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二轮复习测试专题 健康地生活(师用带解析)

上传人:送你****花 文档编号:293325383 上传时间:2022-05-16 格式:PPTX 页数:24 大小:24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生物二轮复习测试专题 健康地生活(师用带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考生物二轮复习测试专题 健康地生活(师用带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考生物二轮复习测试专题 健康地生活(师用带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考生物二轮复习测试专题 健康地生活(师用带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考生物二轮复习测试专题 健康地生活(师用带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生物二轮复习测试专题 健康地生活(师用带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生物二轮复习测试专题 健康地生活(师用带解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健健康地生活康地生活一一、单单选题选题1.下列关于吸烟、喝酒、吸毒和网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吸烟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B饮酒过量会导致心血管疾病 C如果经济允许,可以少量吸毒D网瘾易造成青少年意志消沉,没有上进心【答案】C【解析】【解答】A.长期吸烟易患冠心病、肺气肿、肺癌等,大量吸烟能使人中毒死亡,A 不符合题 意。B.过量饮酒酒精或长期酗酒会使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中毒,出现幻觉现象,会导致心血管疾病;严 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B 不符合题意。C.毒品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危害极大,如失眠、 烦躁、惊厥、麻痹、记忆力下降、主动性降低、性 格孤僻、意志消沉、

2、周围神经炎等,所以我们都要杜绝毒品,尤其是青少年,要坚决远离毒品,坚 决杜绝“第一口”,吸毒往往是从第一口开始的,一旦开始,就会成瘾,C 符合题意。D.网瘾易造成青少年意志消沉,没有上进心,导致免疫力低下,出现心理疾病,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分析】吸毒(摇头丸、K 粉、冰毒、鸦片、大麻、可卡因、吗啡、海洛因)会损害人的神经系 统,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并使心脏受损,呼吸麻痹,严重的会导致死亡。2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HIV 是艾 滋病的( )A传染源B病原体C传播途径D易感人群【答案】B【解析】【解答】病原体是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

3、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 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艾滋病病毒简称 HIV,属于艾滋病的病原体,可见 B 说法正确。故答案为:B【分析】此题考查传染病,解答此题需要熟记病原体、传染源、易感人群等的概念,比较简单,熟 知:传染源是指向外散播病原体的人或者动物;病原体是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生物;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一般是婴幼儿和老年人。32020 年,“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我国传染病学专家医生号召治愈出院并隔离期满的人捐献血液, 优先用于治疗一些危重病人,这是因为( )A.治愈病人的血液中有很多人体需要的水、无机盐、葡萄糖等营养物质B.治愈

4、病人的血液中有能消灭“新冠”病毒的抗体 C治愈病人的血液中有能消灭“新冠”病毒的抗原 D治愈病人的血液中有红细胞可以帮助病人运输氧气【答案】B【解析】【解答】当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会产生抵抗新冠病毒的抗体, 该抗体可以促使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新冠病毒清除,或使新冠病毒失去致病性。治愈病人的血 液中存在抵抗新冠病毒的抗体,能有效消灭新冠病毒,因此我国传染病学专家医生号召治愈出院并 隔离期满的人捐献血液,优先用于治疗一些危重病人,ACD 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抗原:指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或异物) , 叫做抗原.又如:

5、注射的“疫苗”和“类病毒”以及“移植的器官”也是属于抗原。抗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免 疫球蛋白).抗体存在于人体血清中。如:患过麻疹的人,体内就产生了一种抵抗麻疹病毒的物质, 这种物质就是抗体.抗体把麻疹病毒消灭后,自己则留在人体内,当新的麻疹病毒再次侵染该人体 时,存在于该人体内的抗体就会将麻疹病毒消灭掉,使患过麻疹的人以后不再患麻疹了.还有“抗病毒 血清”也是属于抗体。又如:注射疫苗后,体内就产生了相应的抗体。4.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对免疫功能的描述( )A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B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C产生新

6、的细胞,补充损失的细胞 D监视、识别和消除体产生的异常细胞【答案】C【解析】【解答】免疫具有三大功能:自身稳定(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 、防御感 染(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发生、维护人体健康)和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 胞如肿瘤细胞) 。因此,选项中产生新的细胞,补充损失的细胞不是免疫的功能。故答案为:C。【分析】免疫具有三方面的功能:防御功能: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自我稳定: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免疫监视: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5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下列与艾滋病患者的日常交往中,不会被感染的

7、是( )相互交谈一起共餐共享注射器AB【答案】C相互拥抱C性接触D【解析】【解答】相互交谈、一起共餐、相互拥抱,都不会传播艾滋病;共享注射器、性接触,都有可能传播艾滋病。 故答案为:C。【分析】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 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HIV 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 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 HIV。6.家庭小药箱是根据家庭成

8、员的健康需要配备的。下列关于家庭药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药箱中的药物要定期淸理 B药物应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按需配置 C药箱中药物备量不宜过多 D内服药和外用药放在一起,以方便使用【答案】D【解析】【解答】A.对家庭药箱中的药物定期清理,及时清理,避免服用过期或者变质失效的药品而 贻误疾病的治疗,甚至引发不良反应,A 不符合题意。B.根据家庭成员的病情合理准备药物,如家有儿童退烧药要常备;有高血压患者降压药常备等,B不符合题意。C.药物备量不宜过多,过多的药物容易过期,这就需要存放的药量少些,特别是容易变质失效的药 更应少备些,C 不符合题意。D.药箱中的药品要做好分类,例如外用药和内用

9、药,分开存放并且标识清楚,这样不仅方便取药, 而且可以及时地补充药品,D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 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7.下列关于用药知识和急救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A做人工呼吸时,必须要保证呼吸道通畅 B动脉出血,要压迫伤口远心端止血C处方药适用于可以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 D感冒药是家庭小药箱常备药物,过期一两周仍可服用【答案】A【解析】【解答】A.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病人仰卧,颈下垫高,头后仰。将病人的衣服解开,腰带放 松;救护者跪在病人的一侧,用手帕或是纱布盖在病人的口

10、鼻上,用一只手托起病人的下颌,另一 只手捏紧病人的鼻孔,然后深吸一口气,对着病人的口部用力吹入;每一次吹气停止后,救护者的 嘴离开并立即松开捏鼻的手,如此反复进行。吹气的次数为每分钟 1520 次吹气的过程中,如果 病人的胸廓能够随着每次吹气而略有隆起,并且气体能够从口部排出,则证明人工呼吸有效,A 符 合题意。B动脉出血,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在近心端止血,可以用止血带或绷带压迫,B 不 符合题意。C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C 不符合题意。 D药品都有一定的有效期,要在有效期内服药,超过有效期药性会发生变化,不能服用,D 不符合 题意。故答案为

11、:A。【分析】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 急救方法有:拨打“120:急救电话、人工呼吸等急救常识。8.下列有关健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青少年遇到烦恼时,尽量压抑自己BOTC 表示处方药,必须凭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 C患病时,药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若同时服用几种药,则疗效更好 D与艾滋病患者一般接触(如握手) , 不会使人感染艾滋病【答案】D【解析】【解答】A.青少年遇到烦恼时,尽量找人倾诉,把烦恼宣泄出来,不符合题意。B.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 OTC,不符合题意。 C.“是药三分

12、毒”,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乱吃、多吃会危害人体健康,不符合题意。D.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 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 HIV,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 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9.当遇到别人突发紧急情况时,应力所能及地予以救助。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A.因煤气中毒而昏迷的人,应将其及时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施救 B对呼吸突然停

13、止的人做人工呼吸时,应尽量增大强度、加快频率 C发现有人心脏病发作,拨打“120”急救电话并不要随意搬动病人 D动脉出血时,可用止血带在伤口的近心端压迫止血【答案】B【解析】【解答】A.煤气中毒又叫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大得多,血 红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这样,就使氧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因此,发现有人煤气中毒, 迅速关紧煤气阀,打开门窗通风,降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快速将病人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 进行施救,A 不符合题意。B.对呼吸突然停止的人做人工呼吸时,不能增大强度、加快频率,人工呼吸的频率应和人体自然呼 吸的频率相同,B 符合题意。C.发现有人心脏病发作

14、,要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 , 同时帮助其服药或采取胸外心脏按压以及人 工呼吸进行救助,不要随意搬动病人, C 不符合题意。D.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动脉出血时,可用止血带在伤口的近心端压迫止 血,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 急救方法有:拨打“120:急救电话、人工呼吸等急救常识。10一只蚊子在叮咬了甲后,又叮咬了乙,若甲的血液中含有丝虫病的幼虫微丝蚴。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A.甲是传染源B.乙被叮咬前是易感人群 C微丝蚴是传播途径 D消灭蚊子可降低丝虫病的发病率【答案】C【

15、解析】【解答】AC.甲的血液中含有丝虫病的幼虫微丝蚴,微丝蚴是丝虫病的病原体,甲能够 散播病原体,所以属于传染源,A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B.乙在患病前为健康人,对该病缺乏免疫力,所以属于易感人群,患病后成为患者,能够散播病原 体,成为传染源,B 不符合题意。D.传染病的流行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蚊子是传播此传染病的生物 媒介,属于传播途径,消灭蚊子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经,可降低丝虫病的发病率,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 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

16、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11.移植到人体内的肾脏容易被排斥。从免疫的概念分析,移植的肾脏相当于( )A抗原B抗体C病原体D疫苗【答案】A【解析】【解答】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出非己成分,从而产生排斥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来杀 死或抑制异体器官的成活,因此移植到人体内的肾脏相当于抗原。移植他人的器官时,需要进行抗 免疫治疗,否则移植不会成功。故答案为:A。【分析】抗原:指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或异物) , 叫做抗原.又如: 注射的“疫苗”和“类病毒”以及“移植的器官”也是属于抗原。抗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免疫球蛋白).抗体存在于人体血清中。如:患过麻疹的人,体内就产生了一种抵抗麻疹病毒的物质, 这种物质就是抗体.抗体把麻疹病毒消灭后,自己则留在人体内,当新的麻疹病毒再次侵染该人体 时,存在于该人体内的抗体就会将麻疹病毒消灭掉,使患过麻疹的人以后不再患麻疹了.还有“抗病毒 血清”也是属于抗体。又如:注射疫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