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293631291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道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道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道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道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道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1、路基工程1.1、施工部置为了保证挖、填土能达到施工规范要求,施工方法采用机械化施工,即开挖、装运,摊铺碾压、平整等工作均采用配套机械,实行机械化一条龙作业,并结合多年公路路基工程施工中积累的方法和经验,实行分段施工作业法,使路基填筑的施工质量达到优良标准。1.2、挖方路基施工方法1.2.1、路基场地清理(1)、路基开工前首先对图纸所示的各类植被、垃圾、有机杂物等进行现场核对和补充调查,发现与图纸不符,及时报告监理工程师核查。(2)、将公路用地范围内的所有植被、垃圾、有机杂物等和原地面顶部20CM范围内草皮和表土进行砍伐和清除运走,符合设计图纸及监理工程师的

2、要求。(3)、所有清除的杂物均放在路基用地范围以外不防碍施工的设计指定位置作备用或废弃,以堆放稳定、不干扰交通和污染环境、整齐美观为原则。(4)、清理完毕后,将遗留下的坑穴用监理工程师同意的材料填平夯实,检查合格后即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1.2.2、路基土方开挖(1)、开挖采取自上而下分层开挖,不得乱挖或超挖。开挖时如发现土层性质有变化时,应修改施工方案及挖方边坡,并及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2)、根据开挖地段的路基中线,标高和横断面,精确定出开挖边线,并提前作出截、排水设施,土石方工程施工期间的临时排水设施尽量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3)、路基开挖逐层施工,土方开挖以挖掘机配自卸式汽车进行挖运

3、。开挖弃方在指定的弃土场进行弃置,若弃土场不能满足弃方要求时,应尽早重新选择弃土位置并修改相应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批准,但弃土场的位置不能选在沿江、沿山坡和其它图纸规定不能横向弃置废方的开挖路段。(4)、居民区附近的开挖应采取有效措施,以保护居民区住房及居民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并为附近居民的生活及交通提供临时便道或便桥。(5)、开挖中要注意边坡的整修,避免边坡不顺,而当发现土层性质变化时,将及时修改开挖边坡,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6)、挖方标高应按照设计标高开挖避免超挖,挖好的土石方路堑30cm范围内的压实度以JTJ051重型击实试验标准进行检验,其压实度均不应小于95,若不符合则进行翻松碾压,

4、使压实度达到要求。若挖方路床以下土质不良时,将按图纸所示或监理工程师指示的深度和范围,采取挖除,换填或其它措施进行处理并压实。1.2.3、弃方的处理(1)、在挖方路段开工前,向监理工程师报批土石方开挖、调运施工方案,该方案包括挖方及弃方数量、调运方案,弃方位置及其堆放形式,坡脚加固处理,排水系统的布置以及有关的计划安排等。(2)、当弃土场的位置,堆放形式或施工方案有更改时,必须提前将更改方案报监理工程师批准。(3)、弃土场应堆置整齐、稳定、排水畅通、避免对土堆周围的建筑物,排水及其它任何设施产生干扰或损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1.2.4、质量控制要点(1)、正确标出边桩线,施工中经常检查边坡开

5、挖坡度,及时纠正偏差。(2)、坡面平顺光滑,无明显的局部高低差。土质边坡预留的30cm保护层由人工从上至下顺坡修整。(3)、开挖时,经常注意山坡的稳定情况。每天开工、收工前均对坡面、坡顶附近进行检查,发现有裂缝开口坍方迹象或危石、危土立即处理。凡不能处理且对施工安全有威胁时,要暂停施工。1.3、设路基排水沟、路基清理及平整场地1.3.1、设路基排水沟在路基坡脚两侧1m外开挖临时排水沟,断面尺寸为50cm50cm,边沟设有一定的坡度,确保地表水的及时排除。临时排水沟及时清理,以免影响农田浇灌的排水。1.3.2、路基清理及平整场地(1)、对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地表杂物、耕植土、淤泥、草丛、树根等使用推

6、土机、挖掘机、装载机、自卸式汽车等机械并配合人力,将清理物集中运至指定地点。路基基底为耕植土或腐植土时,须清除表土,清除表土厚度为10cm。并作填前土方压实处理,土方压实度不小于85%。(2)、填河塘地段,先围堰抽水、清淤后,抛石(粒径大于30cm)至原河塘地面上60cm,后用清塘渣填筑至水面以上50cm,然后用天然级配砂砾石填筑50cm,再用塘渣填筑。(3)、对于路基范围内的树根用挖掘机挖除,清理后的回填区域地面,用推土机修整铺平,并按规范要求压实,对于路基范围内的砼构筑物或砖墙采用空压机、镐力机和挖掘杨挖掘方法挖除。(4)、路堤填筑前,填方材料按每5000m3取样,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规定的

7、方法进行颗粒分析,含水量与密实度、液限和塑限、有机质含量、承载比试验和击实试验。并在开工前28天,用路堤填料铺筑一段100-200m的试验路基,以确定碾压机械、次数等项选择。确定各料源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和填料的松铺厚度及验证压实度。若原路基土含水量较高,需用推土机的松土器将路基翻松晾晒,再将原地面作成设计要求的路拱,最后用光面压路机及振动压路将土路基碾压至规定密度。1.4、路基填筑(1)、本合同段路基填筑采用水平分层,纵向分段的方法进行,以机械为主,人工为辅。根据设计要求,路堤的压实度达到95%以上。路基填筑首先安排在河塘、桥涵、需二次开挖的地段,为桥梁、涵洞的优先施工创造条件。(2)、

8、施工前准备路基填筑前,需依据工程监理批准和各桩号填土断面图,进行坡顶和坡脚线的测量放样,设置边坡样板,转移中线里程桩,并挖出坡脚线外的临时排水沟,以及斜坡面上的搭接平台。路基施工前,首先应备料。土方路基采用集中取土法,土质为塘渣,取土场地可在沿线的丘陵土坡或至附近的料场采购,汽车运至现场。若塘渣块径较大,则在事先用锤将其破成小块,并满足一定的级配要求。(3)、分层填筑、本合同段路基填筑,分层厚度控制在30cm50cm。按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压实方法施工。自每段路基的最低处向上逐层回填,填料由自卸汽车运往回填区段后,根据车容量计算堆土间距,均匀地卸在路基范围内,由推土机按松铺厚度在整个路段

9、宽度内摊平。、为了保证边坡压实质量,填筑时路基两侧各加宽30cm,做到边坡表层与填方主体同时施工,均匀压实,待其接近最佳含水量时,用振动压路机与平地机,按压实试验确定的平整碾压方式交替平整,碾压至规定的压实度。路基填筑应由路中心向两侧填筑,并应做出与路拱相同的横向坡度,一般采用2%-4%的横坡,以利排水。、由于本合同段分几个作业段施工,相邻作业段交接处若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筑段应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若两段同时施工,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m。(4)、摊铺平整填料摊铺平整使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再用平整机进行终平,控制层面无显著的局部凸出。对于宕渣填料,平整面在做成坡向两侧4

10、%的横向排水坡。为控制每层虚摊厚度,初平时应用水平检测仪控制每层的虚铺厚度。(5)、碾压夯实、碾压前要先向压路机操作工进行技术交底,其内容包括碾压起讫范围、压实遍数、压实的速度等。、根据填料的不同部位,必须采用大吨位重型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碾压顺序按先两侧后中间,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压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各区段交接处要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2m,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在0.4m。、非绿化区边坡压实采用挖掘机改装的夯实设备进行边坡夯实,对于设计有绿化要求的坡面采用人工夯拍与种植被相结合的方法进行。1.5、路基整修路基整修在路基工程陆续完毕,所有的涵洞及桥梁完成并回填之后进行,包括路基

11、面的排水横坡,平整度,边坡等整修内容。为便于边坡压实,路基每侧加宽20cm,使边坡表层与填方主体同量施工,均匀压实。或采用推土机等沿边坡上下运行,全面压实,最后修坡。路基整修要按照设计尺寸进行。1.6、路基检验、签证(1)、试验人员在取样或测试前先确定填料是否符合要求,碾压区段是否压实均匀,填筑层厚度是否超过规定厚度。填料复查按下表规定的试验及频次执行。(2)、路基填土压实的质量检验随分层填筑碾压施工分层检测。其中宕渣压实度检测根据现场灌砂法测定干容重的方法检验压实度。(3)、路基每层填筑压实质量按规定检验达到设计及验收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填筑施工,否则重新压实,直到合格为止。1.7、预

12、留沉降(1)、填筑路基要考虑施工时和竣工后路基的工后沉降,地基总沉降包含瞬时沉降、主固结沉降及次固结沉降。根据填料种类及压实条件,并结合施工季节延续时间,路基施工时适当预留沉降量并考虑线路纵坡及相邻路基或桥台的顺坡连接。(2)、软土地基土的沉降量按设计计算值考虑,预留沉降量加高量的路基坡脚位置仍按设计路肩高程测定;路基面应适当加宽,其边坡较设计坡度稍陡施工,以便路基面宽度在沉降完成后能符合设计。若沉降观测点的“加载填土-时间-沉降量”曲线已趋稳定,预留沉降加高量可减少,只按基槽高度加高。(3)、填筑路堤超载预压部分用宕渣分层填筑,其压实度达到90%以上。并注意路基排水。1.8、路基边坡防护和路

13、基排水(1)、边坡防护、填方路段:采用土边坡,局部填土较高地段结合挡墙,坡面采用植草防护,局部填土较高地段采用拱型骨架护坡。挖方路段:视地质,分别采用植草防护、浆砌片石护面墙防护。、施工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砌筑前将坡面整修好,坡面不应有树桩等废物。并将坡面夯实。浆砌片石坡角应空槽,使其嵌入槽内。应按规定长度设置伸缩缝。粘土夯实后,平铺草皮应紧随施工。、干砌片石挡墙施工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1)、挡墙位于的横坡上时,应清除表面风化层,并做成台阶形,台阶的高宽比不得大于21,台阶宽度不应小于0.5m。2)、砌筑基础第一层时,应将基岩表面清洗、湿润、坐浆砌筑。砌筑中断后再进行砌筑时,应将砌层表面加以清扫和

14、湿润。3)、砌体应分层座浆砌筑,砌筑上层时,不应振动下层,不得在已砌好的砌体上抛掷、敲击石块。4)、挡墙工作段的分段位置宜在沉降缝处,各段水平缝应一致;分段砌筑时,相邻段高差不宜超过1.2m。、护面墙实体式护面墙采用干砌片石,施工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1)、护面墙坡角应空槽,使基础嵌入槽内。2)、按规定长度设置伸缩缝、泄水孔,泄水孔后要设置级配砂砾石反滤层。3)、多级护面层墙设2m的浆砌石平台,平台上设4040cm的截水沟,并种植藤曼植物。(2)、路基排水设施施工要符合以下要求、施工时根据地形地表水流情况,开挖临时排水沟及堑顶开沟,将水引到路基施工以外,并核实排水设计数量。、地面排水设备的纵坡不应

15、小于2%。、边沟、截水沟开挖后,引排疏干沟内积水,检查验收合格后及时安排下道工序施工。、沟底铺砌应置于稳定地层上;台阶连接处砌筑密贴,防水下渗。、路基(堑)侧沟、吊沟在路基表层完工前必须配套完工。、急流槽较长时,分段砌筑,每段长不超过10m,接头用防水材料填塞,密实无空隙。、在超高路段设置的纵向缝隙式圆形集水井管施工时,其起位桩号及标高,尺寸应严格按照图纸及监理工程师的规定执行。1.9、过渡段施工(1)、过渡段施工前,根据工地实际情况采取桥台后的防水排水措施。(2)、过渡段路基基床表层面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3)、过渡段桥台基坑以砂砾分层填筑,并用小型平板水密法密实。路基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重型碾压机碾压密实。(4)、过渡段填筑时,碾压不易达到位的边角处,宜采用小型夯压机械按设计要求夯压密实,过渡段密实度达到97%以上。(5)、过渡段在软土基上,后台设置有钢筋砼搭板,其钢筋砼搭板要安排在路基稳定、桥台锥坡及过渡段两侧防护工程按设计完成后再进行施工。(6)、过渡段为了提高地基土的密实度,亦可采取预留沉降措施,在原设计堆载高度上增加1-2m的超载高度。2、路面工程行车道路面结构为4cm的细粒式沥青砼(AC-13)+8cm中粒式(AC-20)+沥青下封层+透层油+基层34c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20cm水泥石灰稳定土(水泥:石灰:土=4:8:100),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工业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