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顶鹤生活在哪里教案及反思

上传人:亦*** 文档编号:293341941 上传时间:2022-05-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丹顶鹤生活在哪里教案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丹顶鹤生活在哪里教案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丹顶鹤生活在哪里教案及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丹顶鹤生活在哪里教案及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丹顶鹤生活在哪里教案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丹顶鹤生活在哪里教案及反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3课丹顶鹤生活在哪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生物在环境中生存,但“环境”并不仅仅等 同于生物所栖息的地点,或它们生存的场所。生物的生活环境包括它们生活空间 在内的各种影响因素,所有生物的生存都依赖于一定的环境条件。生物与环境之 间相互影响 相互依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单元围绕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对学生熟悉的生物进行研究,探索环境中生物与非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丹顶鹤生活在哪里是科学六年级下册“动物与环境”单元的第一课。 丹顶鹤是学生较熟悉的一种动物,学生通过对丹顶鹤的栖息环境与其身体特征的 相关研究,初步认识动物

2、的身体结构与生存环境具有一定的关系。本课由两个活 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丹顶鹤的家”,根据丹顶鹤“颈长、腿长、嘴长”的身 体特征,引导学生推测它们生活的环境是茂密的松林还是开阔的湿地。此外,教 科书还要求学生查找资料,通过了解丹顶鹤的生活习性和食物特点来进一步推测 它们生活的环境;第二个活动是“适应环境的身体特征”,在前一个活动的基础 上,根据不同鸟类的身体特征,如喙 足等的特征,分析这些特征与它们生活的 环境之间有什么联系。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情分析“松鹤延年”画在中国画里很常见,呈现了丹顶鹤在松树林中生活的场景。 但大多数人没有从科学的层面去思考:丹顶鹤生活

3、在松树林里吗?丹顶鹤有怎样 的生活习性和食物特点?更适合它生活的环境是松树林还是湿地?大多数学生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在仔细地观察“松鹤延年”画,会发现其中的科学问题, 并对动物的生活环境产生兴趣。教学目标1.知道动物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2,亲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产生探索自然的兴趣。3.培养证据的能力,养成实事求是的探究态度。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动物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与生活环境相适应。教学难点:分析丹顶鹤的生活习性和食物特点,推断丹顶鹤具有适应湿地的身体 特征。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关于丹顶鹤的(图片、视频、文字)资料、丹顶鹤标本 镜子 夹子、 筷子、勺子、花生、鱼模型、

4、砂子、虫子模型,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镜子、夹子、筷子、勺子、花生 鱼模型、砂子、虫子模型、科学 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任务驱动情境:书房里,墙上挂着一幅“松鹤延年”画。几个小朋友围在一起讨论画中的 丹顶鹤。问题:画里的丹顶鹤怎么站在松树上?它应该生活在湿地里吧?交流:学生基于生活经验进行表达。讲述:“松鹤延年”画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很常见,呈现了丹顶鹤在松树林中生活的场景。它生活的环境是松树林还是湿地?(二)活动探究.活动1丹顶鹤的家引导:每一种生物都要在适宜的环境里才能正常地生活。提示:通过了解丹顶鹤的生活习性和食物特点来推测它们生活的环境。引导:从环境因素和分布的动植

5、物这两个方面对问题展开讨论。活动:学生分小组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并作记录。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或经验表达观点。要求:第一,学生自由交流丹顶鹤的生活习性和食物特点;第二,阅读松树林和 湿地的文字和图片,了解松树林和湿地的环境特点;第三,对“丹顶鹤生活在哪 里”的具体问题进行思考,推测丹顶鹤的生活环境。活动:学生分小组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并作记录。汇报:学生代表陈述他们的发现,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运用科学的语 言进行描述。整理:丹顶鹤的形态特征(体型一一体长120160厘米;鸟喙较长, 呈淡绿灰色,可达15厘米;鸟足腿以下到趾之间较长,可达25-35厘米; 颈一一颈长,长达体长的三分之一以

6、上;翅膀张开可达240厘米。) 小结:从体型分析,丹顶鹤适于栖息在开阔、平坦的湿地环境。1 .活动2适应环境的身体特征讲述: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的生物,每一种生物都要在适宜的环境中才能正常地生 活。思考:生活在各种环境中的动物,它们的身体结构是否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交流:学生基于生活经验进行表达。任务:分析不同鸟类的身体特征,分析这些特征与它们生活的环境之间有什么联 系。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设计研究的方案。活动:学生分小组设计研究方案。汇报:学生将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引导。任务:观察不同鸟的足,分析 了解鸟足外形和结构特点与鸟类生活环境之间的 关系。媒体:出示不同

7、鸟足的图片,播放相关视频。活动:学生围绕主题展开体验活动,并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上作记录。汇报:学生代表陈述他们的发现,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运用科学的语 言进行描述。小结:鸟足大多有四趾,但是四趾的外部形态各具特点。活动:根据鸟足的外形特征,推测鸟的生活环境 生活习性等。整理:鸟足与鸟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相适应的例子。问题:在鸟类的身体结构中,鸟喙的形态差异也很明显。这是否与鸟的食物类型 不同有关?任务:利用镜子 夹子 筷子、勺子、花生、鱼模型 砂子 虫子模型等材料, 设计模拟实验展开研究。活动:学生分小组围绕主题设计方案,并作记录。交流:学生介绍小组设计方案,教师根据学生的方案设计情况

8、进行引导。任务:利用常见的生活用品模拟具有不同特点的鸟喙,如用镜子模拟又坚又硬的 鸟喙 用夹子模拟又扁又平的鸟喙。要求:利用模拟的鸟喙进行取食,分别尝试夹取果仁 小鱼 稻米等食物。分析 哪种形状的鸟喙适合夹取哪类的食物。结合模拟实验的结论,分析不同鸟的喙与 生活习性、生活环境以及食物之间具有怎样的联系。活动:学生围绕主题展开体验活动,并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上作记录。 汇报:学生代表陈述他们的发现,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运用科学的语 言进行描述。小结:鸟喙具有多样性,每种鸟喙的形状、大小与鸟的捕食习惯有着直接的关系。 例如,以食虫为主的鸟,其喙大都短而直;以鸟兽等为食的鸟,其喙大且坚硬, 末

9、端有弯钩;以鱼虾为食的鸟,其喙长而直;以坚果为食的鸟,其喙坚硬并带钩;o实践: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校园里的一种鸟,了解这种鸟的身体形态特征如何与它 的生活环境 生活习性相适应。七、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一局部,给周围常见的物体按固体和液体分类。这个活动一方面能够了解 学生对固体 液体的已有认识,以便提升其对固体和液体的认识;另一方面能够 对学生的分类本领进行训练。活动中我出示几种让孩子感兴趣的物体,让学生说 说是固体、液体。孩子们踊跃回答。然后我又不失时机地问道:“关于固体和液 体,你们还想明白些什么?”时,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有些问题正是教师引发 学生进入探究性学习的最正确切入点,应对来源于学生中

10、的很多问题,我也给予了 充分的关注和肯定,并把它写在黑板上。当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下头的学习时,他 们会更专心。因为仅有这样进取性的支持态度,学生的内心才能激起科学探究的 欲望,进而促使学生构成科学情感和探究意识。第二局部,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认识固体的性质。经过利用各种感官观察, 认识固体的颜色、形状、软硬、 透明度等性质,培养学生在探究中随时收集证据 的良好习惯。第三局部,经过混合和别离认识固体。教师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混凝土和筛沙 子的例子引出固体的混合和别离。接下来引导学生研究固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 的变化。整个活动实施下来,我觉得有几个缺乏之处需要改善:1、备课不充分,对课堂中时间的把握心中没数,致使拖堂。2、课堂上有时在学生回答下列问题时没认真的去听,也没能及时的.给予评价。 其实这期间我是在思考我自我的问题而忽略了学生。3、最终一个环节固体的混合与别离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其实应先让学生 看书上的那两个最典型可是的例子,然后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去举一些例子。4、以后还要在备课上大下功夫。除了备教材之外还要认真的去备学生。从 学生的角度去研究知识,学生先想到的自我早一步想到。准备好多种方案,以及 时的应付课堂上会出现的一些尴尬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