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北区事业单位招考聘用63人模拟卷(共200题)(第5版)

上传人:嘀嘀 文档编号:293591359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X 页数:115 大小:83.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江北区事业单位招考聘用63人模拟卷(共200题)(第5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重庆市江北区事业单位招考聘用63人模拟卷(共200题)(第5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重庆市江北区事业单位招考聘用63人模拟卷(共200题)(第5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重庆市江北区事业单位招考聘用63人模拟卷(共200题)(第5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重庆市江北区事业单位招考聘用63人模拟卷(共200题)(第5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江北区事业单位招考聘用63人模拟卷(共200题)(第5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江北区事业单位招考聘用63人模拟卷(共200题)(第5版)(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江北区事业单位招考聘用63人模拟卷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姓名:_ 学号:_ 成绩:_一.单选题(共100题)1.荷塘月色的作者是_。A: 郁达夫B: 朱自清C: 郭沫若D: 凤凰传奇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荷塘月色是中国著名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值“四.一二”蒋介石背叛革命之时。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他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怀着这种孤独苦闷的心情,写下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党的十八

2、大报告指出,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_。A: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B: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C: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D: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某市直机关举行春季运动会,办公室有35名干部,每人至少参加排球、拔河

3、、短跑项目中的某一个项目的比赛。现已知参加排球项目有17人,参加拔河项目有30人,参加短跑项目有13人。如果有5人三个项目都参加了,问参加一个项目的有多少人?_A: 12人B: 15人C: 17人D: 18人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画文氏图,则由图可知:参加一个项目的人数=总人数-只参加两个项目的人数-参加三个项目的人数,只参加两个项目的人数=(17+30+(拔河13)-25-35=15,则参加一个项目的有35-15-5=15人,故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4.下列有关古代发明创造的表述,正确的是_。A: 东汉华佗被誉为“医圣”,他发明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全麻法,

4、适用于外科手术B: 制造候风地动仪测量地震的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是张衡C: 东汉时杜诗发明的水排有效解决了水流从低处往高处灌溉的问题D: 秦朝首次修建长城与明代最后修建长城的目的都是阻止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东汉华佗医术高明,被誉为“神医”,但其医学典籍几乎没有流传下来,而张仲景却有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对后世的贡献更大,后世尊其为“医圣”,选项A错误;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的水排解决了用水力进行冶铁鼓风的问题,解决水流从低处往高处灌溉问题的是三国时马钧发明的翻车,选项C错误;首次修建长城并非秦朝,而是在战国时期,选项D错误。故本题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5.下

5、列对“夷”的说法不准确的是_。A: 它是夏、商、周三代时期中原地区居民对海岱地区为主体的东方居民的称谓B: 东夷族图腾崇拜包括动物、植物和祖先崇拜C: 东夷文化的影响辐射到台湾海峡、日本海沿岸、阿留申群岛和库页岛D: 东夷族首领被尊称为太吴、太阳神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解析】太昊只是东夷族的首领之一,被称为太阳神,而不是所有的首领都被称为太吴、太阳神。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6.养育着我国十多亿人口的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_A: 东部的山地及低缓的丘陵地区B: 西北内陆地区C: 北部的高原山地D: 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考点:中国的土地资

6、源试题分析: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区,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低缓的丘陵地区,如东南丘陵等,大致以秦岭-淮河 一线为界,以北以旱地为主,以南以水田为主。本题所属考点-中国的土地资源7.下列有关非营利组织的性质,描述正确的是_。A: 民间性B: 政治性C: 宗教性D: 非组织性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非营利组织在体制上独立于政府,既不是政府的一部分,也不受制于政府,它是属于民间性质的。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8.60名员工投票从甲、乙、丙三人中评选最佳员工,选举时每人只能投票选举一人,得票最多的人当选。开票中途累计,前30张选票中,甲得15票,

7、乙得10票,丙得5票。在尚未统计的选票中,甲至少再得( )票就一定当选。_A: 15B: 13C: 10D: 8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统筹规划问题解析设甲还要得到x张,乙和甲票数最接近,考虑最糟糕的情况,剩余30张除了投给甲,其他全投给乙,则应有15+x>10+(30-x),x>12.5,满足条件的最小值为13。故正确答案为B。秒杀技前30张票中,甲比乙多5票,则剩余30票中先补5票给乙使两者相等,还剩25张票,甲只能能获得其中的13张票就一定能当选。9.有学者认为,“东德解体的主要根源在于当其面临1970年代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危机(石油危机、高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以

8、美元为基准货币的固定汇率制度的失调等)时,试图通过国有化与中央集权等传统方式来化解危机,最终却因此而失败造成的。东德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条件,国内条件不过是一个影响外部环境的次级因素。”该论点的局限性在于_。A: 强调外部环境对发展模式的作用B: 从经济层面分析政治体制的缺陷C: 否定内因对事物发展的决定作用D: 从全球化角度分析东德体制的失败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东德解体的内部条件是内因,国际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是外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正是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才促进了事物的发展。题中观点过分强调了外因对于事物发展的影响,而否定了内因对

9、事物发展的决定作用。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0.认为决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一思想来源于_A: 理查德施奈德B: 伊斯顿和拉斯韦尔C: 西蒙D: 林德布罗姆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伊斯顿和拉斯韦尔将决策概念带到互动、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的层面上;西蒙从理性、非理性的心理层面考察决策;林德布罗姆又加上了渐进主义的解释;施奈德将决策界定为“决策:是一个过程,它是指决策者为达到想象中未来事务的状态,从社会所限制的各种途径中,选择一个行:动计划的过程”。11.“花开花落各有时”。但今天“花开花落随人意,春去春来不相关”,北方春天才开的牡丹冬天能在南国怒放。“花开花落随人意

10、,春去春来不相关”表明_。A: 规律是可以利用和改变的B: 外因对事物变化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C: 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D: 人们可以利用客观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人们只能利用规律,而不能改变规律,因为规律具有客观性。选项A说法错误。选项C同材料表达的意思不一致,不选。人们建立新的联系需要创造条件而不仅仅是利用客观条件,选项D说法错误,不选。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2.市场机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是_。A: 政府放弃宏观调控B: 完备、统一的市场体系C: 政府加强宏观调控D: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计

11、划与政府调控是市场充分发挥作用的辅助条件,市场机制作用充分发挥的前提是需要市场本身具有完备和统一的体系。故本题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3.国家气象局地面观测规范规定,降水量仅包括垂直降水,即由空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水汽凝结物。按照这一标准,下列哪组现象都会被计入“降水量”?_A: 雹、霜、雾B: 雨、雪、霜C: 雪、露、雾D: 雨、雪、雹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来源:2013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第14题【解析】雾是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滴而悬浮于空中。露是凝结在地面或植物上的小水滴。霜是水蒸气在地面上遇冷凝华附在物体表面而形成。因此雾、露、霜都不属于垂直降水,排除A、B、C

12、三个选项。由于雨、雪、雹都是由空中降落到地面的水汽凝结而成,属于垂直降水,故正确答案为D。考点:生活常识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4.紫外线促使人体合成_以预防佝偻病。A: 维生素AB: 维生素BC: 维生素CD: 维生素D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帮助身体合成维生素D,进而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1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_A: “和平演变”和“反和平演变”的矛盾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矛盾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D: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我们在现阶

13、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6.“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句中的“汴州”指的是_A: 开封B: 安阳C: 洛阳D: 许昌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A【解析】汴州:古地名。今开封市,古称梁、汴,又称汴梁,简称汴,河南省辖市,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开封素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而著称,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不但对中原地区而且对全国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A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A。考点文化常识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7.使用频率最高的公文是_。A:

14、报告B: 命令C: 请示D: 通知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通知是目前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公文,约占各级行政机关收发文总数的一半以上,故有“公文轻骑兵”之称。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8.下列属于行政合同的是_。A: 国有企业与其员工签订的聘任合同B: 行政机关为解决工作人员住房问题而与某房地产公司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C: 行政机关与其机关内的清洁工签订的用工合同D: 国有土地的出让合同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行政合同是指行政机关为达到维护与增进公共利益,实现行政管理目标,与相对人之间经过协商达成一致的协议。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是指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代表土地所有者国家,作为出让方与受让方(土地使用者)按照平等、自愿、有偿的原则,对出让土地的问题友好协商、达成一致 意见后,依法签订的书面协议。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属于行政合同,它是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与相对人协商, 对双方在土地行政管理中的权利、义务的约定。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