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山水游记散文课件

上传人:des****85 文档编号:293629588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山水游记散文课件(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品山水之情意立个性之情操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教学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教学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教学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教学125中学白雪燕2012-10-17教材分析教材分析n n(一)本单元在必修教材中的位置(一)本单元在必修教材中的位置n n必修一第二单元,学习古代记叙散文必修一第二单元,学习古代记叙散文n n必修二第三单元,学习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必修二第三单元,学习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n n必修三第三单元,学习古代议论性散文必修三第三单元,学习古代议论性散文n n必修四第四单元,学习古代人物传记必修四第四单元,学习古代人物传记n n必修五第二单元,学习古代抒情散文必修五第二单元,学习古代抒情散文n n本单

2、元学习除了要继续培养阅读文言文的本单元学习除了要继续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之外,还应该关注古代山水游记类散能力之外,还应该关注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的特点,以及学习这一类散文的方法和文的特点,以及学习这一类散文的方法和策略,这样才能够对整个单元选文的思想策略,这样才能够对整个单元选文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有一个宏观完整的把握。价值和艺术价值有一个宏观完整的把握。n n(二)山水游记散文的发展脉络(二)山水游记散文的发展脉络n n梅新林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古代文学教授)认梅新林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古代文学教授)认为我国古代游记文学大致上经历了五个阶段为我国古代游记文学大致上经历了五个阶段:n n魏晋的诞生期

3、魏晋的诞生期n n唐代的成熟期唐代的成熟期n n宋代的高峰期宋代的高峰期n n元明的复兴期元明的复兴期n n清代的衰变期清代的衰变期n n(三)山水游记散文的基本特点(三)山水游记散文的基本特点n n游记散文的要素游记散文的要素游记散文的要素游记散文的要素n n“ “游记作为一种纪游的文学作品,在内容上它至少应游记作为一种纪游的文学作品,在内容上它至少应游记作为一种纪游的文学作品,在内容上它至少应游记作为一种纪游的文学作品,在内容上它至少应该包括三个因素:第一,该包括三个因素:第一,该包括三个因素:第一,该包括三个因素:第一,所至所至所至所至,即作者游程;第二,即作者游程;第二,即作者游程;第

4、二,即作者游程;第二,所见所见所见所见,包括作者耳闻目睹的山水景物,名胜古迹,风,包括作者耳闻目睹的山水景物,名胜古迹,风,包括作者耳闻目睹的山水景物,名胜古迹,风,包括作者耳闻目睹的山水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历史掌故,现实生活等;第三,土人情,历史掌故,现实生活等;第三,土人情,历史掌故,现实生活等;第三,土人情,历史掌故,现实生活等;第三,所感所感所感所感,即作,即作,即作,即作者观感,由所见所闻而引发的所思所想。从结构上来者观感,由所见所闻而引发的所思所想。从结构上来者观感,由所见所闻而引发的所思所想。从结构上来者观感,由所见所闻而引发的所思所想。从结构上来说,所至是骨骼,所见是血肉

5、,所感是灵魂。无骨不说,所至是骨骼,所见是血肉,所感是灵魂。无骨不说,所至是骨骼,所见是血肉,所感是灵魂。无骨不说,所至是骨骼,所见是血肉,所感是灵魂。无骨不立,无肉不丰,无魂不活,三者缺一不可,构成一个立,无肉不丰,无魂不活,三者缺一不可,构成一个立,无肉不丰,无魂不活,三者缺一不可,构成一个立,无肉不丰,无魂不活,三者缺一不可,构成一个完整的格局。完整的格局。完整的格局。完整的格局。” ”n n“ “不管游记是采用不管游记是采用不管游记是采用不管游记是采用赋、序、书、记赋、序、书、记赋、序、书、记赋、序、书、记等哪种体裁来写,等哪种体裁来写,等哪种体裁来写,等哪种体裁来写,只要它具有这一基

6、本格局,便可算作游记。只要它具有这一基本格局,便可算作游记。只要它具有这一基本格局,便可算作游记。只要它具有这一基本格局,便可算作游记。” ” n n 梅新林、俞樟华梅新林、俞樟华梅新林、俞樟华梅新林、俞樟华中国游记文学中国游记文学中国游记文学中国游记文学史史史史n n“就山水游记的特质而言,一般应具有三个文就山水游记的特质而言,一般应具有三个文体要素。第一,对游历途中的体要素。第一,对游历途中的山川景物山川景物作了作了具体而真实的描绘;第二,有具体而真实的描绘;第二,有游踪游踪的记述;的记述;第三,有第三,有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思想感情寄托:或者寄寓作寄托:或者寄寓作者对秀丽山河的赞美,或者

7、抒发作者个人的者对秀丽山河的赞美,或者抒发作者个人的感受情思,或者借山水发表议论。感受情思,或者借山水发表议论。”王立群王立群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n n山水游记的四个特点山水游记的四个特点n n第一、写景状物第一、写景状物栩栩如生。栩栩如生。n n第二、融情于景,动人心弦第二、融情于景,动人心弦n n第三、记游说理,含蓄隽永。第三、记游说理,含蓄隽永。n n第四、语言优美,妙笔生花第四、语言优美,妙笔生花n n(四)课标对于必修课文言文的阅读鉴赏要求(四)课标对于必修课文言文的阅读鉴赏要求n n1、能、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

8、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义或用法”,“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n n2、“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n n3、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

9、法。了解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品。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n n1、反复诵读,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反复诵读,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n n2、品味文中精彩优美的语句,引导学生体会、品味文中精彩优美的语句,引导学生体会写景记游散文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提高学写景记游散文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力。力。n n3、引导学生联系作者的身世和

10、作品的时代背、引导学生联系作者的身世和作品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和思想认识,发展学生景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和思想认识,发展学生的探究性阅读能力。的探究性阅读能力。兰亭集序亭集序一、激发兴趣一、激发兴趣n n1 中国古代文人的中国古代文人的“山水情结山水情结”了解了解文化文化n n2事件缘起事件缘起走近文人走近文人n n(1)修禊)修禊n n(2)兰亭雅集)兰亭雅集n n(3)王羲之)王羲之兰亭集序兰亭集序文学精品文学精品书法精品书法精品飘如游云,矫如惊龙,天机流布,挺然秀出飘如游云,矫如惊龙,天机流布,挺然秀出 二、整体把握二、整体把握n n兰亭集序兰亭集序记叙的是东晋时期清谈家们的一次记

11、叙的是东晋时期清谈家们的一次大集会,文章由宴游活动感慨快乐年华的易逝,大集会,文章由宴游活动感慨快乐年华的易逝,借古人借古人“死生亦大矣死生亦大矣”的感慨,引出对人生的痛的感慨,引出对人生的痛惜,批判了当时士大夫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惜,批判了当时士大夫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n n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感情变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感情变化波澜起伏、抑扬顿挫,成为千古盛传的名篇佳化波澜起伏、抑扬顿挫,成为千古盛传的名篇佳作。作。n n全文共全文共4个自然段:个自然段:n n第第第第11、2 2段:叙兰亭盛会段:叙兰亭盛会段:叙兰亭盛会段:叙兰亭盛会乐乐乐乐n n第第第

12、第33段:叹死生之大段:叹死生之大段:叹死生之大段:叹死生之大痛痛痛痛n n第第第第 44段:明作序要旨段:明作序要旨段:明作序要旨段:明作序要旨悲悲悲悲n n表达观点:表达观点:死生亦大矣死生亦大矣n n抒发情感:抒发情感:乐乐痛痛悲悲 三、突破重点难点三、突破重点难点n n1 梳理作者的感情变化:乐梳理作者的感情变化:乐痛痛悲悲因何而乐?因何而乐?n n人众人众n n景胜景胜n n事趣事趣n n神游:享受大自然的恩赐,达到物我两忘的最神游:享受大自然的恩赐,达到物我两忘的最高境界。高境界。生之生之“乐乐”为何而痛?为何而痛? n n“向之所欣,俯仰之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已为陈迹迹” 生

13、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n n“修短随化,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期于尽” 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持持 n n个体的有限与宇宙的无限的对比个体的有限与宇宙的无限的对比n n主观欲望与客观现实的矛盾主观欲望与客观现实的矛盾生之有限、死之恐惧的伤痛感生之有限、死之恐惧的伤痛感死之痛死之痛悲从何来?悲从何来? “昔人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感之由,若合一契”、“后之后之视今,亦犹今,亦犹今之今之视昔昔”世世代代要面临这一令人痛苦却又无法解决世世代代要面临这一令人痛苦却又无法解决的问题的问题“一死生一死生为虚虚诞,齐彭彭殇为妄作妄作”探求生命的意义探求生

14、命的意义“后之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期待后世得以解脱期待后世得以解脱古今同慨古今同慨背景介绍背景介绍 :n n王羲之所生活的东晋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王羲之所生活的东晋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王羲之所生活的东晋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王羲之所生活的东晋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动荡的年代,动荡的年代,动荡的年代,“ “天下名士,少有全者天下名士,少有全者天下名士,少有全者天下名士,少有全者” ”,许多文人都死,许多文人都死,许多文人都死,许多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之中。士大夫不满这个时代却又无力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之中。士大夫不满这个时代

15、却又无力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之中。士大夫不满这个时代却又无力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之中。士大夫不满这个时代却又无力改变,于是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改变,于是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改变,于是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改变,于是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出世入仙,逃避现实。他们大多意志消沉,不求生活,出世入仙,逃避现实。他们大多意志消沉,不求生活,出世入仙,逃避现实。他们大多意志消沉,不求生活,出世入仙,逃避现实。他们大多意志消沉,不求进取;思想虚无,行动无为;寄情山水,如浮萍一般随进取;思想虚无,行动无为;寄情山水,如浮萍一般随进取;思想虚无,

16、行动无为;寄情山水,如浮萍一般随进取;思想虚无,行动无为;寄情山水,如浮萍一般随波飘荡,对死也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作波飘荡,对死也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作波飘荡,对死也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作波飘荡,对死也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作者对此作了委婉的批评。者对此作了委婉的批评。者对此作了委婉的批评。者对此作了委婉的批评。n n“ “魏晋名士虽然喜欢老庄却还不够自然,在行为上有点魏晋名士虽然喜欢老庄却还不够自然,在行为上有点魏晋名士虽然喜欢老庄却还不够自然,在行为上有点魏晋名士虽然喜欢老庄却还不够自然,在行为上有点故意,有点表演,有点故意,有点表演,有点故意,有点表演,有点故意,有点表演,有点“ “我偏要这样我偏要这样我偏要这样我偏要这样” ”的做作的做作的做作的做作-魏魏魏魏晋名士身上残留着太多贵族子弟的气息,清谈中过于互晋名士身上残留着太多贵族子弟的气息,清谈中过于互晋名士身上残留着太多贵族子弟的气息,清谈中过于互晋名士身上残留着太多贵族子弟的气息,清谈中过于互相依赖,过于在乎他人的视线。相依赖,过于在乎他人的视线。相依赖,过于在乎他人的视线。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