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并抑郁症57例临床观察

上传人:杨*** 文档编号:292977087 上传时间:2022-05-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并抑郁症57例临床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并抑郁症57例临床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并抑郁症57例临床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并抑郁症57例临床观察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并抑郁症57例临床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并抑郁症57例临床观察(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并抑郁症57例临床观察 王华伟【摘 要】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并抑郁症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3例老年高血压并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6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5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脾养血方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血压、抑郁情绪、生活质量变化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SAS、SDS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1.2 诊断标准 经实验室、症状体征等检查确诊符合高血压、抑郁症诊断标准3,4,临床症见兴趣、愉快感丧失、心境低落、

2、疲劳、精力不济,注意力、自我评价降低,有自罪、自伤或自杀观念,睡眠障碍,食欲下降,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50分。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年龄60岁,舒张压90mmHg,收缩压140mmHg;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药物禁忌症;不耐受中医制剂者;依从性差者;认知功能障碍者。1.4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氢氯噻嗪(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2021683)口服,25mg/次,2次/d;硝苯地平(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4020511)口服,10mg/次,3次/d,舍曲林(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

3、字H10980141)口服,50mg/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健脾养血方口服治疗,方中酸枣仁30g,石决明24g,煅牡蛎21g,煅龙骨21g,龙眼肉18g,党参18g,茯苓15g,白术12g,远志12g,当归12g,黄芪12g,香附9g,生姜9g,阿胶9g,合欢花9g,木香6g,黄连6g,大枣6枚,水煎后分早晚两次分服,1剂/d,14d为1疗程,两组患者均于治疗3个疗程后对比疗效。1.5 观察指标 对比血压、负性情绪、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1.6 疗效判定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变化;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变化:分别采用SAS、SDS评分及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进行评价,

4、SAS及SDS评分各包含20条目,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提示患者负性情绪越严重,SF-36评分包含9个维度,36个条目,总分180分,分数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好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疗效 显效:患者负性情绪消失,血压水平恢复正常;有效:血压水平降低60%,负性情绪显著改善;无效:未达有效标准6。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2 两组SAS,SDS及SF-36评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SAS、SDS及SF-36评分改善幅度

5、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出现恶心2例,呕吐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3/57);对照组出现恶心3例,厌食2例,无力2例,嗜睡2例,口干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9.64%(11/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23%,高于对照组的76.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3 讨论高血压病为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一旦确诊常需终身服药,且随着疾病进展,为有效控制病情,更需进行联合用药,而药物增加其不良反应亦随之增加,极易导致患者

6、并发抑郁症,进一步加重原有病情,降低患者服药依从性,形成恶性循环。氢氯噻嗪、硝苯地平及舍曲林是临床上治疗高血压并发抑郁症的常用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近端小管及远端小管前段对氯化钠的重吸收及钙内流,促进Na+-K+交换及K+分泌,提升胃肠道排泄Na+,激活Na+,K+-ATP酶产生降压效用;同时通过调节5-羟色胺能受体水平改善患者抑郁情绪,但不良反应明显,影响治疗效果7。高血压病患者并发抑郁症主要是由于高血压病得不到有效控制及不良反应明显等因素引起患者精神、心理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而导致8。因此,治疗重点在于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减少治疗中产生的不良反应。高血压病在中医学中并无对应病名,依据其症状体征可归

7、属为“眩冒”“眩晕”“头痛”范畴。中医认为脾失健运、肝郁气滞是导致眩晕发生的主要因素,加之患者年老体衰,机体劳倦,脏腑功能减退,免疫功能降低,更易引起外邪侵入,抑制痰湿内生,阻滞血脉,气血运行受阻,血壓升高。因此,临床治疗时应从益气补血,健脾疏肝、活血化瘀处着手9。健脾养血方方中以党参、当归、龙眼肉、黄芪共为君药,补中益气,强心健脾,养血安神;酸枣仁、木香、远志、白术共为臣药,安神益智、镇静催眠、健脾燥湿;石决明、煅牡蛎、煅龙骨、茯苓、香附、生姜、阿胶、合欢花、黄连、大枣共为佐使,平肝镇惊、宁心安神、利水渗湿、健脾养心、理气解郁、补血滋阴、清热解毒,诸药共用,以奏益气健脾、解郁安神、补血养心之

8、功。该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及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提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健脾养血方能够更为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消除负性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分析认为,健脾养血方方中党参10能够通过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等发挥降压效用,同时通过增强造血功能及机体免疫功能以提升治疗效果;当归11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通过增加动脉管径、提升血流速度,改善局部微循环发挥降压效用,其能够提升机体血红蛋白、红细胞水平,产生养血补血功用,同时其能够保护葡萄糖-6-磷酸酶、细胞ATP酶及5-核苷酸酶活性,增加排出胆酸量及胆汁中固体物质重量,产生保肝利胆,消除西药

9、药物毒性效用;龙眼12维生素含量丰富,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管脆性及硬化,发挥保护血管效用,通过促进血红蛋白再生发挥补血、消除疲劳、提升记忆、安神定志效用;黄芪13降压,改善心肌功供血;茯苓14通过调节肾小管Na+吸收、利尿改善血压,煎剂抑制中枢兴奋性发挥镇静效用;大枣15补脑,养胃健脾;结合常规治疗,提升治疗效果同时,通过护肝解毒,促进西药代谢及吸收,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治疗安全性。综上所述,健脾养血方通过调整脏腑功能,养血活血,平肝解郁解毒等治疗高血压并发抑郁症效果显著,联合常规治疗能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ference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

10、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7-260.2靳荣荣,张娟,李晋磊,等.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居民高血压患病、治疗和管理现状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8,39(4):401-406.3刘国仗.高血压的诊断与分类J.中华内科杂志,1999,38(8):572.4精神科学会,南京医科大学脑科医院.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 CCMD-2-RM.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 188.5刘朝杰,李宁秀,任晓晖,等.36条目简明量表在中国人群中的适用性研究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32(1):39-42.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中医

11、药科技出版社,2002:227.7吴明珲,邱湘君,曾凡波,等.盐酸舍曲林胶囊的生物等效性评价J.中国药学杂志,2005,40(23):1813-1816.8赵国庆,张晨,陈俊,等.抑郁症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6,49(4):261-264.9马臻,刘雁云.黛力新联合加味逍遥丸对高血压合并抑郁症患者血清髓 过氧化物酶活性、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及其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9(3):21-24.10樊长征,洪巧瑜.党参对人体各系统作用的现代药理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0):39-43.11张来宾,吕洁丽,陈红丽,等.当归中苯酞类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6,41(2):167-176.12刘桂艳,王钢力,马双成,等.山龙眼属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研究概况J.中草药,2004,35(5):593-595.13张蔷,高文远,满淑丽.黄芪中有效成分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21):3203-3207.14徐硕,姜文清,邝咏梅,等.茯苓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西北药学杂志,2016,31(3):327-330.15苗明三,孙丽敏.大枣的现代研究J.河南中医,2003,23(3):59-60.(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