺层 10-15cm,然后压实新铺部分,再伸过已压实路

9、面 10-15cm,充分将接缝压实紧密。(3)横接缝的处理方法:首先用 3m 直尺检查端部平整度,不符合要求时, 垂直于路中线切齐清除。清理干净后在端部涂粘层沥青接着摊铺。摊铺时调整好预留高度,接缝处摊铺层施工结束后再用 3m 直尺检查平整度。横向接缝的碾压先用双轮双振压路机进行横压,碾压时压路机位于已压实的混合料层上伸入新铺层的宽为 15cm 然后每压一遍向新铺混合料方向移动 15-20cm,直至全部在新铺层上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4)纵向冷接缝上、下层的缝错开 15cm 以上,横向接缝错开 1m 以上。考点十:缝的设置与施工(一)纵缝的设置与施工纵缝包括纵向施工缝和纵向缩缝两类,构造上分

10、为设拉杆平缝型和设拉杆假缝型。(1)当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时,应设置纵向施工缝,位置应避开轮迹, 并重合或靠近车道线,构造可采用设拉杆平缝型。上部应锯切槽口,深度为30-40mm,宽度为 3-8mm,槽内灌塞填缝料。(2)当一次铺筑宽度大于 4.5m 时,应设置纵向缩缝,构造可采用设拉杆假缝型。(3)当发现拉杆可能被拔出时,宜进行拉杆拔出力(握裹力)检验。- 6 -(4)纵缝应与路线中线平行。纵缝拉杆应采用热轧带肋钢筋,设在板厚中央, 并应对拉杆中部 100mm 进行防锈处理。(二)横缝的设置与施工横缝从功能上分为横向施工缝、横向缩缝和横向胀缝。横向施工缝从构造上分为设传力杆平缝型和设拉杆

11、企口缝型;横向缩缝从构造上分为设传力杆假缝型和不设传力杆假缝型。(1)每日施工结束或因临时原因中断施工时,应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应尽可能选在胀缝或缩缝处。横向施工缝设在缩缝处应采用设传力杆平缝型。施工缝设在胀缝处其构造与胀缝相同。确有困难需设置在缩缝之间时,横向施工缝应采用设拉杆企口缝型。(2)在特重和重交通公路、收费广场、邻近胀缝或路面自由端的 3 条缩缝应采用设传力杆假缝型。其他情况下可采用不设传力杆假缝型。(3)胀缝:邻近桥梁或其他固定构造物处或与其他道路相交处应设置横向胀缝。a.高温施工,可不设横向胀缝;b.常温施工,集料温缩系数和年温差较小时,可不设横向胀缝;c.集料温缩系数或年温差较大,路面两端构造物间距不小于 500m 时,宜设一道中间胀缝;d.低温施工,路面两端构造物间距不小于 350m 时,宜设一道胀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