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川区事业单位招考聘用模拟卷(共200题)(第1版)

上传人:嘀嘀 文档编号:293591548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X 页数:115 大小:123.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南川区事业单位招考聘用模拟卷(共200题)(第1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重庆市南川区事业单位招考聘用模拟卷(共200题)(第1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重庆市南川区事业单位招考聘用模拟卷(共200题)(第1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重庆市南川区事业单位招考聘用模拟卷(共200题)(第1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重庆市南川区事业单位招考聘用模拟卷(共200题)(第1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南川区事业单位招考聘用模拟卷(共200题)(第1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南川区事业单位招考聘用模拟卷(共200题)(第1版)(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南川区事业单位招考聘用模拟卷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姓名:_ 学号:_ 成绩:_一.单选题(共100题)1.甲、乙、丙为某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后该合伙企业经营亏损,财产不足以清偿到期债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规定,甲、乙、丙对该债务应承担_。A: 无限责任B: 按份责任C: 无限连带责任D: 有限连带责任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合伙企业法第2条第2款规定,普通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组成,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本题正确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证实了遗忘的_。A: 动机说B: 痕迹衰

2、退说C: 提取失败说D: 干扰说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D解析干扰说是麦克奇等人研究提出的。他们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时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只要干扰一旦排除,记忆就能恢复。此学说的依据是“刺激一反应”理论,最明显的依据是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我国国务院各部、委的设立撤销或合并,其确定权在于_。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国务院总理C: 国家主席D: 国务院全体会议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国务院组织法第8条规定,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设立、撤销或者合并,经总理提出,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3、决定。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4.从古代的“把酒问青天”、“嫦娥奔月”,到今天的“神舟”号系列对太空的探索,再到“天宫一号”的发射,我们对太空的了解越来越深人,这说明_。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一帆风顺的实践锻炼并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是实践的目的A: B: C: D: 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B【解析】考查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解与应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认识也会不断加深,认识反过来进一步指导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所以“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实践锻炼并提高了人

4、的认识能力”的说法是正确的,“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是实践的目的,的说法错误,应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受技术手段制约,也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所以“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一帆风顺的,说法不正确。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5.关于司法上的因果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A: 甲将被害人衣服点燃,被害人跳河灭火而溺亡。甲的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B: 乙在被害人住宅放火,被害人为救婴儿冲人宅内被烧死。乙的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C: 丙在高速路上将被害人推下车,被害人被后面的车辆轧死。丙的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D: 丁毁坏被害人面容,被害人感觉无法

5、见人而自杀。丁的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根据因果关系认定的条件说,当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着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的条件关系时,前者就是后者的原因。选项D说法错误。虽然丁的行为给被害人的身体造成了伤害,但被害人的死亡是其自己的行为所致,并不是因为丁的伤害直接造成的。因此,不能认定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6.计算20092010x20102009-20092009x20102010的值是_。A: 1000B: -1000C: 10000D: -10000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原式=(20092009+1

6、)x(20102010-1)-20092009x20102010=20092009x20102010-20092009+20102010-1-20092009x20102010=20102010-20092009-1=100000。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7.对以空气柱震动引发的空气动力性噪声的洽理,一般采用_措施。A: 安装隔声窗B: 安装隔声屏障C: 加装减震垫D: 安装消声器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对以振动、摩擦、撞击等引发的机械噪声,一般采用减振、隔声措施。对以空气柱振动引发的空气动力性噪声,一般采用安装消声器的措施。对某些用电设备产生的电磁噪声,一般尽量使设备安装远离

7、人群,一是保障电磁安全,二是利用距离衰减降低噪声。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8.王老师评价毛主席沁园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思维过程属于_ A: 联想 B: 幻想C: 理想D: 想象 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指由诗文本身产生的诗的意境,属于想象过程。本题所属考点-学生指导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_。A: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B: 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C: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D: 保护民族工商业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

8、答案】C。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没收封建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这是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对封建地主阶级生产关系的破坏。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0.关于民事责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 民事责任是一种利益B: 民事责任主要是财产责任C: 民事责任就是民事义务D: 民事责任须由行为人自己承担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民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的简称,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因实施了民事违法行为,根据民法所承担的对其不利的民事法律后果或者基于法律特别规定而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a项说法错误。民事责任以财产责任为主,以非财产

9、责任为辅。B项正确。任何民事主体都要依法承担一定的民事义务,而民事责任作为民事违法行为的民事法律后果,则不是任何民事主体都要承担的,即是说民事义务承担者的范围远大于民事责任承担者的范围。C项错误。民事责任并非一定由行为人自己承担,尤其在被监护人造成他人损害的,有明确的监护人时,则是由监护人而不是行为人本人承担民事责任。D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1.测验的内容效度是指测验题目对所测内容的代表程度。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属于对内容效度考察的是_A: 某高校为了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在学生中开展了一次对任课教师的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很广泛,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师着装、教学

10、语言等B: 为了考察期中考试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否合适,王老师调查了20个学生,发现学生普遍反映这次考试偏难C: 为了考查竞争激烈的高考是否有效,有关单位对升入大学的考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看他们是否能很好地适应大学学习D: 全国统一的项目管理师资考试今年新增加了一些考试要点,国家组织了专门人员对新增加后的考试内容进行评估,看其是否真正考到了实际工作中该考的内容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定义判断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关键词强调“测验题目”、“所测内容”、“代表程度”。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中的教学质量不是测试题目,B中的难易程度不是所测内容范围,C中调查的是考生,与测试题目无关,

11、只有D项对新增加后的考试内容进行评估符合定义,故正确答案为D。12.管理的两重性首先是指_。A: 自然属性与实践性B: 科学性与生产力属性C: 科学性与艺术性D: 生产力属性和生产关系属性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管理的两重性首先指管理的生产力属性(自然属性)与生产关系属性(社会属性),管理的两重性也指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故本题答案为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3.“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_。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B: 实践是

12、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 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D: 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实践检验真理需要理论指导,C选项错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它们并不是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D项错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题干中说明的是思维的真理性要由实践来检验,没有谈到认识的来源和动力问题,故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 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这体现了行政程序法中的告知制度B

13、: 某日晚,甲拾得熟人乙的自行车,就给乙打电话告诉了他。因天色已经很晚,甲想将车放在小区的车棚里,但车棚已上锁,甲只得将自行车推到自己住的单元楼下。第二天一早,乙来取自行车,发现车已被盗,乙要求赔偿。则该过失应由乙承担主要责任,甲承担次要责任C: 张某在火车站的候车室窃得某人一提包,发现包里没有钱却有手枪1支,子弹若干发,张某便将枪支、子弹放回包内,然后藏于家中。张某的行为构成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D: 经济基础的局部变化,必然会引起法律历史类型的更替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执法人员出示证件的行为是为了表明自己的身份,是表明身份制度,这一制度既为了防止假冒、诈骗,也是为了防止行政机

14、关超越职权、滥用职权,在法律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A项错误。B项中甲的行为构成无因管理,其未尽适当管理的义务,给乙造成了损失,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B项错误。经济基础发生根本变革,才会引起法律历史类型的更替。经济基础的局部变化并不必然引起法律历史类型的更替。D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5.下列命题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观点的是_。A: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B: 社稷无常奉,群臣无常位C: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D: 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解析】量变与质变相互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选项中A项指要全面地看待问题;B项指世事无常,强调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C项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性。故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6.公文的成文日期是指_。A: 公文付印日期B: 负责人签发日期C: 秘书起草日期D: 公文发出日期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解析】成文口期指成文的具体时间,是公文的生效时间。一般公文,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故选B。17.下列关于我国文学史上诗人与诗派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