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北区空港佳园第二幼儿园招考聘用模拟卷(共200题)(第3版)

上传人:嘀嘀 文档编号:293591738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X 页数:124 大小:14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渝北区空港佳园第二幼儿园招考聘用模拟卷(共200题)(第3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重庆市渝北区空港佳园第二幼儿园招考聘用模拟卷(共200题)(第3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重庆市渝北区空港佳园第二幼儿园招考聘用模拟卷(共200题)(第3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重庆市渝北区空港佳园第二幼儿园招考聘用模拟卷(共200题)(第3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4页
重庆市渝北区空港佳园第二幼儿园招考聘用模拟卷(共200题)(第3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渝北区空港佳园第二幼儿园招考聘用模拟卷(共200题)(第3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渝北区空港佳园第二幼儿园招考聘用模拟卷(共200题)(第3版)(1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渝北区空港佳园第二幼儿园招考聘用模拟卷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姓名:_ 学号:_ 成绩:_一.单选题(共100题)1.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_,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观点,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A: 中共中央关于生产方式改革的决定B: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C: 中共中央关于商品经济改革的决定D: 中共中央关于农村土地改革的决定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

2、划的商品经济的观点,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因此,本题选B选项。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税务机关依照法定的税种、税率对某企业征税,这一行为是_。A: 自由裁量行政行为B: 不要式行政行为C: 双方行政行为D: 羁束行政行为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解析】A项自由裁量行政行为指法律仅仅规定行政行为的范围、条件、幅度和种类等由行政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如何适用法律而作出的行政行为。B项不要式行政行为是指不需要具备特定形式或特定程序,只需行为人口头意思表示就可生效的行政行为。一般在紧急情况出现或情况比较简单的条件下实施的行政行为多是

3、不要式行为。C项双方行政行为指必须经过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的行政行为。D项羁柬行政行为指法律明确规定了行政行为的范围、条件、程度、方法等,行政机关没有自由选择的余地,只能严格依照法律作出的行政行为。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诙谐幽默,寓悲于喜,形成“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的美国著名小说家是_。A: 莫泊桑B: 杰克?伦敦C: 屠格涅夫D: 欧?亨利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解析】欧亨利一生写了300多篇短篇小说,大部分反映了下层人物辛酸而又滑稽的生活,这些作品以其幽默的生活情趣,“含泪微笑”的风格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4.行

4、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生效的许可证,除非_。A: 居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改变的B: 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C: 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D: 上级行政机关要求改变的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根据行政许可法第8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故本题选

5、C。5.蛙眼主“静”,这是一种极其冷峻的“静观”。宋代程颢秋日偶成曰:“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静”中观“动”也许更加敏锐,如同暗夜可观微弱荧光。“日理万机”固然可敬,闲庭踱步做些长远的战略思考也不可或缺。诸葛先生“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却独能大梦先觉,未出茅庐,先定三分天下。此皆静中所得也。当代人普遍地失“闲”少“静”,缺的就是一双“静观自得”的蛙眼。倘以蛙眼阅世,少些盲动,少些浮躁,这个世界定会安静得多。这段文字意在强调_。A: 当代人失“闲”少“静”B: 蛙眼是一种极其冷峻的“静观”C: 静与动同样重要D: “静”中观“动”更能有所得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

6、:文段先说蛙眼是一种“静观”,接着指出“静”中观“动”更能有所得并举例说明,最后从反面说明当代人失“闲”少“静”,缺的就是一双“静观自得”的蛙眼。可见作者强调的是“静”的重要性,“静”中观“动”更能有所得,D项正确。A、B两项仅是文段的部分内容,C项文段未涉及动是否重要,排除。故本题答案为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6.科学家们证实,甲基叔丁基乙醚具有很强的水溶性,对土壤几乎没有亲和力,同时它又是很难分解的寿命很长的物质。_这种化学物质见光可分解,_阳光很难进人土壤和地下水中。_,它一旦进入地下水中,人们就很难将它“请”出来,_它渗入到更深水层的可能性则是不可避免的了。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

7、是_。A: 因为 所以 然而 最后B: 虽说 但是 因此 而C: 由于 故而 但是 而D: 虽然 但是 所以 那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由“甲基叔丁基乙醚具有很强的水溶性这种化学物质见光可分解阳光很难进人土壤和地下水中”可知,前两空之间为转折关系。故可首先排除不表转折的A、C。第四空,D项“那”比较口语化,不符合句子语体风格,B项“而”填入句中表顺承关系,符合句意。故本题答案为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7.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第一面光辉旗帜是_。A: 义和团的反帝斗争B: 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的斗争C: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D: 大沽口自卫反击战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

8、答案:C【解析】与其他三项相比,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发生的时间最早。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8.某人在竞选纽约州州长时批评前任州长的教育政策:“前任州长在任的五年间,政府的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的费用从上任前的10亿美元减少到7亿美元,从而导致了州内公立学校的一系列困难:落后设施不能得到及时改善、教师待遇每况愈下、贫困家庭的学生享受不到优质的资源,而这一切都是前任州长这种忽视教育的政策所导致的。”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够反驳上述竞选者的观点?_A: 前任州长在任期间该州境内的适龄上学人口减少了10%B: 前任州长为公立教育募集了500万美元作为教育基金C: 由于经济不景气,私立学校所筹集的教育经费也减

9、少了30%D: 由于经济不景气,前任州长在任期间政府财政收入减少了40%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题干论点为“前任州长这种忽视教育的政策导致了一系列后果”,论据为“前任州长在任的五年间,政府的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的费用从上任前的10亿美元减少到7亿美元”,即教育费用减少了30%oD项说明政府财政收入整体减少了40%,则教育费用减少30%不能表明前任州长忽视教育,而恰好说明其重视教育,最能削弱题干观点。故本题答案为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9.不少学生的家长都让自己的孩子参加过各种形式的学校举办的假期补习班,明明是正常教学时间里上的课,却偏偏要挪到假期时间来补习,而且收取的费用相当

10、可观,学生们不去还不行。这种行为虽然与“有偿家教”无涉,但却是典型的“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行为。对这样恶劣的乱收费行为,地方教育部门本身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试问,教育部门出台的新“师德规范”能规范得了吗?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内容是_A: 各种形式假期补习班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B: 新“师德规范”无法完全杜绝五花八门的“有偿家教”C: 地方教育部门对乱办补习班、乱收费行为的无视D: 当代教育方式仍然以应试为导向,而非素质教育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B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根据提问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材料属于分-总结构,材料首先描述了“补习班”的现状,由此引出地方教育部的纵容,进而质

11、问教育部的新“师德规范”。材料由“补习班”层层推进,最终落脚点指向教育部的新“师德规范”,最后一句反问进行总结。因此B项为正确答案。A项只是描述现象;C项不是材料的观点,且”补习班“现象不仅是应试教育的折射;D项没有抓住根本,材料的最终指向是教育部的新”师德规范“,而非地方教育部。故正确答案为B。本题所属考点-片段阅读10.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下列哪种事项提起的行政诉讼?_A: 张某不服公安机关对其治安拘留10日处罚B: 环球公司不服公安机关冻结其银行账号C: 王某不服所在单位对其警告处分D: 李某认为所在单位没有给其发放抚恤金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

12、:【答案】C。解析:行政诉讼法第12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选项C的警告就是法条提到的奖惩决定,因而人民法院不受理。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1.在下列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中,体现犯罪实质特征的要件是_A: 犯罪客体B: 犯罪客观方面C: 犯罪主体D: 犯罪主观方面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体现犯罪实质特征的犯罪要件是犯罪客体。

13、12.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非领导职务最高不能超过所在部门的_。A: 领导职务层次B: 领导副职层次C: 领导上级层次D: 领导下级层次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解析】根据规定,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非领导职务最高不能超过所在部门的领导职务层次。故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3.为了加快文件的传递,可以:_A: 直接行文B: 越级行文C: 逐级行文D: 多级行文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多级行文是指将公文同时发送给上几级或下几级机关,甚至直达基层与人民群众直接见面。此种方式多用于为加快文件的传递的上行文或部分不容许作任何变通和发挥的下行文。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

14、4.行政主体对相对方实施处罚时,必须保证相对方取得救济的途径,否则不能实施行政处罚,这是行政处罚的_。A: 处罚法定原则B: 事不再罚原则C: 过罚相当原则D: 处罚救济原则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处罚救济原则是保证行政处罚公正、合法行使的事后补救措施,指行政主体对相对方实施处罚时,必须保证相对方取得救济的途径,否则不能实施行政处罚。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5.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凭借行业基础和某些特殊条件获得个人额外收入;规范收入分配,消除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以上做法符合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有_。A: B: C: D: 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 D解析: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要继续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必须防止收入差距悬殊。要深化分配体制改革,完善分配调节机制,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逐步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收入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