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拥有浓烈的地方特色而博物馆的建筑造型也是当地文化的极致体现,反映了当地独特的风俗文化以下是中国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全国博物馆建筑结构的详细介绍 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坐落在河北省滦南县倴城北6.5公里,潘家戴庄村东南占地7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56平方米,是经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领导小组批准,省、市、县共同投资557万元兴建 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于1997年11月奠基,1998年3月动工建设,2000年4月竣工,2000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是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设历史 1952年,唐山地区专员公署主持在潘家戴庄村西南建“抗日战争潘家戴庄殉难同胞纪念塔”; 1967年,滦南县增建纪念馆,陈列惨案遗物; 1971年,滦南县革命委员会将纪念塔迁至“千人坑”惨案遗址处,更名为“抗日战争潘家戴庄殉难烈日纪念碑”,1976年毁于唐山大地震; 1991年7月7日,滦南县人民政府对大惨案遗址纪念碑进行了重修 1997年11月,由省、市、县共同投资兴建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 2000年12月9日正式开馆。
建筑布局 建筑规划 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占地7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56平方米,主馆展览面积1260平方米,总体布局由南到北,依次为停车场、绿地、记事碑、悼念广场、纪念碑、冤魂墙、下沉广场、陈列馆、形成层次分明的空间序列,从东至西有影视厅、接待室、埋人方坑和合葬墓相互衬托,白色墙面、粗犷的蘑菇石,给人以沉重、悲愤、永久纪念之感,是一个集惨案性、遗址性、纪念性于一身的标志性建筑 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主馆为二层楼房,长57米,建筑面积1661平方米一层楼覆盖惨案长坑,属于半地上半地下建筑二层楼是惨案系列展览,房顶两侧分别为高19米的警钟中间是高24米的水泥框架,象征着被烧毁的残墙断壁 内部展室包括序厅、主厅、尾厅和音像放映厅馆内现有一级文物8件,二级文物3件,三级文物14件其中有杀人魔王佐佐木二郎使用过的战刀,日寇压死儿童的捶布石,尖兵报社用过的石印石,日军挑死孕妇的大石槽和至今仍清晰可见子弹痕和刺刀迹的小铁门 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